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青铜器被誉为“国之重器”,但由于法律和市场等等原因,青铜器的收藏投资并不像玉器、瓷器、字画等藏品一样流行。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藏协青铜器专业委员会主任梁国标认为,青铜器的市场没有像其他收藏市场一样因升温而出现急功近利的投资客,收藏青铜器能更沉静下心来,享受收藏所带来纯粹的乐趣。 梁国标喜爱青铜器深厚的文化内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收藏青铜器,如今已达到一定规模。对于梁国标来说,青铜...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致辞 6月12日,国家文物局划拨周代青铜器入藏上海博物馆仪式在上海博物馆举行。此前,国家文物局决定,将美籍华人范季融、胡盈莹夫妇捐赠的9件周代青铜器划拨上海博物馆收藏。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划拨仪式上表示,上海博物馆作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是上海乃至中国的文化地标。国家文物局一贯支持上海博物馆建设和发展,在全国博物馆系统宣传...
宝鸡高新区千河镇魏家崖村农民魏炳祥,在自家后院取土时,发现12个“土疙瘩”。清理发现,竟是12件精美的青铜器。 挖掘机铲土崖挖出几个“宝物” “一铲子下去,倒出的土里好像就是个青铜片。”昨日,回想起挖出“宝物”的过程,魏炳祥仍很激动。 魏炳祥说,10月16日下午4时左右,他在自家后院一个近10米高的土崖取土时,突然发现挖掘机挖出的一铲子土里好像有块巴掌大的青铜片。他又“狠狠...
展出的文物 展出的甲骨 市民参观展览 课本上出现的甲骨、青铜器、玉器等众多文物来烟台了。2日,烟台市博物馆特从殷墟博物馆引进展览“甲骨文与商王朝——来自中原的文物珍品”在烟台市博物馆一层特别展厅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31件甲骨片、35件青铜器、26件其他种类的相关文物,均为殷墟遗址出土的精品文物,展览将持续到8月1日。 本次展览共分为占卜决疑、青铜王国、美玉通灵三个单元,讲...
商晚期青铜兽面纹斝,成交价954.5万元 近日,在西泠印社2014年秋季十周年庆典拍卖会上,16件名家旧藏的青铜礼器经过激烈竞价,最后100%成交,总成交额近4000万元,远超过估价。 长久以来,青铜器没有搭上中国艺术品市场狂飙的顺风车。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西泠秋拍推出内地首个青铜礼器专场,表明青铜器重新回到公众视线,青铜器收藏板块或回归常态。 首个青铜器专场拍卖引瞩目 日前,西泠印社201...
《饮食之下的青铜器》节选之一 俗话说,食在中国。在这个古老又奇异的国度中,距今三千年许,诞生过灿烂的青铜文明。实际上,在青铜时代,中国的饮食就摆脱蒙昧,与青铜之光相映成趣。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我国古人在新石器时代便最早培育出了粟、黍、稷、稻、菽等粮食作物。大约从夏商时期起,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华夏先民进入到以作物栽培为主的农耕时代,粮食作物开始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的主导,正像王学泰先生说,“...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中,以动物为造型者在数量上不算很多,却是精品迭出。尤其是鸟型器皿,可称得上精粹中的精粹。殷商时期最常见的是鸮鸟形象;到了两周,鹤和凤更为常见;秦、汉文化则常见雁形象。其中,尤以晋文化偏好美丽的凤鸟和凶悍的鸷鸟,以精湛的设计和制作水准将古代青铜艺术推向极致。 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每一件鸟兽尊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鸟形器一般开口于鸟兽的背或头,盖上盖子后,整器浑然一体。这些器物的设计...
春秋时期,青铜器已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古代“国之大事,在祀和戎”,因此青铜器对于奴隶主贵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在当时,贵族世家对于青铜器的使用十分讲究,酒器、食器、水器等各有不同,多达近百种。就拿盥洗用的水器来说,就可分为承水器、注水器、盛水器和挹水器四种,这其中又包括盘、匜、鉴、汲壶、浴缶等,可谓五花八门。 青铜水器中的浴缶与先秦沐浴礼仪息息相关。先秦人祭神拜...
赵卿墓出土的镬鼎 造型雄伟、纹饰古朴、铭文丰富,极具中国古代青铜器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青铜,指红铜和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如铜与锡的合金为锡青铜,铜与铅的合金为铅青铜,还有铅锡青铜、镍青铜、磷青铜等。中国商周时代的青铜称为金或吉金,与商周社会的礼制有密切关联。 在人类发展史中,主要以使用青铜工具的时代称为青铜时代,这个词最初是由丹麦考古学家G·J·汤姆森(Thomsen) (178...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 奴隶主把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 青铜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它作为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并非使用品。 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区都有发展,这是因为青铜作为工具和器皿的原料有其优越性: 首先,自然界存在着天然的纯铜块(即红铜),因此铜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金属之一 。但红铜的硬...
工作人员正在将青铜器固定定型 现场|修复工序很繁琐,文保人员“妙手回春” 精美的铜壶由数片残片拼凑而成;看似完整的青铜,身上粘满颜色各异的铜片……记者在现场看到,正在接受修复的青铜器形态各异,几名工作人员正在仔细地进行修复。其中有一件青铜器被一钢圈箍了起来,钢圈周围还被24个大螺丝钉“包围”着。“这是青铜器‘矫形器’,是在长期修复工作中发明出来的,市面上没有卖。”该馆文保中心工作人...
工作人员正在将青铜器固定定型 核心提示近日,洛阳博物馆被授予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大河报记者昨日走进洛阳博物馆文保中心探访发现,这里正在对一组由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的31件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进行修复。据了解,这些文物全部修复需要历时两年。您知道吗?青铜器也会得“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或“药物治疗”。 现场修复工序很繁琐,文保人员“妙手回春” 精美的铜壶由数片残片拼凑而成;看似完整的青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摘要】商代是我国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吴城文化,作为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性青铜文化之一,还原出三千年前赣江流域商代文明面貌,推动了江西商代文明研究进程。对吴城青铜文化年代与分期的研究,找出吴城青铜文化的发展演变规律,对进一步认识和研究赣江流域青铜文化以及整个商代青铜文明的面貌和性质,深化整个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青铜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11期 【摘要】人兽母题是商周青铜纹饰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数量虽不多,却分布广泛,形象特殊,内涵丰富。本文结合学界对人兽母题青铜器的已有研究,立足于图像,运用文化因素的分析方法,试图找出不同地域、不同族属出土的人兽母题的青铜器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一主题在不同时空的差异性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人兽母题;文化功能
为庆祝第39届“国际博物馆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围绕“博物馆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题,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和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博物馆日”的宣传力和影响力。 本次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全部由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主办。为了使宣传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吸引广大民众踊跃参与,5月18日当天,青铜器博物院取消周一闭馆,照常免费开放,推出定时免费讲解,并引进秦晋之好——“山西出土周代文物精华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