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博物馆展出大量殷墟文物 课本上甲骨现真身
展出的文物
展出的甲骨
市民参观展览
课本上出现的甲骨、青铜器、玉器等众多文物来烟台了。2日,烟台市博物馆特从殷墟博物馆引进展览“甲骨文与商王朝——来自中原的文物珍品”在烟台市博物馆一层特别展厅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31件甲骨片、35件青铜器、26件其他种类的相关文物,均为殷墟遗址出土的精品文物,展览将持续到8月1日。
本次展览共分为占卜决疑、青铜王国、美玉通灵三个单元,讲述了刻辞甲骨、凡事问卜、吉金宝用、琢玉成器等内容,这些文物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形制精美,更是重要的实物资料,它们的出土进一步证实了我国殷商时期的历史。
看到大量的殷墟遗址文物在烟台展览,来自沈阳的86岁老人陆阳连连称赞。“1986年第一次来烟台,到现在烟台变化天翻地覆,文广场馆更是丰富,艺术馆、博物馆、大剧院都有,今天展出的这些甲骨文和青铜器很多是书本上的东西,难得一见。”陆阳说。
甲骨文与烟台也颇有渊源,它的发现者便是祖籍烟台福山的王懿荣。1899年,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因见药店所售“龙骨”上的刻纹而发现甲骨文,从而成为收藏甲骨的第一人。
“今天来市里购物顺便过来参观一下,甲骨文的产出地距烟台很远,但甲骨文与烟台却联系紧密,我们福山的王懿荣纪念馆就介绍了他与甲骨文的故事,能在烟台见到这么多真正的甲骨和殷商时期青铜器,很了不起。”市民刘明利说。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被称为“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商朝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延伸阅读:甲骨文与商王朝
商王朝是见于历史记载的中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公元前16世纪建国,公元前1046年被周人所灭,传17代31王,长达550余年。
商王朝控制疆域难以严格界定。考古学家通过地下发现的物质遗存确立了“商文化”的分布范围。这一范围与商王朝实际控制区域紧密相连,大致以今天河南省为中心,最盛时东括山东、西接关中西部、北抵北京南部拒马河一带,南越长江,到达江西、湖南两省北部。
商王朝多次迁都。最后一个都邑即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的殷墟遗址,商人称“大邑商”,有些传世文献则称之为“殷”,为商王朝第20位国王“盘庚”所迁,延用至商末,历时250余年。
公元前1046年,周人攻陷大邑商,商都沦为废墟,后代称之为“殷墟”。
1928年,考古学家开始发掘殷墟遗址。80余年来,不仅发现了商王朝的宫殿宗庙、王陵、居民区及家族墓地,还获得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玉器和刻有文字的甲骨,以及结构精巧的马车。
责任编辑:angela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