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工作人员修复出土陶器。刘冉阳摄 继1998年至2001年度的较大规模发掘之后,曾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羊甫头墓地,在最新发掘中又取得突破——出土各类器物313件(套),并发现少见的四层叠葬等现象,为研究古滇国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羊甫头墓地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小板桥街道办事处羊甫村。1998年至2001年,文物部门对该墓地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大量滇文化及汉式墓葬,...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官渡区博物馆对位于某单位建筑工地的昆明市羊甫头古墓地开展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此次发掘的墓葬属于滇文化墓葬和汉式墓葬,以滇文化墓葬为主。墓葬出土器物也以滇文化青铜器为主,少量汉式青铜器,为研究古滇国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羊甫头古墓地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小板桥街道办事处羊甫村。1998年至2001年,文物部门曾对墓地进行过正式的考古发掘,清理出大量滇文化及汉式墓葬...
网络配图 记者从昆明市官渡区获悉,继1998年至2001年度的又一次较大规模发掘之后,曾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羊甫头墓地在2016年的发掘中又取得新突破。此次对该墓地发掘的青铜时代墓葬都为小型土坑墓,出土器物也主要是以陶器和青铜器为主,器形小。根据出土器物及墓葬形制特点,以及参照《昆明羊甫头墓地》考古报告,发现的墓葬可分为属于滇文化墓葬和汉式墓葬,以滇文化墓葬为主。墓葬出土...
“挂羊头卖狗肉”一词,《辞海》释:“比喻表里不符,狡诈欺骗。”“挂羊头卖狗肉”源于《晏子春秋·内杂篇》:“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给马脯于内也。”《后汉书·百官志三》:“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这里说的虽不是“挂羊头卖狗肉”,但那意思已经很清楚了:挂牛头卖马肉者,即:说的是孔子的话,干的是强盗柳跖的勾当。 至宋时,“挂羊头卖狗肉”有了明确记载。释普济《五灯会...
去年11月的佳士得香港“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秋拍专场中,一件西汉圆雕青玉卧羊被大藏家刘益谦以1986万港元购得,成为了2016年度又一件交易过千万元的高古玉器(图1),这件玉羊的照片顿时在朋友圈内热传。有藏友留言称这件玉羊2005年时,仅以10万出售,如今十余年间价格翻如此多倍,不禁感叹高古玉的“春天”似已来临。 关于这件玉羊,有资料可见最早为民国时期古玩商黄浚旧藏,并被黄浚收录在其所撰...
家养绵羊在中国的出现与早期利用,是动物考古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新疆作为物种与文化交流的枢纽,是探究这一问题的关键地区之一。日前,长期研究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家养动物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尤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吕鹏等学者发表了合作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表明,家养绵羊最迟在青铜时代晚期就已出现在我国新疆地区。 学者们采用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鉴定和分析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出土...
明长城“伤痕累累” 位于景泰县城东约七八公里外的明长城是离景泰市民最近的一处明长城。它修建于公元1599年,大体呈东南——西北走向,由靖远县小口村进入景泰县,东起索桥堡,经芦阳镇、草窝滩乡、八道泉乡、八道乡、红水乡等,最后经牦牛圈(昌林)西入古浪县界,全长90多公里。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这段明长城后看到,这段由黄土夯筑而成的长城,在历经4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后,已成为断断续续、...
羊文化博物馆建设得到批复 羊是人类最早开始狩猎和驯养的动物之一。羊文化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与羊有关的富有特色的物质、非物质的社会历史现象,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1月8日,记者从陕西省民俗学会等单位举办的首届羊文化主题研讨会上了解到,我省将建羊文化博物馆,抢救保护羊文化的历史遗存。 8日上午,来自省文化厅、西安市文物局、旅游局的相关负责人...
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羊”字怎么写、关于羊的古画有哪些、中国有哪几位名人属羊……诸如这类与羊有关的文化,滨海新区中塘镇的腾源羊文化博物馆都能给出答案。记者昨天获悉,该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座羊文化博物馆,现已正式开馆,为中国首批“特色小镇”中塘镇又添了一处农业特色旅游景点。 据了解,腾源羊文化博物馆位于滨海新区中塘镇,建筑面积达13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羊肉、羊毛、羊绒、羊奶、羊皮等产品知识和无公害生...
过去数年里,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洛大云寺被卷入商洛市西街片区旧城改造项目,而这并未经文物部门审批。围绕大云寺的保护,曾负责管理保护大云寺的商洛市博物馆和陕西省文物局,与开发商及商洛市相关部门展开了多年“角力”,但这并没有阻止开发商继续在大云寺院外的一般保护范围内动工。直到商洛市博物馆发出一封公开信,经媒体报道引发广泛关注,商洛市政府才要求开发商停止违规施工。(12月23日 《澎湃新闻》) ...
新疆和田地区自古以产玉闻名,国内众多考古多次出土和田玉制品,但在新疆的考古发掘中,从未发现和田玉。在近日举行的2016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考古人员介绍了在新疆比孜里墓地首次发现的羊脂玉挂件。 “看到那枚羊脂玉时,激动极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胡兴军说,在清理一个葬有108具人骨的墓室时,发现了一枚羊脂玉挂件,约指甲盖大小,状如鼎,白如凝脂,一端有孔,可能是挂在墓主颈部的...
12月18日,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通报,在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段)施工红线内,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遗址和文物。图为羊耳坡遗址墓地航拍图。 此次考古不仅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川西南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也让四川境内除成都平原外,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先秦时期聚落群重见天日。 这在全国来说都十分罕见,是目前川西南最成体系、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11月14日至16日,曹魏大墓暨苏羊遗址考古新发现专家座谈会在洛阳举办。来自全国各地2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新华社、河南日报、大河报、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洛阳电视台等媒体的近20名记者参加了会议。 专家们实地考察了西朱村曹魏大墓的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以及宜阳县苏羊仰韶文化遗址。专家们对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西朱村曹魏大墓和苏羊遗址现场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表示,其考古工作学术目的明确,工作方...
画面开阔,羊态传神 《四羊图》为南宋画家陈居中所画。小幅,绢本淡彩,纵22.5厘米,横24厘米,藏故宫博物院。 诗人王阮在《题四羊图》诗中赞曰:“嗟予得见双眼明,此一转语久难下。三羊游戏芳草茵,一羊辄登枯树根。安得添我作牧人,为公鞭此一败群。” 《四羊图》构图明显带有南宋院体山水画的格局,即取 “一角”“半边”之景,留出大面积的天空。画面富于节奏感。一丛荆棘,几丛野草;老树新枝,...
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亡羊补牢”典故发生地——河南省信阳市楚国国都城阳城址保护区内新发掘两座被盗的战国中期楚墓,出土镇墓兽,漆木器、陶器鼎、壶、浴缶,青铜器车马器和兵器等随葬品,进一步丰富了对城阳城址布局的认识。 据了解,此次发掘的两座墓葬,相距10米左右,墓葬形制大体相同,出土遗物也具有相同特征,年代亦应相近,皆位于城址东南部的郭楼村南地,紧邻淮河,处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外约25...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