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红三军团某连有一个9个人的炊事班,携全连仅有的一个铜锅进入草地。炊事员一个个牺牲,铜锅一次次换肩膀……走出草地后,铜锅已挑在司务长的肩上,炊事班的其他同志全都牺牲了。 “为救命,贺龙把他的枣红马都杀掉给战士们吃了。”老红军胡守富回忆说,每到宿营地,贺老总便千方百计地钓鱼,“几条小鱼熬成的汤,把饿晕的军团政委关向应救醒了,而他自己却嚼了3...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1师4团作为全军先遣队来到夹金山下,拉开了长征路上最为悲壮的行程的序幕。 “那天是农历五月初四,他们从山上下来时,穿的衣服五颜六色,什么样式都有。人都很瘦,差不多皮包骨头了。”回忆起红军到达四川小金县达维镇的情景,92岁的张绍全至今记得很清楚,“来自南方的红军战士身着破烂的单衣,打满血泡的脚上缠着干树皮……...
漫漫长征路,创造了多少军事史上的奇迹,也留下了多少感人的故事。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一条灰色毛毯的背后,就有这样一个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关怀爱护受伤战士的感人故事。 吴焕先(1907-1935),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6年入党,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后,留在鄂豫皖地区坚持斗争,并重建红二十五军,任军长、政委等职。1934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
马鞭长80厘米,乃铜套头藤制品。这条马鞭并非邓小平保留下来,捐献本馆,而是一位邓小平并认识的老实巴交的壮族农民保存下来的。1930年秋的一天早上,邓小平由恩隆县苏维埃政府领导陪同,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风尘仆仆地赶到林凤区苏维埃政府,随即走村串户,访贫问苦,下午在区里开座谈会,傍晚转回县城。也许走得太急,邓小平将马鞭遗忘在区政府里。区政府炊事员黎爱廷把它收藏起来,希望能再次这位神采奕奕的年轻政委,将马...
刘长贵1919年出生在陕西汉中,原名叫刘长娃。小时候因为家庭贫寒,曾被父母卖给别人换口粮。 1933年,14岁的他,参加了红军队伍。因为当时有好几个叫刘长娃的,部队首长给他改了名,叫刘长贵。“红小鬼”们参军没几天,他们就参加了黄花岭战斗。战斗很惨烈,与他一起参军的好几个伙伴都牺牲了。他内心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暗下决心,一定要英勇杀敌,为伙伴们报仇。 后来,他来到红军第四...
这张普通的听课证,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函授部印发的,比名片略微大些的油印硬卡纸,上面贴着持证人笑容可掬的标准像,有效日期为1957年8月。这张中国人民大学函授专修科“特许听课证”的持有者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检察长黄火星。 黄火星生于1909年,1931年成为中共党员,曾任红十一军九十五团政委等职,参加过5次反围剿。红军长征后,黄火星在张鼎丞、邓子...
贺瑞麟,字角生,清末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18岁中秀才,后授业于关学大儒李桐阁,与山西芮城薛于瑛、朝邑杨树椿并称“关中三学正”。同治九年(1870)创立正谊书院。主讲正谊书院20年,学兼体用,精研程、朱之道,集理学之在成。他精于书道,行楷兼备,临潼华清池《乐善亭记》碑堪为代表。 贺瑞麟 (1909-1928),1909年生于江苏铜山,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
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冬季扫荡”。这天,也是白求恩原定回国向欧美国家揭露侵华日军暴行,并为八路军募集医疗器材和药品的行期。白求恩听到鬼子扫荡的消息后,立即推迟了回国的行程,要求参加反“扫荡”。 晋察冀军区批准了白求恩的请求,由他率领战地医疗队,赶赴摩天岭前线。到达前线后,白求恩将手术站设在了离前线仅7华里的孙家庄村边的小庙里。 前线战斗非常激...
钢笔笔长13cm,黑色塑料笔杆,白色金属笔套,笔盒长17.3cm,宽6.5cm,系黑色皮革制成,笔盒盖以磁石相吸,盒内深红色绒布托金星钢笔,盒盖上印“金星钢笔”字样,是彭总五十年代长期使用的工作用品。1961年11月30日—12月26日,彭德怀经中央批准离开北京到家乡进行调查,接待来访干部群众2000余人。一个多月以来,彭德怀用这支普通的钢笔写下了一串串真实可信的数据和五个...
彭德怀在湘潭锰矿考察时穿过的一套工作服一套两件,衣长73.5cm,裤长99cm,上印“湘锰”二字,劳动布质地;雨靴长29cm,高长28.5cm;安全帽径29cm。磨损,褪色,保存较完好。 1961年彭德怀第二次回乡作农村调查工作,亲自下锰矿矿井视察,了解工人生产、生活情况,要求锰矿矿委会党领导不仅要抓生产,更要注重工人的生命安全。这套工作服、雨靴、安全帽就是当年彭总使用过...
帆布袋长51.7cm,宽21.5cm,内深27.4cm,质地帆布,旧,褪色泛白,有污迹,底部四角提手处严重磨损,拉链坏。 该帆布袋是彭德怀同志在监狱中用过的,是装衣物、什物的唯一布袋。由于彭总患病严重,裤子上血迹未干,将布袋也弄脏了。该布袋的征集,将丰富我馆的馆藏,是彭总晚年生活的见证。
彭德怀同志五十年代长期使用的望远镜,纵12cm,横16cm,质地金属、牛皮,完好稍旧。 彭德怀同志在1955年担任国防部长时为学习外国军事先进经验,率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出访欧洲八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友人赠送他这个高清晰度望远镜。回国后,这个望远镜一直跟随他视察祖国沿海、边疆,参加各类军事演习,为祖国的军事建设贡献了无穷的力量。该文物是彭总主持军委工作,致力于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划建设的见证。...
这架30年代产德国原装莱克135相机是当年经南方局批准购买,交原中共中央南方局秘书处处长兼机要科科长童小鹏使用的相机。童小鹏用手中的相机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拍摄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难得的场景,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如1941年冬,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在红岩会见司徒美堂;1943年9月被国民党重庆卫戍司令部查封的办事处电台照;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叶挺出狱;“四八”...
这是一台装有德国西门子马达的平板印刷机,机体完整,前端右侧的机架上有个补钉,部分零件磨损严重,通身有些氧化锈蚀。至今仍能使用。它是一台逾60年历史,《新华日报》用过的印刷机,中共代表团由南京迁至汉口后,经周恩来等据理力争和长期交涉,我党获得在汉口公开出版发行《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的权力。经多方努力和进步人士帮助,负责筹备工作的潘梓年终于在一家小报印刷厂购得了这台印刷机。不久,《群众》周刊与《新...
杨虎城西安事变时穿的军衣。70cm×56cm,毛料军上装,军绿色。该军装是杨虎城在发动“西安事变”时穿的,1937年5月,杨虎城被蒋介石逼令出国考察,离西安时由长子杨拯民保管收藏。捐赠者:1989年10月,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去北京拜访杨拯民时,杨拯民捐赠该馆收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