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贺瑞麟牺牲前写的日记

贺瑞麟,字角生,清末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18岁中秀才,后授业于关学大儒李桐阁,与山西芮城薛于瑛、朝邑杨树椿并称“关中三学正”。同治九年(1870)创立正谊书院。主讲正谊书院20年,学兼体用,精研程、朱之道,集理学之在成。他精于书道,行楷兼备,临潼华清池《乐善亭记》碑堪为代表。
贺瑞麟 (1909-1928),1909年生于江苏铜山,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等职,1928年10月牺牲于南京雨花台,年仅19岁。
1925年,贺瑞麟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五卅惨案”发生后,贺瑞麟率领东大附中学生参加声援和记蛋厂工人大罢工的示威游行,被反动当局逮捕。出狱后,他开始专职从事革命活动。
1928年3月贺瑞麟接任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7月,在中共南京组织遭受第三次大破坏时再次被捕,关押在国民党首都卫戍司令部。在狱中,贺瑞麟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写日记,将狱中的黑暗生活和被捕人员的表现详细记录了下来。现存《九月日记》、《死前日记》、《给姐夫袁立超信》、《未寄的信》(即给父母的信)、《狱祭》、《离散》等共8册。
他在《死前日记》中记述了从1928年9月28日至10月5日临刑前夕,共一周时间内,自己从“个人英雄主义者”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思想历程。在给父母的信中,他敞开心扉,写下了“为大家,弃小家”的心声。
贺瑞麟为了表达忠于党的决心,不仅写,而且还画。其中有一幅画是在一个五角星中写着“雨花台”。从此,如何把为党做的最后工作成果交给党组织成了贺瑞麟最大的心愿。他在给姐姐、姐夫的信中写道:“我的包袱里有用报纸包花线捆的一包东西,是我读过的书同几个本子……请你们好好地存起来。过不久会有一位姓×的朋友……请你们把这一包东西全交给他。千千万万!……我的尸体随随便便马马虎虎地埋在雨花台就够了,千万不要再麻烦……”
1928年10月,贺瑞麟在雨花台英勇就义,献出了自己年仅19岁的生命。
责任编辑:Zen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