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吴焕先长征途中送给伤员的毛毯

漫漫长征路,创造了多少军事史上的奇迹,也留下了多少感人的故事。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一条灰色毛毯的背后,就有这样一个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关怀爱护受伤战士的感人故事。
吴焕先(1907-1935),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6年入党,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后,留在鄂豫皖地区坚持斗争,并重建红二十五军,任军长、政委等职。1934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鄂豫皖省委率领由程子华任军长、吴焕先任政委、徐海东任副军长的红二十五军,高举“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了艰难的西征。一路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线,每天行军百里以上。尤其是进入陕南后,程子华、徐海东等伤病缠身,指挥行军作战和开创新根据地的重任就落在了吴焕先的肩上。
数月的战斗和急行军,红军战士所剩给养很少,几乎到了粮尽弹绝的地步,没有饭吃,没有盐吃,更缺少御寒的衣被。有一次吴焕先同志看到一名负伤的战士衣着单薄,便马上将自己的毛毯拿来,盖在他的身上。伤员名叫张波,他望着军政治委员吴焕先,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1935年7月,为打破敌人的围剿,红二十五军北出秦岭,直逼西安,当获知红一、四方面军北上动向后,代理鄂豫陕省委书记的吴焕先当即召开省委紧急会议,决定立即西征北上,到陕甘苏区迎接党中央。9月16日红二十五军与刘志丹领导的陕甘红军会合,成为第一支经过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红二十五军艰苦转战10个月,行程近万里,在战略上配合了红一、四方面军的长征。
8月21日,红二十五军在泾川以西渡汭河时开始比较顺利,中途却突遇山洪暴发,河水骤涨,眼看有几名战士被急流卷走。吴焕先立即命令停止渡河,用布拧成绳索拴在河两岸的树上,抢救落水的战士。正在此时,国民党三十五师二零八团1000多人,从泾川城西方向突然向我军发动袭击,徐海东副军长指挥后卫二二三团与敌展开激战,但我军背水作战,十分不利。正在指挥部队渡河的吴政委听到枪声,立即率领交通队和学兵连100余人,奔上塬顶,占领制高点,由侧后向敌人发起猛攻,敌二零八团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下乱了阵脚。但不幸的是,正当吴政委指挥部队反击时,胸部中弹,他打了一个趔趄倒在地上。听到政委负伤的消息后,红军指战员们同仇敌忾,怒吼着:“为吴政委报仇!冲啊!”奋不顾身地冲向敌军,展开肉搏,把敌二零八团压到一条沟里全部歼灭。但在战斗即将结束时,年仅28岁的军政委吴焕先因失血过多停止了呼吸。
长征结束后,张波将吴焕先送给他的这条毛毯一直珍藏在身边,寄托着对吴焕先同志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1962年,张波将这条长215厘米、宽115厘米、已有些发旧的灰色毛毯捐赠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让它将英烈的事迹和当年的历史告诉更多的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