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朱德送给刘长贵的驳壳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刘长贵1919年出生在陕西汉中,原名叫刘长娃。小时候因为家庭贫寒,曾被父母卖给别人换口粮。

1933年,14岁的他,参加了红军队伍。因为当时有好几个叫刘长娃的,部队首长给他改了名,叫刘长贵。“红小鬼”们参军没几天,他们就参加了黄花岭战斗。战斗很惨烈,与他一起参军的好几个伙伴都牺牲了。他内心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暗下决心,一定要英勇杀敌,为伙伴们报仇。

后来,他来到红军第四方面军,在王树声手下当勤务兵。由于他的机灵、勇敢和忠诚,1935年到1939年间,他被派到红军总司令部警卫团,在朱德总司令身边当起警卫员。

“长征的时候,与敌人打仗并不觉得可怕,倒是最怕下雨、过河、没饭吃,因为许多人被冻死、饿死,还有战友被草地吞没。”说起长征的岁月,刘长贵感慨万分。

他特别强调说,别人都只过了一次草地,他却过了两次。原因是当时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与中央闹分裂,朱德总司令特别派他回去,执行了一次特别任务。所以,再次赶回大部队时,他又过了一次草地。

因为心里一直惦记着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他总希望能有机会亲自杀敌。于是他多次向朱德总司令请求,要去前线部队参加战斗。总司令虽然舍不得他,但经不住他软泡硬磨,便答应了他。临别时,朱德把那支自己用过的驳壳枪,送给刘长贵。

从中央警备团一团12连的班长、排长、代理连长,到新四军15旅的侦察排长,再到解放军汉口军校的中队长,期间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刘长贵一直在用这支驳壳枪。

一直到后来参加到海南垦荒大军,他也把驳壳枪当做宝贝,保留在身边。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