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故宫举办“陈文增、蔺占献、和焕向故宫博物院捐赠定窑作品仪式”。这3位大师捐赠给故宫的7件作品既有如仿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的仿古类作品,又有定窑白釉雕花凤尾瓶、定窑黑釉圆腹瓶等创新类作品。 7件作品中,仿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依样而造的仿制品。婴孩匍匐于椭圆形床榻之上,面部丰盈,双目炯然,身着开衩长袍,外罩坎肩,下着长裤,双脚交叉扬起,颇显顽皮可爱。专家介绍,传世北宋定窑白...
定窑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漳滋村,宋朝以烧造印花白釉瓷而闻名于世,同时还烧造酱釉、黑釉瓷等,一般称为白定、紫定、黑定。北宋后期,定窑开创了支圈组合式的覆烧,节省窑位空间,节约燃料,有效防止了器物变形,对南北各窑产生重大影响。定窑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深受人们的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饰秀丽典雅。早期刻花、构图、纹样简洁,中晚期刻花装饰独具一格。装饰图...
仿定窑白釉凸花蟠螭纹鸠耳尊,清乾隆,高20cm,口径7.6cm,足径7.8cm。故宫博物院藏。 尊侈口,短颈,斜肩,鼓腹,圈足。颈部两侧对称置鸠形耳,肩部凸起弦纹一道。通体施白釉。以印花装饰,颈部饰波折纹和如意头纹,腹部凸雕蟠螭纹。外底白釉下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尊造型、纹饰均仿汉代青铜器,鸠耳有“长寿”的吉祥寓意。乾隆时期此种造型的尊除了仿定窑白釉外,尚见有青花、茶叶末釉等品...
仿定窑白釉凸花西番莲纹四系瓶,清乾隆,高22cm,口径7cm,足径6.5cm。故宫博物院藏。 瓶撇口,短颈,溜肩,肩以下渐收,足为二层台式,圈足外撇。通体及足内均施白釉。颈部凸起弦纹一道,肩置四个夔龙系,腹部模印西番莲纹。圈足内阳刻篆体“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瓶主要仿定窑白釉印花器风格,纹饰清晰,釉面洁白细润。
仿定窑白釉凸蟠螭纹兽耳活环四足方盖炉,清乾隆,高11.7cm,口横13cm,口纵5.6cm 足横7.5cm,口纵3.7cm。故宫博物院藏。 炉呈长方形,两侧对称置铺首耳,下承四个柱状足。平盖,盖顶置蟠龙钮。器身凸饰弦纹一道,腹部凸雕夔龙纹及云头纹。 仿制宋代五大名窑器早在明代已蔚然成风,至乾隆时期仿古风尚更盛,清宫档案中有乾隆帝命景德镇御窑厂仿烧宋代五大名窑瓷器的记载。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品看,...
仿定窑白釉天鸡尊,清乾隆,通高24cm。故宫博物院藏。 天鸡昂首引颈,背驮撇口尊。通体白釉刻花装饰,鸡冠、眼、喙、爪、羽毛等均刻画细腻,将雄鸡气宇轩昂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鸡为传说中的神鸟,具有吉祥寓意。乾隆时期造办处曾制作不同质地的天鸡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仿定窑白釉划花牡丹双鱼纹碗,清康熙,高5.7cm,口径19.6cm,足径5.3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呈斗笠式,敞口,斜直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口沿一周呈灰黑色,俗称“青砂口”,系模仿定窑瓷器所镶的铜釦。外壁光素无纹饰,内壁划花装饰。近口沿处以一周卷草纹为边饰,腹部刻缠枝牡丹纹,内底刻双鱼纹。 此器造型、胎体、釉色、纹饰以及铜口等特征虽逼真地模仿定窑,但釉面较宋代定窑白瓷光亮,刻花纹饰缺乏立体...
仿定窑白釉划花海水双鱼牡丹纹笠式碗,清康熙,高5.6cm,口径19cm,足径5.2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呈斗笠式,敞口,斜直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外壁光素无纹饰。碗内划花装饰,近口沿处饰一周卷草纹,腹部为缠枝牡丹纹,内底双线圈内划海水双鱼纹。
仿定窑白釉划花海水双鱼纹折沿洗,清康熙,高3.3cm,口径25.2cm,足径19.5cm。故宫博物院藏。 洗折沿,直壁,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微泛黄。口沿无釉,镶有铜釦。洗内刻海水双鱼纹,纹饰清晰,颇具装饰性。
仿定窑白釉划花云龙纹折沿洗,清康熙,高4.8cm,口径26.7cm,足径3.4cm。故宫博物院藏。 洗折沿,浅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面光亮。口沿一周呈灰黑色,俗称“青砂口”,系模仿宋定窑瓷器所镶铜 。内外划花装饰,内外近口沿处均刻划回纹一周,内底双线圈内刻划云龙纹,纹饰线条纤细流畅。 此洗虽极力摹仿宋代定窑白瓷,但因其烧成温度比宋代定窑瓷器高,致使釉面更加光亮,这是清代康熙时期仿定窑白瓷的显...
仿定窑白釉划花龙凤纹胆式瓶,清康熙,高18.1cm,口径3.5cm,底径6.3cm。故宫博物院藏。 瓶盘口,细长颈,颈部凸饰二道弦纹,垂腹,近足处外撇,平底,底足涩胎无釉。通体白釉划花装饰,颈部自上而下刻划蕉叶纹、卷草纹和缠枝花纹。腹部刻划龙凤纹,纹饰简洁洗练。 此瓶胎轻釉薄,釉色光亮润泽,划花纹饰浅淡欠清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仿定窑白釉划花缠枝花纹玉壶春瓶,清康熙,高14.2cm,口径4cm,足径5cm。故宫博物院藏。 瓶盘口,长颈,垂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面有细密的开片纹,口呈黑灰色,俗称“青灰口”,为仿宋代定窑瓷器所镶铜釦。釉下划花装饰缠枝花卉,纹饰排列疏密有序,纹饰线条清晰流畅。 康熙时期仿定窑瓷器主要见有两类:一类在造型、釉色、纹饰等特征上极力摹古;另一类则主要模仿定窑白瓷的釉色,造型与纹饰则多为本朝流行...
仿定窑白釉三牺尊,清康熙,高14.2cm,口径4cm,足径5cm。故宫博物院藏。 尊盘口,细长颈,颈部塑贴三羊首耳,圆腹,高圈足外撇。通体施仿宋代定窑白釉,釉面光洁莹亮,且有细密的开片纹。
定窑,是继唐代邢窑而起,在邢窑的影响下烧造白釉瓷的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窑口,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此窑原为民窑,北宋年间,因一度烧造宫廷定烧瓷而声名鹊起。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和东西燕山村。这个地方,在唐宋时属定州,定窑也就因此而得名。其实,定窑的瓷器烧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五代时开始烧造以白瓷为主,到宋金年代,是这个窑口发展的鼎盛时期,元代以后逐渐衰落,至明代宣德年间终至落幕。 宋...
仿定窑白釉划花荷莲纹盘,明,高7.3cm,口径31.4cm,足径11.6 cm.故宫博物院藏。 盘折沿,弧腹,圈足。内外施白釉。盘内刻划荷莲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