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安氏古宅保存尚好的老屋 已被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原新郑市庙后安村清代古宅被征迁一事(中国日报曾连续报道),目前引起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1月5日,其官网“要闻”栏目原文转发了大河报报道;昨日,该局又通过局机关报《中国文物报》头版发布了该局督察司司长叶春就此事的表态,披露此事处置情况,并配发了2000多字的长篇评论《向“限期拆除”文物古迹者坚决说不!》。 叶春说,此事发生后,该局主要负责同志对媒...
站在命运十字路口的安氏古宅,正等待专家论证的结果。 已被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原新郑市庙后安村清代古宅被征迁一事,经本报连续报道后,目前有关方面正组织专家论证,尚未有果,但由此引发的诸多文保话题也在升温。不少文物保护人士纳闷:该处清代古宅建筑工艺精美,附属文化厚重,明显超越郑州市一些区、市级文保单位,为何一直未被评定为文保单位? 那么,在评定文保单位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多重标准”呢?文物部...
屋顶上精致的雕塑。富有岭南特色的镬耳墙。旧时扶助乡邻 如今变身博物馆 《广东岭南近现代建筑图集——佛山分册》编委会编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一级注册建筑师刘晖表示,九江吴家大院是中西合璧大型建筑群,包括三间两廊传统民居建筑龙船脊镬耳屋9间,方型楼6幢。布局整齐壮观,对研究晚清民国建筑有一定历史和科学价值。 目前,九江吴家大院为不可移动文物,等它修缮完毕后将...
花五松的老宅里,还有祖上留下的牌位 专家称,花庄村现存的几处古宅,大多为清末或民国时期所建 因为要建设新型社区,新郑市薛店镇的花庄村,保存的10多座清末或民国时期的古宅,正面临着被拆掉的命运。一位老人说,祖祖辈辈住过的房子,临终了却被赶了出去。 郑州大学建筑系教授、郑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郑东军说,花庄村的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在中原地区并不多见。他建议,即便不能原地保留,也建议整体...
晋派大院里的建筑来自山西各地。 记者陈忧子、高鹤涛 摄 晋派大院 建筑年代:清朝 建筑格局:复建的大院地上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传统三进院,局部两层。晋商宅院结构严谨,一般呈封闭结构,有高大围墙隔离;以四合院为建构组合单元,院院相连,沿中轴线左右展开,形成庞大的建筑群。 徽派大院 建筑年代:明朝中期 建筑格局:地上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也是三厅、局部两层的木结构建筑。...
2013年9月1日,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竿北村的清朝古宅。 状元第石雕门楼、中书第门楼、木雕长廊、木结构凉亭……在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竿北村,一座散发着徽派气息的清朝古宅引人关注。9日,记者了解到,主人张晓志是个古文物收藏爱好者,从江西省买得清朝官邸,后花了四年时间对其进行1:1复原,共耗资约2000万元。 在温岭市松门镇竿北村,有一幢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徽派古宅,由古砖...
温岭市竿北村的清朝古宅。 李梦清 摄 古宅后花园一角。 李梦清 摄 状元第石雕门楼、中书第门楼、木雕长廊、木结构凉亭……在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竿北村,一座散发着徽派气息的清朝古宅引人关注。9日,记者了解到,主人张晓志是个古文物收藏爱好者,从江西省买得清朝官邸,后花了四年时间对其进行1:1复原,共耗资约2000万元。 在温岭市松门镇竿北村,有一幢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
7月9日,媒体报道,“江南第一古村”镇江新区姚桥镇华山村被贼盯上,因为拆迁后古宅无人看管,短短两个多月,华山村李鸿章管家老宅被偷4次;8月6日,“拟作为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915个村落名单”公示,华山村榜上有名;不过昨天当地居民向现代快报反映,姚桥镇华山村、红光村又被窃贼“光顾”了。 老宅很“受伤R...
郑州上街区西南与巩义交界地带有一个叫方顶村的古村落。这个村坐落于三条古商道交会之处,古商道两侧比较完好地保留着许多明清时代的民居。至今还有村民生活在这些宅院和窑洞里,使用着祖辈们留下的门、窗、家具,其中一些物品的实用功能不亚于现代住宅中的猫眼、防盗门等。 ▲▲“虎皮墙”映射村民由贫变富 方顶村内,一条通往广武、荥阳、郑州的古商道穿村而过。顺着古商...
古宅周边的拆迁,留下一片废墟 河南商报记者 张郁/摄 被“验明正身”的翰林故居,不久之后就要拆除了 河南商报记者 张郁/摄 孙庄的拆迁还在继续。 昨天,郑州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员称,孙钦昂故居未被纳入文保单位名录,想保护却无能为力。 但他说,会尽快与中原区文物局商议采取措施,并将情况汇报到郑州市政府。 昨天,河南商报记者再次来到孙庄,发现拆迁还在继续。老赵住的这座...
孙庄村清代古宅面临拆迁。对拆迁者来说,也许它的名气不值一提 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郑上路路南,有个孙庄。昨天下午,这个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村子正在拆迁。 住户老赵抬头看着不远处的钩机,刚张开嘴,就吃了一口土。他想喊喊开钩机的人,让他们别拆了。 他说,老宅始建于清朝,有160余年的历史,“现在村子拆迁,古宅怕是保不住了。” 事件 钩机逼近清代古宅 房屋部分被毁 66...
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基坪村有一座明清古建筑群,名叫紫薇山庄,原名新屋垸。总面积0.5平方公里,山庄内有120人口30来户人家,建垸历史上溯到清朝前期,至今已有近四百多年的历史。古建筑上的雕梁画栋至今仍不失典雅之气,古戏楼梁上的木雕龙更是栩栩如生。紫薇山庄整个建筑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风格之一的“围龙屋”的特点,是与北京四合院齐名的我国古代建筑。山围水、水围垸、垸围院、院围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