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孙庄村清代古宅面临拆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孙庄村清代古宅面临拆迁。对拆迁者来说,也许它的名气不值一提

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郑上路路南,有个孙庄。昨天下午,这个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村子正在拆迁。

住户老赵抬头看着不远处的钩机,刚张开嘴,就吃了一口土。他想喊喊开钩机的人,让他们别拆了。

他说,老宅始建于清朝,有160余年的历史,“现在村子拆迁,古宅怕是保不住了。”

事件

钩机逼近清代古宅

房屋部分被毁

66岁的老赵是个修车子的,十几年前搬进了孙庄一栋古宅。这座宅子没人住,他以替宅子主人看护院子的名义,租住下来。

在他来之前,这座据说有160多年历史的清朝宅子,已几经易手。“上下两层,加起来有200多平方米。你从外面看,以为是三间房,其实是五间,也就是古人说的‘三暗五’结构。别看破,里头都是木梁,结实着哩。”

十几年住下来,老赵对古宅有了感情。

今年5月3日之前,老赵一直觉得,这里就是他的家。“只要房主不撵俺,或许这辈子就住这儿了。”

村子要拆迁了。几天前,住户几乎都搬走了,几台大型钩机开到村里,房子一栋接着一栋碎了,倒了。

昨天下午5点多,河南商报记者到来时,两台钩机已逼近古宅。站在院里,轰鸣声震得耳朵嗡嗡响。

老赵说,院内原本有两处屋子,东边的厢房已经在拆迁中毁掉了,仅剩下南边他住的这栋。

正说着,一大块墙体坠落,老宅被震得晃了几晃。老赵抬头,想喊一喊阻止钩机,可刚张开嘴就吃了口土。

背景

古宅是清代二品大员故居

老赵说,2011年,曾有考古人员来到古宅,在木梁上发现了清代二品大员孙钦昂题写的建房记录,“宅子应该是他的,距今约160年。”

老赵住的是一栋两层瓦屋,房门朝北,门前有一个大院。

老赵住在一层。沿木制楼梯可以上到二层,二层由五根直径50厘米的实木柱子支撑,房体房顶全为木架结构。

由于光线昏暗,记者借着窗外光线在横梁上仔细寻找,但没有找到孙钦昂题写的建房记录。

据村里人介绍,房主姓孙,今年60岁了,是孙钦昂的直系后代,但早已不住这里了。记者试着通过村里的人联系房主,但没有找到。

据媒体此前报道,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普查小组专家称,孙庄村的古宅建于清代,可以确认是清代大员孙钦昂的故居。具体建于哪一年不清楚,但大修于1883年。

声音

文物保护者呼吁保护拆迁中的古宅

古宅的名气,对老赵而言,是一种希望。

昨天下午,他对记者说,尽管钩机就在旁边拆,但他晚上还是要住在古宅里。“这宅子有名气,他们(拆迁的人)也知道我还没搬走,不敢拆。”

老赵叹气,这一夜,或许是他陪伴老宅的最后一夜。“恐怕还是保不住了啊。”

下午6点,挖掘机的“手臂”开始敲打老宅北侧的高楼。

记者临走时,老赵跟了出来,冲着钩机大声喊:“别拆了,拆了我住哪儿啊?”

他声嘶力竭地喊了四五声。钩机停顿了一下,又开工了。

老赵的呐喊或许不能阻挡钩机,但古宅的危机已经引起了文物保护者的关注。

昨天,郑州文物保护者彭保红发微博呼吁保护城中村拆迁中的古宅:十万火急,有心文保,无力回天。文物万间都做了土!!!“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之孙钦昂、孙综源故居岌岌可危,其厢房已经拆除,主屋随时会被拆。我今天就在钩机轰隆隆的声音中来到现场。强烈呼吁郑州在拆迁前必须进行文物普查,保护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

记者手记

滚滚尘土中,它就像个被困在废墟中的老人,任凭四周的机械手臂向它炫耀着肌肉,却无能为力。

听说它遭遇劫难,昨天下午,我们和彭保红紧急赶到现场,看到了上述一幕。

村里老人说,提起古宅,村里人都能说上一段它的历史。

一位老人表情复杂:有名有啥用,政府不管,还是逃不过被拆的命。

城中村的拆迁如火如荼,拆迁中,房主得到物质奖励,政府完成拆迁任务。

什么时候,才能有人停下来,想想怎么保护我们为数不多的古建筑?

离开时,我回头,古宅和古宅里的老赵被淹没在了尘土中。

链接

父子双翰林、一门三进士

对于古宅曾经的主人孙钦昂,孙庄村里人无人不晓。

据考证:从清道光五年(1825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孙氏家族中先后有二十余人荣任清廷学政、道台、郎中、知府、知州、知县等官职,有七人受皇封,被乡邻誉为“父子双翰林、一门三进士”。孙钦昂是这个家族中威望和官职最高的人。

责任编辑:Catheri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