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网讯:4月10至11日,第六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在江苏无锡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运河遗产保护”为主题,与今年“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确定的“与水有关的文化遗产”主题相契合。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局长童明康,无锡市市长毛小平等出席。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自2006年落户无锡以来,已经连续举行了六届。论坛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无锡市人民政府和江苏省文物局承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在以“运河遗产保护”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上,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对中国网记者说“江苏省为运河江苏段的保护、治理和申遗做出了极大的努力。这一过程中,江苏省强调要让运河沿岸的居民乐于接受和认可运河保护和治理的规划,让百姓尝到运河保护和治理的‘甜头儿’。”中国大运河包括京...
2011年4月9日,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一行到嘉兴调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日下午,单霁翔一行坐船沿着嘉兴段运河苏州塘,来到大运河江浙交界处的长虹桥,就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进行调研。大运河(嘉兴段)修建年代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是中国人工修筑的最早运河之一。随着隋代江南运河的开凿,走向与秦汉时苏杭间水道走向基本一致的嘉兴段运河成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河段,进一步确立了嘉兴“左杭右苏...
【核心提示】: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14年前,在大运河申遗中确保扬州重要点段列入,争取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项目申报成功。昨天,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获悉,经过近两个月的调研,一份关于我市申遗工作的调研报告出炉。 市人大关于我市申遗工作的调研报告建议,大运河申遗成功并不等同于扬州运河申遗成功,我们要高度重视扬州运河段文化遗产点列入大运河申遗项目的数量对扬州的重要性,力争扬州运河段文化...
新华网南京4月10日电(记者 孙彬、蒋芳)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主办,无锡市政府和江苏省文物局承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协办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10日在无锡市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共同聚焦“运河遗产保护”这一主题,为中国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提出新建议。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做了“中国大运河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
近日,由市文物管理处组成的考古队对本市境内大运河古河道及沿岸遗产点的勘察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考古队在大运河所涉及的临西和清河两县范围内进行了实地调查。确定大运河古河道从临西县最南端的尖冢乡入境,在临西境内向东北依次流经乔屯、蔡辛庄、龙潭、郝庄、王庙、仓上、龙旺、后堤口、石佛寺、吕寨、宁庄、黄夏庄等村庄,经郑楼村出县境。沿线共涉及吕寨、临西、赵樊村及尖冢等4个乡镇、20多个村庄。在清河县由最南端...
为进一步推动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第三次会议于3月29日在京召开。大运河沿线的北京等8省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议通报了各部门、各省市大运河保护、申遗工作的进展情况和2011年工作计划,并原则通过了《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管理总体规划》和《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希望进一步做好《大运河遗产保护条例》及其立法重要性的研究与沟通。 据悉,中国政府于20...
本网讯:为进一步推动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研究部署2011年重点工作任务,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第三次会议于2011年3月29日下午在京召开。会商小组组长、文化部部长蔡武,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测绘局、国家文物局、教科文全委会、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等有关部委和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大运河沿线...
3月31日上午,2011年全市文物工作暨大运河申遗郑州段工作会议在黄河饭店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世显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政府主管领导,各县(市、区)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以及郑州市文物局班子成员,局属二级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文物局各相关处室等19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龙同胜主持。 会上,传达了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全省文物工作会议...
■个人简介 1924年出生于四川宜宾。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的专家组成员、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和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名誉会长。 2010年8月,罗哲文和齐欣在大运河浙江省杭州段的遗产小道上。 山东省济宁微山湖运河航道 江苏省淮安清江正闸...
古运河仪征段已流淌1600多年,属江漕段(通过长江和大运河向京畿地区运输粮食和食盐的区段)最重要节点,不仅是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上的水利枢纽和交通枢纽,而且也是大运河古代最辉煌的港口和码头之一,是古代中国水利科技成就的见证地。从史料及现存地形地貌来看,古运河仪征段能反映古代通江运口水工技术的仅剩明代的四闸遗址。 本报1月26日曾经以《江苏仪征大运河古闸遗址危急中》为题,报道了仪征2009年规划...
2010年8~12月,为做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聊城市文物局、东昌府区文物管理所,对土桥闸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发掘。 遗址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土闸村中,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设施。土桥闸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拆修。 本年度考古工作,对船闸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发掘、对东侧闸墩上的大王庙进行了部分发掘。调查与试掘相结合,确定了月河的位...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安家瑶,这次两会上带来的提案是关于保护大运河。因为在保护大运河及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中遇到一些瓶颈问题,她希望通过这次两会能和代表委员一起商讨,并得到解决。
八省市联手的大运河申遗项目,有望在2014年完成。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单霁翔日前表示,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是当前文保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随着人们文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文物保护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 文物保护进入特殊阶段 单霁翔表示,目前文物保护工作进入特殊的历史阶段。十几年来,随着城乡建设大规模推进,地上地下的文物遗存保护面临很大困难,...
2011年2月28日至3月1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总工侯卫东一行四人来江苏,就《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管理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以及与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问题进行调研。省文物局、省水利厅、省交通厅和省南水北调办公室等部门相关领导出席会议。省文物局副局长刘谨胜主持会议。按照国家文物局工作部署,2011年编制完成大运河遗产保护总体规划,2014年正式提交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