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局长调研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工作

  2011年4月9日,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一行到嘉兴调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日下午,单霁翔一行坐船沿着嘉兴段运河苏州塘,来到大运河江浙交界处的长虹桥,就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进行调研。

  大运河(嘉兴段)修建年代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是中国人工修筑的最早运河之一。随着隋代江南运河的开凿,走向与秦汉时苏杭间水道走向基本一致的嘉兴段运河成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河段,进一步确立了嘉兴“左杭右苏”、“南北通衢”的运河古城地位。现苏杭间江南运河东线已列入大运河申遗专家推荐预备名单,其中嘉兴境内河段总长约110公里,包括自嘉兴市区杉青闸至江浙交界处的王江泾镇、长约18公里的苏州塘,自嘉兴市区杉青闸至与杭州交界处的桐乡大麻镇、长约64公里的杭州塘,以及元代以前从桐乡市崇福镇至海宁市长安镇走上塘河到杭州、长约30公里的河道。同时,作为大运河沿线江浙地段的建筑标志、横跨于大运河主航道上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长虹桥也被列入。此外,嘉兴境内列入申遗预备名单的还有位于市区的落帆亭、分水墩、文生修道院、天主教堂,位于海宁的长安闸、长安镇历史街区等。

  在调研中,单霁翔仔细了解列入申遗预备名单的河段及遗产点的保护整治情况,对嘉兴市已开展的环城运河岸线绿化、运河水生态保护等工作表示肯定,并指示要进一步做好相关遗产点段的保护和整治工作,确保大运河于2014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嘉兴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阳升等陪同调研。(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王春燕 )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