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你可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发明了可调节光线明暗的灯具,还能避免燃烧的烟气污染空气。记者从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海昏侯主墓的北藏閣中出土了多盏各式造型的青铜灯,其中以雁鱼灯的工艺价值和环保价值最引人关注。 记者在海昏侯墓文保房中看到,新发现的雁鱼灯共两盏,均为青铜质地,其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体态宽肥,颈修长,身两侧铸出羽翼,有短尾,双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
出土的青铜火锅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火锅是什么样的?记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海昏侯主墓的藏閤中出土了一个火锅形状的青铜器。考古专家初步认定,这是一个距今有2000多年的青铜火锅,锅里还有板栗等残留物。 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介绍说,这个火锅是个三足器,支撑比较稳定。上端是一个肚大口小的容器,便于盖上盖子,下端连接着一个炭盘,之间并没有连通。“这是个实用型...
你可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发明了可调节光线明暗的灯具,还能避免燃烧的烟气污染空气。记者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海昏侯主墓的北藏阁中出土了多盏各式造型的青铜灯,其中以雁鱼灯的工艺价值和环保价值最引人关注。 记者在海昏侯墓文保房中看到,新发现的雁鱼灯共两盏,均为青铜质地。其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体态宽肥,颈修长,身两侧铸出羽翼,有短尾,双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下...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火锅是什么样的?记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海昏侯主墓的藏閤中出土了一个火锅形状的青铜器。考古专家初步认定,这是一个距今有2000多年的青铜火锅,锅里还有板栗等残留物。 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介绍说,这个火锅是个三足器,支撑比较稳定。上端是一个肚大口小的容器,便于盖上盖子,下端连接着一个炭盘,之间并没有连通。“这是个实用型火锅,因为它有被用...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主墓的西侧有一个占地约80平方米的长方形土坑。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不起眼的土坑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车马陪葬坑,在这个坑里共发现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 坑内有5辆车和20匹马的痕迹 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车马坑南北长17.7米、东西宽4.24米、距地表深2.5米。坑内木椁和加固木椁的柱子均腐朽殆尽,仅留有痕迹。从修建木椁时...
3日,记者从四川凉山州委外宣办获悉,10月下旬,文物部门对安宁河畔的西昌市佑君镇站沟村一处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安宁河畔最大的远古宅基地,其主人种植水稻、黍、粟,遗址上面还迭加南诏大理时期火葬墓,其主人除了种植水稻、黍、粟外,还比先人“多了大豆和小麦”。 发掘地位于安宁河西岸台地上一个称作“沙坪站”的村庄外,在一片水稻收割后的田地包围着的一块田地。这次发掘是由成都市博物院、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西...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种类较多,其中储物类器具占很大部分。尤其是簠、盨、敦、罐、盆、壶、豆等容器,曾是夏、商、周、秦、汉时期上层社会的谷物存放载体,是其日常生活用品,在历史上产生过相当广泛的影响和作用。这些器物,出土甚众,国内的许多博物馆包括一些相关的个人皆有收藏。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农耕文化遗产,负载着丰富的农业文明信息,是我们必须予以保护的历史文物。 【关键词】谷物;盛放;青铜器 《农业考古》20...
以往古董商将青铜器一般分为:兵器、礼器、乐器和杂器四大类。但我们常见的是鼎和爵杯。所谓爵杯是古代饮酒器皿,也是祭祀用的礼器,而鼎则是夏商周三代传国之宝器,也是礼器。鼎可用作煮、盛食物为炊器,也可作为烹人之刑器,还可用炼丹、煮茶、熬药之用。 鼎有大小不同,形状有二类,圆形三足双耳鼎,长方形四足二耳鼎,以往古玩家称圆形鼎为“西瓜鼎”,称长方鼎为“马槽鼎”,叫得很形象。古代人鼎的用途很多,铸造多,...
在考古发掘中发现水稻等作物遗迹 安宁河畔的西昌市佑君镇站沟村发掘现场 3日,记者从四川凉山州委外宣办获悉,10月下旬,文物部门对安宁河畔的西昌市佑君镇站沟村一处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安宁河畔最大的远古宅基地,其主人种植水稻、黍、粟,遗址上面还迭加南诏大理时期火葬墓,其主人除了种植水稻、黍、粟外,还比先人“多了大豆和小麦”。 发掘地位于安宁河西岸台地上一个称作“沙坪站”的村庄外,在一片水稻收...
10月下旬,文物部门对四川安宁河畔的西昌市佑君镇站沟村一处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安宁河畔最大的远古宅基地,遗址上面还迭加南诏大理时期火葬墓,其主人除了种植水稻、黍、粟外,还比先人“多了大豆和小麦”。 10月29日,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一个500平方米的发掘现场呈现密密匝匝的探方,像安宁河谷坝子里镶嵌的一排排方格,几十位民工在文物工作者的指挥下除土,文物工作者在忙着测绘、发掘,现场不时有陶片等文物出...
近日,宁夏青铜峡市文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长城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市境内长城遗址树立文物保护界桩250个,亮明了境内68千米长城墙体、34座烽火台、3座关堡的文物保护范围界线,夯实了全市长城遗址文物保护工作。 青铜峡市境内的明长城(青铜峡段)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墙体位于贺兰山东麓,北起汝龙沟,南迄芦沟湖,全长68千米。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后经历年增建、修茸,形成以墙体、敌台、烽...
在商周时代的神话和美术中,动物或动物纹样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祭祀中被视作神奇力量,扮演沟通天地的助手。张光直先生在《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一文中指出,“神话中的动物发挥在人的世界与祖先及神的世界之沟通上”。而这一切,在商周青铜器上更是有着淋漓尽致的表现。 动物凶猛之:动物造型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很大一部分取动物为其造型,或只取头部,或根据动物形态制作器物,而无论是哪一种...
青铜的出现是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据考古发现,早在河南龙山文化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就已率先进入青铜时代,从而孕育了夏商周三代建立在青铜文明基础之上的洛阳古代音乐文化,并肇始了中国传统音乐最早的辉煌。迄今为止,在洛阳地区发现的青铜乐器有铜铃、钲、铙、鎛、编甬钟和编钮钟等,几乎包括了青铜乐器所有的种类,构成了一个基本完整的青铜乐器的系统,使我们得以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客观地观察在长达约2000...
第一节中国青铜文化的出现 青铜器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青铜器以其雄浑古朴的造型、绚丽精美的纹饰,弥漫着远古的气息,给人以深沉凝重的历史感。而青铜文化主要是指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揭示的青铜时代人们创造的物质文化。这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青铜时代的遗物,主要是指青铜器,此外还有陶、瓷器、木漆器以及玉器、石器等等;另一个方面是当时人们活动留下的遗迹,包括房屋、村落、城址及墓葬等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