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河流域现青铜时代“宅基地” 主人种植稻黍粟

 10月下旬,文物部门对四川安宁河畔的西昌市佑君镇站沟村一处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安宁河畔最大的远古宅基地,遗址上面还迭加南诏大理时期火葬墓,其主人除了种植水稻、黍、粟外,还比先人“多了大豆和小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0月下旬,文物部门对四川安宁河畔的西昌市佑君镇站沟村一处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安宁河畔最大的远古宅基地,遗址上面还迭加南诏大理时期火葬墓,其主人除了种植水稻、黍、粟外,还比先人“多了大豆和小麦”。

 

  10月29日,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一个500平方米的发掘现场呈现密密匝匝的探方,像安宁河谷坝子里镶嵌的一排排方格,几十位民工在文物工作者的指挥下除土,文物工作者在忙着测绘、发掘,现场不时有陶片等文物出土。百米之外的农家院里,还有文物工作者在清洗和整理文物,院子里的地上晾晒着许多陶片和石器、铁器。

 

  据了解,这次发掘是由成都市博物院、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西昌市文管所联合进行,共有30多位文物工作者参与。此遗址为2012年发现,2013年10月州博物馆与西昌市联合试掘,发现了数处房屋遗址。2014年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进行发掘,2015年10月三家单位联合发掘。

 

  发掘现场负责人、成都市博物院院长助理、研究员周志清说:“这是安宁河的一个台地,比较适合人类居住。这次我们发现了安宁河流域最大居住遗址,初步判定是青铜时期遗址,具体的年代要需要做碳14测定。以前凉山发掘对象主要是墓葬,而这次是找到了住古人居住地。我们发现房屋有十多处,发现了半穴式居住。这种居住方式在北方比较常见,在南方则因为潮湿,所以较为少见。目前出土的有石器斧、锛、双耳罐等文物。”

 

  2013年试掘时工作者初步认为是安宁河流域“邛都夷”的文化遗存,但这次发掘目前还不能确定。周志清说:“这些人和邛都有没有关系目前还不清楚。”成都市博物院从事科技考古中的植物考古专业的阎雪这段时间在工地上整天清洗文物,观察炭坑提取物,从古“垃圾”堆里发现寻找蛛丝蚂迹。她说:“我们从遗址里发现了青铜时代的水稻、黍、粟。我们还将进一步作浮选,以确定遗址里还有什么植物。”从这些文物可以看出安宁河谷自古物产丰富,居住在这儿的人类以农耕为主。

 

  对于这里发现水稻等作物文物,在凉山州从事文物工作几十年的原州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刘弘说:“在凉山的横栏山遗址中也发现有水稻遗迹,从目前看年代也与这里差不多。”原来1987年,四川省西昌市文物管理所进行了文物普查时,在西昌市大兴乡横栏山半山坡上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横栏山遗址。这是西昌境内1974年发现礼州新石器时代遗址后,又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 2012年12月,凉山州博物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昌市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大兴横栏山遗址进行了调查发掘。根据泥土浮选结果,证明距今4500年前,当地居民已经能种植稻谷和大麦,此举将安宁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大大提前。此次沙坪站遗址发掘,又发现作物遗迹,再次进一步证明安宁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