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4年7月26日上午,《“丝绸之路万里行”走进敦煌•莫高窟——暨“长安与丝路的对话”之十年后王志再次专访樊锦诗》全媒体采访活动在莫高窟九层楼前隆重举行。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著名主持人、丝绸之路万里行签约主持人王志,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肖云儒,著名经济学者张宝通,采访团团长、陕西卫视副总监杨文萌,采访团副团长、光明日报大型活动部主任胡斌,采访团总领队、国旅总社李雷,凿空西域第一人、古丝路使者张...
莫高窟第45窟阿难(盛唐)。吴健 摄 历经劫难的四大名窟如何平衡保护与开放 考验保护者的智慧和定力 甘肃敦煌,在汉唐时期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重镇。作为中西方文化汇合点的敦煌,境内有四大石窟之一的莫高窟,虽经飞沙走石、历代劫难,却仍难掩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千年风光,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作家冯骥才称之为“一部放在沙漠上壮丽无比的佛学图典”;而古丝路东段重镇天水(旧称秦州...
莫高窟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朝拜圣地,香火不断,如今莫高窟内不许烧香礼佛。敦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旭东16日接受记者专访称,莫高窟的“职能”已过渡成普及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精华荟萃的历史宝库。 敦煌是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站,随“丝绸之路”的繁荣而繁荣。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朝元宵节灯会盛况是“...
5月18日,由敦煌研究院和龟兹研究院合作举办的“丝路梵音:龟兹敦煌石窟壁画展”在敦煌莫高窟开幕。该展览由序篇、敦煌遗韵、龟兹古风、千年丹青四部分组成,共展出敦煌壁画临摹作品38幅,龟兹壁画临摹作品33幅。展览计划于今年10月10日结束。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出席展览开幕仪式并致辞。她指出,龟兹石窟和敦煌石窟是丝绸之路众多石窟中一对光彩闪耀的明珠,一西一东,交互辉映。随着佛教东传的步伐,龟兹石窟艺术对...
1月18日,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中崖体加固及栈道工程、风沙防护工程、安防工程等三个子项目顺利通过省文物局组织的竣工验收。为了实现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标,解决“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难题,在中央和省上的大力支持下,敦煌研究院实施了集保护、研究、展示与利用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该工程也是建国以来我省实施的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科技...
走进甘肃敦煌莫高窟,在为精妙绝伦的壁画和塑像惊叹之余,记者还注意到在每个洞窟里,都安放着小型收音机大小的白色盒子,上面还有一根短短的天线。 在讲解员的介绍下,记者的疑惑得到了解答。 原来,这是用来进行洞窟环境监测的传感器。它所监测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数据,可以直接传到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和其他管理者的办公室。如果数据超过了正常值,红灯就会变亮,这就说明进入洞窟参观的人数过多,需要加...
3月27日至28日,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美国安德鲁•W•梅隆基金会资助的“数字敦煌——石窟壁画及敦煌研究数字资源保障体系”国际咨询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来自国内外多个图书馆、博物馆、高等院校及美国视听档案网和敦煌研究院的40多位专家参加,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罗静出席,敦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旭东主持会议,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致辞。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听取了《数字敦煌——石窟壁画及敦煌研究数字...
3月20日,甘肃省文物局组织召开《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游客服务设施中水处理系统工程深化设计》和《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游客服务设施地源热泵工程深化设计》评审会。兰州交通大学教授王三反、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李忠、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陈江洲、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郑安申、西北市政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陈亮、甘肃华宇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燕长文、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造价...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至今,为敦煌研究事业奉献49年,被誉为“敦煌女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和利用,感到很为难:一面要让更多游客观看、一面是承载量有限,如何平衡,着实难解。 敦煌莫高窟营造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作为人类的文化瑰宝,历经千百年来自然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文物本体和环境都十分脆弱。 敦煌历史悠久,文...
随着考古资料公布和相关研究深入,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考古开辟敦煌学新领域,引越来越多中外学者关注。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研究》最近出版发行,集中展示了敦煌莫高窟北区考古完成后对推动敦煌学发展带来的影响。 “在这部论文集里,收录海内外学者近年来撰写的有关莫高窟北区石窟研究论文47篇,共70万字。”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彭金章介绍,这是其中的主要研究成果,还不是研究莫高窟北区石窟的...
中新社兰州10月21日电 (记者 冯志军)甘肃省委办公厅近期发布的信息披露,近几十年来,敦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致使境内大量历史文化遗存遭到破坏,莫高窟塑像和壁画因风沙侵袭病害日趋严重。 此前,中国水利部部长陈雷考察敦煌时表示,敦煌生态持续恶化,土地沙化造成的积沙、风蚀、粉尘等,引起莫高窟壁画脱落、彩塑受损以及崖体坍塌,这成为莫高窟的一大威胁。 为确保敦煌文化遗产免受生态恶化威胁,敦煌市政府投资...
敦煌莫高窟100年前什么样?现在能给世人形象展现的只有一张拍摄于1908年的黑白照片,而这张照片看起来清晰度很差。100年后我们又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呢?“真实再现和准确还原今天的敦煌莫高窟一直是一个愿望。”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主任吴健说。 据了解,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敦煌莫高窟不断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损坏。十几年来,敦煌研究院一直在进行数字化的抢救性保存。但由于照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