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十亿级像素相机系统在莫高窟第45窟现场拍摄中 敦煌研究院 孙志军摄 敦煌莫高窟100年前什么样?现在能给世人形象展现的只有一张拍摄于1908年的黑白照片,而这张照片看起来清晰度很差。100年后我们又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呢?“真实再现和准确还原今天的敦煌莫高窟一直是一个愿望。”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主任吴健说。 据了解,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敦煌莫高窟不断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损坏。十几年来,敦煌...
莫高窟外景 1900年6月22日,举世闻名的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禄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并挖出了公元4世纪至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后经英、法、日、美、俄等国探险家的盗窃掠夺,藏经洞绝...
历时8年的编制、修改和完善,中国文化遗产的第一个国际合作规划项目,《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现已公布实施。 记者15日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作为规划执行单位,该院已收到经国家文物局评审通过后由甘肃省政府公布的《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 《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基础资料4部分组成,其中规划文本是《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的核心,由规划总则、遗产系统评估、规划基本...
近日,国家发改委已批复将投入2.61亿元用于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昨日,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游客服务设施幕墙设计、施工开始对外招标。 随着莫高窟的声名远播,近年来每年的游客达到55万人次,大量的游客来到洞窟,对于珍贵壁画的保护相当不利。近日,国家发改委已批复将投入2.61亿元用于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其中保护利用设施20630万元,崖体加固及栈道改造工程1957万元,风沙防护工程1381万...
敦煌壁画日本友人大洞龙明等捐资修复的敦煌莫高窟第44窟、第23窟壁画修复工程完工。记者26日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敦煌莫高窟第23窟、第44窟修建于唐代,洞窟壁画内容丰富,但均有病害。历时三年,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完成了两个洞窟的病害壁画修复,修复费用来自日本友人大洞龙明等捐赠,共900万日元。大洞龙明是日中友好交流协会会员,此次之前,已经为敦煌石窟保护多次捐资,其中已经完成的敦煌莫高窟第45窟、第57...
昨日(9月28日)在炎黄艺术馆隆重举办了民生银行与您共同“走进敦煌”艺术展的开幕式,高朋满座,盛友如云。在各位专家、领导的参加下,众多媒体嘉宾也一同参观了展览。笔者深感敦煌艺术之博大精深,采访回来后总结了以前所学的一点敦煌知识向广大读者简单介绍一下。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
众多尘封已久的甘肃“重量级”文物二十九日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在此次以“甘肃重大文物考古发现展”为主题的展览中,从敦煌莫高窟北区内出土的部分文物属首次公开亮相。 敦煌莫高窟内的壁画彩塑、文物文献一直被世人膜拜、研究,莫高窟内的一切因此显得尤为神秘。 展室里陈列的敦煌文物有棺人木牌、刺绣、铜盆、影塑菩萨、木头像、脱佛、泥塑佛像、脱塔、汉文《佛说救疾病...
记者11日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备受关注的敦煌莫高窟本体病害和损毁将得到根本遏制。 莫高窟外景 建国以来,中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莫高窟文物保存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从刚开始的被动抢求保护方式,到现在的主动预防保护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已有能力改善莫高窟本体病害和损毁情况,预计到2012年,敦煌莫高窟本体病害和损毁将得到根本遏制。 历经千年的莫高窟在漫长的岁月中,屡受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
地理位置:佛教石窟,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的敦煌市。 形成年代:公元4世纪~公元14世纪。 发掘年代:1963年。 简 介: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开凿于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上下分为5层,南北长约1600米。它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后来经过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的相继开凿,形成了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伟的石窟群。现存洞窟49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西方列强瓜分长江南北的大片领土的时候,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帝国主义国家也开始了一场掠夺、瓜分中国古物的竞争。 起先,人们并不知道沙漠的深处和残破的洞窟、城堡当中有丰富的古物,为了争取或扩大在新疆的势力范围,占领印度的英国和侵占中亚大片土地的沙皇俄国,分别派出探险队进入新疆,如1870年和1873年英国的弗赛斯(T.D.Forrsyth)使团,1887年英国的荣赫鹏(F.E...
记者今日采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王旭东时了解到,敦煌莫高窟将采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来模拟现在的洞窟,为游客营造出一个数字洞窟。据悉,这一数字洞窟是世界范围内的首例。 敦煌莫高窟现存洞窟七百三十五个,彩塑二千多身,壁画四万五千平方米,这座连续营造了上千年东方艺术的宝库,具有特殊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九八七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于敦煌莫高窟文物本体材质脆弱,...
2008年12月底,甘肃省政府在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工地隆重举行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开工仪式。副省长咸辉出席仪式并做重要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正锋主持开工仪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环保局、省文物局的有关负责人,酒泉市政府及敦煌市党政领导及敦煌研究院部分职工共计600余人参加了仪式。 咸辉副省长在讲话中强调了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的重大意义。她...
资料图: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中新社发 张富 摄 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二十九日正式开始建设,这标志着敦煌莫高窟史上最大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