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史前时期,中国古代以活人用于殉葬,殷商时还很流行;春秋晚期到战国初期,人殉遂以陶俑取代。成为中国陶塑艺术领域内最具时代特征的器物。 图为西汉彩绘贵妇俑,陶俑的头部是汉代典型的堕马髻。头顶正中开缝,分发双颞,再于颈后集束为一股。面庞方圆丰满,神情自然;五官刻画细致,透露出不苟言笑、全神贯注的高贵气质。据说,梳堕马髻能增加妇女的妩媚之态。汉代的妇女一般以着深衣、褂衣为尚。所谓深衣就是腰身一般都裹...
本文摘自:一点资讯,作者:萧家老大,原题:不作死不会死:霍氏家族被灭门的历史教训 霍氏一族的发迹,始于汉武帝,而在霍光辅政的汉宣帝期间,达到顶峰。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战神”,因为抗击匈奴屡立奇功被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他的舅舅是大司马大将军兼驸马卫青;姨母是武帝皇后卫子夫。此时,霍家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觑了。卫青、霍去病当时均称得上战功赫赫、权倾朝野,关系也甚是亲厚,但却从不肯养士、结党。霍...
笔者珍藏有一件三羊开泰白陶盒(见图)。根据它的造型风格、堆刻花纹图案及胎质等时代特征,初步分析确定为西汉仿青铜礼器白陶精品。 盒是古代人们盛放食物的器皿,它最早从战国开始到秦汉时期,是较为流行的一种典型器。由于这一时期的丧葬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随葬明器大量仿制流行的青铜礼器。西汉中期以后,人们的丧葬观念发生了转变,更关心的是将生前使用过的用品,以明器的形式带到地下,以便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占有和...
图中的青铜小刀,谓之书刀。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0.5厘米,形状有些像今之餐刀,而比今之餐刀长而窄,刀柄端有一如云纹的环。刀有鞘,黑漆制,鞘长10厘米,宽2.3厘米,厚0.8厘米,两端与中间分别由宽窄四条银条箍住,制作十分精致,这种式样的书刀在战国至秦汉时期非常流行,有青铜制也有铁制,与“辞源”上解释的书刀形制相仿佛。至今在市肆中稍加留意便可见到,只是少有此图中的书刀精美细致罢了。书刀在我国...
记者日前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重庆庙嘴巴文化遗址墓地取得阶段性考古成果,清理出多处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土坑墓。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博馆员陈东介绍,此次考古在重庆北碚区庙嘴墓地发掘清理了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土坑墓17座,出土器物110余件(套),这是嘉陵江下游巴文化墓葬的重要发现。 他介绍,该处墓葬形制按长宽比分为窄长方形、宽长方形、方形墓类,代表了墓地发展的三个时期,总...
这件蛙饰铜矛通长17厘米,出土于云南省晋宁石寨山,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省古代青铜器(尤其是古滇国青铜器)上的动物装饰很多,动物形象以大、中型动物较多,如虎、牛、豹、羊、狼、鹿、马、猪 … 这件蛙饰铜矛通长17厘米,出土于云南省晋宁石寨山,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省古代青铜器(尤其是古滇国青铜器)上的动物装饰很多,动物形象以大、中型动物较多,如虎、牛、豹、羊、狼、鹿、马、猪...
在《资治通鉴》这部卷帙浩繁的著作里,共有文后评论218篇。其中,引述前人的论述99篇,以“臣光曰”的形式阐述作者自己观点的有119篇。在这些评论中,涉及汉元帝刘奭时期的就有10篇,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批评性的。为什么司马光对他如此“情有独钟”呢? 刘奭是汉宣帝同许皇后在落难时所生,幼年的经历非常坎坷,甚至差点被霍皇后害死。长大后,养成了“柔仁好儒”的性格。汉宣帝作为中兴之君,励精图治,任用了...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造纸术始于何时,最早的纸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为学术界所关注。此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造纸术是东汉中期由蔡伦发明的。然而,多项考古发现证明,造纸术的发明时间要向前推至西汉。 西汉古纸获得证据支持 我国古书对汉代造纸术缺乏足够记载。在与此有关的史料中,蔡伦造纸的记载显得非常突出。范晔的《后汉书·蔡伦传》中记载蔡伦在东汉和帝时期革新造...
“对婚姻毫不含糊” 西汉政治家、军事家陈平,早年住在阳武县户牖乡(今河南兰考东北)。因父母去世较早,他从小就跟着哥哥陈伯一起生活。陈平好读书,家里虽然很穷,但哥哥还是坚决供他出去求学。陈平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有人问:“家里那么穷,吃了什么才长得这么魁梧?”陈平的嫂子恼恨他不从事劳动生产,就说:“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糠核是糠壳的音变,即谷子碾出小米之后剩下的粗糠。陈伯听到这些...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成果吸引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自2011年发掘以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已出土1万余件(套)珍贵文物,对研究中国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日前,5号墓墓主身份的确定,再次让海内外媒体聚焦南昌。 外国网友赞叹中国文明 日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园内5号墓的考古成果对外公布,英国《每日邮报》等外国媒体也对这一考古进展进行了报道,外国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赞叹...
这件西汉夹砂灰陶狗,长14厘米,高9厘米。头部上昂,两耳上耸直竖,双目前视,炯炯有神,尾向上卷曲,四肢前后参差站立,表现静中有动,给人一种传神警惕的感觉,让人喜爱。 我国陶器众多,夹砂灰陶与泥质陶、红陶在胎体上是有很大区分的。泥质陶、红陶两者焙烧均属低温,在800摄氏度以下,胎骨不坚年久易风化,属软陶类。夹砂陶属硬陶,史前有之如:河姆渡文化夹炭陶,中国南方印纹陶,是以高温焙烧而成,胎骨坚实。...
国有国策,大凡国策的制定,都必将影响国计民生。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奇特的“特殊政策”,如今看来,相当雷人。 1、西汉商人不许穿丝乘车,东汉官员贪污得父子连坐 汉朝初年,天下乱后方定,为了尽快恢复经济,宽纾民力,平抑物价,汉高祖刘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资治通鉴》卷十六记载,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吕后当政时更是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
法制网记者蔡长春法制网见习记者董凡超 由下地挥铲盗墓的“苦力”(指盗墓团伙中最底层人员)出手,几番倒卖至坐拥私人博物馆的“掌眼”(指盗墓团伙中的灵魂人物)手中,一件文物的市场价格陡升百倍。当这些不法分子陶醉在被盗文物给他们带来的喜悦中时,公安机关的恢恢法网早已织就,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历时16个月,行程60余万公里跨省追踪,一举打掉相互交织且组织严密的盗掘西汉古墓葬、倒...
由下地挥铲盗墓的“苦力”(指盗墓团伙中最底层人员)出手,几番倒卖至坐拥私人博物馆的“掌眼”(指盗墓团伙中的灵魂人物)手中,一件文物的市场价格陡升百倍。当这些不法分子陶醉在被盗文物给他们带来的喜悦中时,公安机关的恢恢法网早已织就,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历时16个月,行程60余万公里跨省追踪,一举打掉相互交织且组织严密的盗掘西汉古墓葬、倒卖文物犯罪团伙1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1名,追回...
有的出资支持盗墓,有的进行技术指导,有的负责联络,有的打洞盗掘……近日,陕西省公安机关侦破了由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系列盗掘西汉古墓葬案,一举摧毁了一个分工细密、链条完整的盗墓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1名,侦破盗窃、盗掘、倒卖等文物案件96起,扣押涉案车辆10辆,追缴文物1100余件。公安部刑侦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近年来全国破获的重大文物犯罪系列案件之一。 汉武帝宠妃“钩弋夫人”之墓被盗掘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