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玉贝(图),白色,呈椭圆形贝状,长1.6厘米,宽1.1厘米。正面微凸,背面平整,中间透雕一竖槽,竖槽两侧阴刻锯齿状纹,上下各穿一孔。贝在古代曾作为货币使用,西汉时期其作为货币的功能已经退化,主要作为装饰品。这组玉贝共12枚,色泽白润,制作精美,在汉代装饰品中尚不多见。
三凤蒲纹玉璧(图),直径16.5厘米,肉7.5厘米,好2厘米,厚0.4厘米,重279.4克。玉璧两面雕饰相同。肉的中心部位均匀地分布有阴线棱格形地纹,每格中各饰一凸雕六角形蒲纹,蒲纹外有二周弦纹,弦纹之间又饰以斜条纹。肉的外部饰有栩栩如生、飘飞于云层中的三条凤,并将其分成三区,组成了一周凤纹。近外缘0.5厘米处又勾勒一周阴线槽,使其多层纹饰更为突出。玉色滋润,纹饰别具一格,工艺精细,技法娴熟逼真。
透雕龙凤纹玉环(图),直径8.5厘米,肉2.7厘米,好3.1厘米,厚0.3厘米,重33.8克。玉环主题纹饰为双面透雕曲缠盘绕变体飞龙,环周饰以流动飞卷形云气纹和凤鸟纹饰,与整器混若为一体,给人以云蒸霞蔚、龙腾凤舞之动感。雕琢刀法娴熟圆润,线条舒展流畅,构思巧妙,造型优美,玲珑剔透,小巧精致。
鸡心白玉佩(图),长4.6厘米,宽3.3厘米,厚0.35厘米,重11.5克。整个器物呈长扁椭圆形,上端琢成心尖状,中部饰以直径1厘米的圆形孔,圆孔下饰有一未钻通的小圆点孔,下端为半圆形。左右两侧各饰以透雕变形凤鸟纹,正面光亮,背面稍凸凹。鸡心白玉佩两面均通体饰以阴刻舒卷、流畅的卷云纹。玉佩造型别致,工艺精良。
昨从省文物考古所获悉,近日,考古工作者在对云梦楚王城遗址进行勘探后并对照以往考古发掘成果分析,推断城内早年认为是“中城垣”的一道夯土墙,其实是西汉早期的防洪堤。 楚王城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我省云梦县城关东部,自清代以来就叫“楚王城”,沿用至今。经过1986、1988、1992年几次考古发掘,明确这是一处战国时期楚国城址。城址内包含有战国时期文化堆积和夯土台基、西汉早期文化堆积及晚期墓葬...
1985年,在平朔秦汉墓出土器物中,有一件出自城西照什八庄一号墓的雁鱼灯,造型生动,工艺考究,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现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陈列于国家博物馆。照什八庄一号墓属西汉晚期,因此断定雁鱼灯应是西汉晚期时的文物。雁鱼灯长34.5、高53厘米,全系铜铸,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额顶有冠,眼圆睁,颈修长,体宽肥,身两侧铸出羽翼,短尾上翘,双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
从消费和生产来考量,金矿开采量的减少是导致东汉黄金不及西汉的重要原因。 黄金在历朝历代的重复使用,后世墓葬即使发掘了,如今也没法甄别其“生于何时”。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教授唐任伍曾在 《西汉巨量黄金消失之谜考》一文中指出,西汉巨量黄金突然消失,惟一的答案就是黄金作为各种金器金物随葬或遗落地下。西汉末年,天下大乱,窖藏大量黄金的富豪官吏,或死或逃,使其窖藏的黄金遁于世。 对此,中国考古...
图1 图2 图3 铜镜扬州出土的圈带蟠虺纹镜主纹外饰以内向十六连弧纹,为扬州少见,具有特殊性。内向十六连弧纹是内区辅助纹样,以后被草叶纹镜和星云纹镜镜缘移用。 扬州西汉武帝前后墓葬出土的蟠螭和蟠虺纹镜,镜身保持着轻薄感(厚0.2厘米),并保留地纹,而盛行的草叶纹镜和星云纹镜镜身则显厚重(厚0.3——0.5 厘米),至此复杂的地纹已被淘汰。 草叶纹镜和星云纹镜扬州出土数量较多,均属于...
2015年11月14日,备受关注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副局长童明康,江西省领导姚亚平、朱虹、龚建华等出席启动仪式。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第一座真车马陪葬的墓葬,周边还寻找到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内涵最丰富的汉...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近期的长城资源调查中,通过田野调查结合史料分析确认,包头市境内一座已消失的古城为西汉中晚期依附于长城修筑的军事指挥系统——石门障。 石门障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军事作用都十分重要,所以在《汉书》《水经注》《清史稿》中均有明确记载。但关于石门障的具体位置,一直以来存在争议。 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组长张文平说,考古人员通过长期的实地踏查,并结合《汉书·地理志》《水经...
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悠远,许多地方在过去久负盛名,在《汉书》、《水经注》、《清史稿》中有明确记载的石门障就是一例。然而关于石门障的具体位置,一直以来存在着争议。日前,笔者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内蒙古长城调查中,通过田野考古结合史料分析,可以确认,包头市石拐区五当沟北岸古城塔村中一座已消失的古城,就是汉代的石门障。 从古籍中寻找突破口 石门障是西汉中晚期在塞外依附于长城修筑的军事指挥系统,由...
图为2015年11月14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考古发掘现场 图为2015年11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展在江西省博物馆展出,一个月观众达20余万人次,创下江西文博展览单月参观人数新纪录。 记者25日从江西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获悉,2015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为全国考古界的新亮点,该墓在考古发掘中创下江西文博史的“四个新纪录”。 当天,江西省文化厅厅长池红在会上表示,2...
2月23日中午,约400件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顺利运抵北京。据介绍,这批珍贵文物将于3月2日起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展期初定3个月。 本次“五色炫曜——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由江西省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联合主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共同承办,将集中展出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器、金器、玉器以及少量漆木器复制品。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透露,本次展览看点颇多。201...
海昏侯墓出土编钟 海昏侯墓出土铜鼎 海昏侯墓出土玉璧 图中分别为: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海昏侯墓主棺出土的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和金板,海昏侯墓出土的玉佩,海昏侯墓出土的龟形玉印。 近日,随着南昌西汉大墓的揭棺,人们对海昏侯墓的关注度达到了高潮。经过专家论证,墓主很可能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因为刘贺的身份经历比较特殊,封过昌邑王,又当过不足一个月的皇帝,对应的墓葬也出土了大量的珍贵...
民警在西汉大墓主椁室现场警戒 考古现场24小时不间断巡逻 民警在控制区域装监控探头 在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墎墩山通往古墓的台阶入口处,记者远远就看到了“严禁外人进入”的标语和印有我国文物保护法的大展板。入口关卡处,几名武警战士荷枪实弹表情严肃,安保人员对来人逐一盘问,如果没有得到考古部门许可一律不予放行。 西汉海昏侯墓被列为我国重大考古工程,安全保障级别高,安保人员日夜监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