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1年,一通群众举报电话将深埋2000多年的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墎墩山上的千年古墓“唤醒”。历经5年的考古发掘,2万多件出土文物,勾勒出一位西汉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与此同时,一座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呈现在世人面前。 从墓园到墓葬区,再到都城遗址,以紫金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共同构成...
海昏侯墓中出土了目前发现最早的火锅和装有芋头的蒸馏器 从三星堆城址渐渐现于人前,到西汉海昏侯墓露出真容,再到致远舰浮出水面……1月30日,四川省图书馆举行了一场考古讲座,考古人员带着听众穿梭于历史历史洪流…… 吃货 墓室出土2000多年前的火锅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杨军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领队,在当天的讲座中,一个爱美食美酒、爱诗书音乐的海昏侯形象出现在听众眼前。 海昏侯墓距离南昌市...
1月15日,随着主棺吊运至实验室,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完成了重要的阶段性工作。1月27日上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做客江西南昌赣图大讲堂,作了题为《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益讲座,就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作了深入探讨。 单霁翔认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工作,与过去相比有很大提升,这次考古工作做得更加严谨、更加规范,也更加注重细节。目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已经进入实验室考古阶段,当务...
作为我国迄今发掘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一直备受国内外众多专家的关注。1月27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来昌讲座,接受媒体采访时笑言,“批准这个项目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这么重要,只拨了300万元”。 接下来,海昏侯国遗址公园该如何打造?对文物保护和申遗有哪些建议?作为我国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博物院的掌门人,单霁翔也一一回应...
27日上午,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做客赣图大讲堂进行公益演讲。演讲后,单霁翔就大家关心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单霁翔透露,故宫博物院已经接受了邀请,将协助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记者赵婉露、实习生王蒙/文 故宫博物院将参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文物的科技保护 单霁翔告诉记者,目前对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最重...
27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受邀作客江西省图书馆“赣图大讲堂”,为大家进行了一场主题为《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益讲座。姜涛摄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27日在南昌表示,西汉海昏侯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这么大数量的文物出土,在近年来极为罕见。下一步要凝聚力量完善它的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保护,为今后研究和展示创造更好的条件。 当天上午,单霁翔受邀作客江西省图书馆“赣...
在常德桃源县,有一个战国古城采菱城遗址。记者今天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专家近期在采菱城遗址附近发掘了15座古墓,出土漆木器、彩绘陶、兵器等一批珍贵文物。 据发掘领队王良智介绍,墓群位于常德市桃源县青林乡采菱村。此次考古发掘共清理15座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具多为一棺一椁,部分墓葬葬具腐朽严重。古墓中出土了一批陶器、青铜器、漆木器等珍贵文物,其中,陶器多为泥质灰陶或黑陶,有少量彩...
图1 图2 鐎斗又名“刁斗”,最早载于司马迁的《史记》,是一种青铜铸造的行军用具,每只可容一斗,除了可作为量器向兵卒分发粮食,亦可作为饭锅用以炊煮,至夜军营里巡逻,兵卒还可敲击发出声响,相互警示,故其又有一个很贴切的俗名叫“锣锅”。 鐎斗兴起于汉代,盛行于六朝,至唐代趋于消亡。《说文解字》载:“鐎,刁斗也”;《玄应音义》卷一引《韵集》载:“鐎,温器也,三足有柄。”《广韵》以刁斗释鐎,孟康...
图为展出的大红漆木雕子母猴。记者 冯芃摄 西汉的木雕长臂猿、明清的猴子玉饰、民国的猴子石雕、当代的“美猴王”泥人……昨天,“如意猴”展在南博特展馆开幕,80多件猴文物新春贺岁迎猴年。 展品中,最古老、最珍贵的一件文物是西汉时期的“木雕长臂猿”。策展人、南博陈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胡卫民介绍,这本是车马上的部件,汉代人巧妙地将这个零件设计成“长臂猿”造型,长约20厘米,造型生动可爱。“过去车马部件往...
曹植墓出土的组玉佩 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之初,为筹备“中国通史陈列”展览,向全国部分省市、文博单位及考古所征集、调拨了部分考古发掘品,这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出土玉器。在出土玉器中,有一套组玉佩(见图),是1951年山东省东阿县魏东阿王曹植墓出土的,于1959年从山东省征调过来。因为种种原因,这套组玉佩从未展出陈列,也未曾发表过。前不久,笔者在编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丛书...
据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记载,1954年,考古人员在太和县鲍楼村附近发现了炉渣、铜簇、铜牌、绳纹陶片、鹿角等物品,推测这里应该是一处古遗址,而且与铸造钱币有关。 从此,鲍楼村遗址进入考古人员的视线。村外高高的土堆,被考古界称为鲍孤堆。一条名为“草河”的小河,从孤堆附近穿过。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鲍建鹏就出生在这里。据介绍,当地村民建房挖地基时,经常会挖出一些秦砖汉瓦,带有特殊的“芬芳”,一闻便...
近日,阜阳市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在该县郭庙镇鲍楼村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陶母范,以及部分带有绳纹等的砖瓦片,从而进一步确定鲍楼遗址就是西汉时期的钱币铸造厂。 新出土陶母范的位置位于太和县鲍楼遗址旁,草河岸边,发现时间是1月9日。 据太和县文物管理所专家介绍,进入冬季以来,太和县对草河进行清淤疏浚,并对河道进行加宽。 草河紧邻鲍楼遗址,历史上曾出土过一些文物,因此,工程开始后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工作...
1月15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工作进入新阶段。当日上午9点30分许,在吊运完套装有五铢钱的钱箱(重约2吨)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内棺“升棺”工作正式开始。专家介绍,整个内棺事先已经被钢板、松木和特殊泡沫整体套箱,形成一个长约4米、宽1.5米的异形体,重约4吨。 当天,整个升棺、吊运、装车过程非常顺利,总共耗时约1.5小时。“一切按照我们的方案进行,整个吊取过程非常顺利。从1月3日到今天,专家...
1月14日,海昏侯墓的考古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为一匹提取的偶车马做清理和记录。郭 晶 摄 目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1号墓主棺柩已套取完毕。“一切准备就绪,1月15日上午9点,我们将吊运主棺柩,将主棺柩转运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考古。”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透露,主棺将会在16日开启。 徐长青所说的实验室即文物保护用房,距离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不到1公里。这不到1公里的转运道路,部分为乡间土路,加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