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和发现西汉铸钱工厂遗址 现场现神奇陶片

  近日,阜阳市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在该县郭庙镇鲍楼村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陶母范,以及部分带有绳纹等的砖瓦片,从而进一步确定鲍楼遗址就是西汉时期的钱币铸造厂。

  新出土陶母范的位置位于太和县鲍楼遗址旁,草河岸边,发现时间是1月9日。

  据太和县文物管理所专家介绍,进入冬季以来,太和县对草河进行清淤疏浚,并对河道进行加宽。

  草河紧邻鲍楼遗址,历史上曾出土过一些文物,因此,工程开始后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经常到草河岸边,搜集、发掘文物标本。

  1月9日,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在河道边采集文物标本时,发现许多带有绳纹的砖瓦片,并在一个土堆中发现了两块奇怪的陶片。

  这两块陶片正面布满半两纹饰圆形方孔钱币,背面遍布绳纹。经过分析,这应该是西汉早期用于铸币的陶母范。

  据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鲍建鹏介绍,所谓陶母范就是钱范,即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具,一般称钱模。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在现场发现这些钱范都有纪年文字,是断代推测的重要实物。

  依据钱币形制以及出土环境,再根据现场发现的其他信息综合分析,初步判定鲍楼村为西汉铸钱工厂遗址。

  考古专家推测,该铸钱工厂遗址的存在,可能是为了解决当地军事、经济方面的费用问题,属于官方铸造。或者是因为朝代更迭,加之连年战乱,民穷财尽,政府“更令民铸钱”的一种存在形式。

  另据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记载,1954年,考古人员曾在鲍楼遗址北面挖出炉渣、铜簇、铜牌、绳纹陶片、鹿角等一系列物品,就曾证明这里是西汉时候的造币工厂。

  鲍建鹏称,古代铸造钱币需要用水冷却,所以钱币铸造厂需要建在河边。由此,也证明草河在西汉早期就已经出现,是一条古河道。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