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平朔秦汉墓出土的西汉雁鱼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85年,在平朔秦汉墓出土器物中,有一件出自城西照什八庄一号墓的雁鱼灯,造型生动,工艺考究,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现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陈列于国家博物馆。照什八庄一号墓属西汉晚期,因此断定雁鱼灯应是西汉晚期时的文物。雁鱼灯长34.5、高53厘米,全系铜铸,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额顶有冠,眼圆睁,颈修长,体宽肥,身两侧铸出羽翼,短尾上翘,双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雁冠绘红彩,雁、鱼通身施翠绿彩。并在雁、鱼及灯罩屏板上,用墨线勾出翎羽、鳞片和夔龙纹。雁鱼灯由雁首颈(连鱼)、雁体、灯盘、灯罩四部分套合而成。雁颈与雁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及雁颈、体腔均中空相通。灯盘圆形,直壁,浅腹,内有两道直壁圈沿。一侧附灯柄,可控制灯盘转动。盘下有圈足,与雁背上的直壁圈沿以子母口套接。灯罩为两片弧形板,其上部插入灯盘内的直壁圈沿中,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的照度。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雁鱼灯的四个部分又可自由拆装,便于擦洗。鸿雁衔书,鱼传尺素;夜深漏浓,一灯如豆;半管弱笔,相思无尽。西汉时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各种领域的成就辉煌灿烂,出土的文物更是种类丰富,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时代风貌,表现出当时人民生活安逸,雁鱼灯就是最具特色的说明。或是为表达别离之苦,或是为寄情于物,或是为吉祥如意,聪明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这雁鱼灯,其各具特色的构造和奇异功能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令人啧啧称奇。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