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三阳(羊)开泰”白陶盒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笔者珍藏有一件三羊开泰白陶盒(见图)。根据它的造型风格、堆刻花纹图案及胎质等时代特征,初步分析确定为西汉仿青铜礼器白陶精品。

 

  盒是古代人们盛放食物的器皿,它最早从战国开始到秦汉时期,是较为流行的一种典型器。由于这一时期的丧葬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随葬明器大量仿制流行的青铜礼器。西汉中期以后,人们的丧葬观念发生了转变,更关心的是将生前使用过的用品,以明器的形式带到地下,以便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占有和享受。因此,陶器仿青铜礼器减少,随葬改用日用陶器和明器大量增长。到西汉晚期盒已消失。此三羊白陶盒正是那个仿青铜礼器时代的典型代表。

 

  据史料记载和我国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证实,白陶主要流行于夏商代,兴盛于商代晚期,到西周时期已基本销声匿迹。汉代陶器除素面灰陶外,还有彩绘陶、黑陶、漆皮陶、铅釉陶和硬陶等。但汉代白陶却查无史料记载,最近几年来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均先后发现有少量出土报道。该三羊白陶盒高15厘米,口径23厘米,底径12.5厘米。口沿外撇,束短颈,上腹微鼓,下腹敛收至底足,底面内空,足墙外撇。盒口沿下周围有三十个上下对称的镂眼孔,孔间的长方格内刻三角纹饰,上腹部刻弦斜方格纹饰,口沿内下有一圈凸唇,便盖扣于盒内。盖面上呈弧形状,顶上端有一耳提手套环,盖的半腰上部有一道宽弦纹,上面堆塑三只生动传神、灵气十足的羊,羊间的上方刻蕨草花纹,下方侧面刻山草花纹。盒的胎质呈白色,质地细腻坚硬,弹击有清脆之声。总之,此三羊白陶盒,造型风格独特,构图巧妙新颖,堆刻花纹华美,制作工艺精湛,充分展示了西汉三羊白陶盒仿青铜礼器制作那高贵的气质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代人们常喜欢以羊在一些器物上作装饰图案,因为羊古通“祥”,吉祥也,以求吉祥多福。羊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羊生性温顺可亲,人们将它视为瑞祥之物来崇尚,并以此赋予很多美好的人性化祝福和愿望。这件西汉仿青铜礼器白陶盒,以三只羊作为立件装饰图案,寓意着“三阳 羊 开泰”。这在高古陶瓷器中极为罕见。据悉,宋代的“三阳 羊 开泰”瓷瓶,只有一尊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西汉三羊白陶盒,已历经二千多年的风寒雨浸和自然灾害的洗礼,仍完好无损,保存至今,它不仅稀有珍贵,而且对研究汉代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以上观点仅是个人的肤浅认识,今借贵报推介给藏界朋友鉴评,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及藏界朋友赐教。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