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汉元帝?做事优柔寡断,导致西汉衰败
2018-02-22 10:46:39 作者:殷啸虎 来源:解放日报 已浏览次
在《资治通鉴》这部卷帙浩繁的著作里,共有文后评论218篇。其中,引述前人的论述99篇,以“臣光曰”的形式阐述作者自己观点的有119篇。在这些评论中,涉及汉元帝刘奭时期的就有10篇,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批评性的。为什么司马光对他如此“情有独钟”呢?
刘奭是汉宣帝同许皇后在落难时所生,幼年的经历非常坎坷,甚至差点被霍皇后害死。长大后,养成了“柔仁好儒”的性格。汉宣帝作为中兴之君,励精图治,任用了一批干练之才,且注重法制。刘奭对此却不以为然,还对父亲说:“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汉宣帝非常生气地指出“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还感叹“乱我家者,太子也”。
汉元帝即位后,虽然也重用汉宣帝替他安排好的托孤大臣萧望之、周堪等人,但也注意搜罗人才,如儒生王吉、贡禹等。可他真正亲信的是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等宦官。他认为,宦官是自己身边的人,没有亲戚朋友,不会结党营私,把朝政委托给他们是最放心的。结果,朝廷事无大小,都由石显等人决定。
萧望之等为阻止宦官擅权,建议废除由宦官掌管中书的做法。但是,汉元帝在这一问题上优柔寡断,久议不决。石显等人则联合外戚,攻击萧望之、周堪等人,而汉元帝竟稀里糊涂地将周堪等人投入大牢。等他醒悟过来后,依然将错就错,还是把萧望之、周堪等人都罢免了。
其实,汉元帝内心也是器重萧望之等人的,甚至还想任命萧望之为丞相。但石显等人为了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竟然诬告萧望之对汉元帝“深怀怨望”。最后,萧望之被迫服毒自杀。汉元帝伤心后悔不已,但对石显等人,也仅仅只是责骂几句而已。
萧望之死后,汉元帝又想重用周堪,但同样遭到石显等人的反对,连原来同周堪关系非常不错的城门校尉诸葛丰也上书控告周堪。但汉元帝又不问是非,各打五十大板,将诸葛丰免为庶人、周堪贬为河东太守。司马光行文至此感叹:“人君者,察美恶、辨是非,赏以劝善,罚以惩奸,所以为治也。使(诸葛)丰言得实,则丰不当黜;若其诬罔,则(周)堪、(张)猛何辜!今两责而俱弃之,则美恶、是非果安在哉!”
汉元帝不仅在用人方面优柔寡断、是非不明,而且在处理一些重大问题上也是如此。汉武帝时,在海南岛设立珠厓、儋耳等郡进行管理。汉元帝时,海南岛发生叛乱。可在是否发兵平定叛乱问题时,汉元帝举棋不定,最后竟然听从贾捐之的建议,放弃了海南岛。匈奴攻打西域诸国,并威胁到汉朝。骑都尉甘延寿和校尉陈汤为迅速消灭敌人,来了个先斩后奏,发兵一举打败了匈奴、杀死了郅支单于。但由于事先未得到朝廷出兵的批准,石显等人反而要以“矫制”的罪名追究甘延寿和陈汤的责任。陈汤不服,上书为自己辩护。汉元帝虽然很欣赏他们的战功,认为应当予以重赏,但又不敢违背石显等人的意见,最后勉强作了一些象征性奖赏了事。
当然,汉元帝的优柔寡断,突出表现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太子刘骜纵情于酒色玩乐,而山阳王刘康多才多艺,因此汉元帝打算另立刘康为太子,但又犹豫不决。汉元帝去世后,刘骜即位,史称汉成帝。汉成帝昏庸荒淫,外戚王氏逐步控制朝廷大权,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