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灰陶狗
这件西汉夹砂灰陶狗,长14厘米,高9厘米。头部上昂,两耳上耸直竖,双目前视,炯炯有神,尾向上卷曲,四肢前后参差站立,表现静中有动,给人一种传神警惕的感觉,让人喜爱。
我国陶器众多,夹砂灰陶与泥质陶、红陶在胎体上是有很大区分的。泥质陶、红陶两者焙烧均属低温,在800摄氏度以下,胎骨不坚年久易风化,属软陶类。夹砂陶属硬陶,史前有之如:河姆渡文化夹炭陶,中国南方印纹陶,是以高温焙烧而成,胎骨坚实。到汉代又出现了釉陶,其优点是盛水不渗漏,不易风化,虽历数千年胎骨尚很坚硬,这件西汉陶狗,保存地下近2000年完整无损。古代风行厚葬当属冥器。
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它与人为伍至今,忠实为人类效劳,它多才多艺助人为乐,对人类有重大贡献。法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曾把它誉为“人类最出色、最完美的战利品”。
狗的祖先遥远,被人类驯养已久,其历史可上溯到8000万年前“始新时代”。关于狗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观点。多学者认为现今的家狗是由一种类型演化而来。另一种说法认为:家狗起源于不同食肉类动物,偶然结合杂交所成。还有推测是狼和豺演变而来。
人类对狗的驯养非常久远,早在中石器时代古人类墓葬中就发现狗的化石,在人的遗骨之旁。我国最早的家狗化石在7000年前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已发现。又如我国仰韶、半坡、龙山史前文化遗址中均发现有狗的化石。说明我国史前古人类对狗的驯化已取得成就,它已成为人们忠实的伙伴。
狗种类繁多,据生物学者专家统计,品种在100种以上。其生长迅速,一般三个月成熟,是一种
杂食动物,消化力很强,连骨头都能消化掉吸收其钙质,且能适应不同的环境生存。能与其他动物和平相处,寿命一般在12 20岁左右,妊娠期60天左右,产仔率高,每胎可产2 16仔。
狗武艺高强,见义勇为,用途非常广泛,它可以拉车、送信、搜捕,可称得上精明的侦察员,是看家护院的好手,又能牧羊、救生。现代军事上还用它反坦克。狗还是第一种参与遨游太空的动物。狗和人的关系非常亲密,和儿童之间表现得更加充分,它善于玩闹,有时故意偷走主人的东西,让人追逐以逗乐,古人以狗殉葬,说明与人的亲密关系,进入封建社会则以陶塑之狗代之。
当前狗被人们视为宠物,城市养狗之风盛行,俗说“黄河百害,唯利于套。”狗亦使然,有百利也有一害,因为它能传播一种死亡率最高的狂犬病,还会对城市卫生带来不良影响。但是“瑕不掩瑜”,它是功大于过的。当前科技发达,它的作用已大不如前。但是它在史前对古人类的贡献立下“汗马功劳”功不可没,人们不应该对它轻易忘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