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25日,一个带有X形字符的太岁现身,引发了有关太岁生命以及太岁起源的猜想…… 太岁,这个多次出现在地球上的生命体,到底如何起源?一直无从解释。 每一次太岁现身,人们都怀着忐忑而兴奋的心情来迎对。新发现的太岁与以前发现的太岁存在着怎样的区别,又有何共性? 人们总幻想能够破解太岁的生命密码,渴望找到太岁与人类之间的必然联系。求索中,一些答案尚未得到,新的问题却又...
湖北省文物局1日透露,被誉为“湖北省近30年最重要考古发现”的湖北随州叶家山曾侯墓地,现已进行了约两个月的第二期考古挖掘,发现成果将于3日公布。 叶家山曾侯墓地位于随州市淅河镇蒋寨村,面积约4万平方米。2011年6月,考古发掘了63座古墓和1座马坑,出土青铜器、原始瓷器、陶器、玉器、漆木器等珍贵文物739件(套)。发掘成果将曾国历史提前了500年,被评为“20...
新华网河北频道6月27日电(张恒)河北内丘邢窑遗址发现曾一度成为去年火爆的网络事件,近日当地再有消息传来:为加强邢窑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将举办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内丘邢窑遗址揭牌仪式,并在遗址附近投资21.6亿元打造“邢白瓷文化产业园”。 据了解,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台市文广新局,内丘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内丘邢窑遗址保护利用启动仪式” 在6月28...
这里是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地方、这里可以考证东西方交流是从4000年前开始的……国务院近日正式公布位于民乐县东西灰山四坝文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坝文化暨民乐县东西灰山遗址研究座谈会于昨日在兰州召开,省政府参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在研讨会上就四坝文化中的考古发现进行发言,引起了在座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 考古发现小麦 引发起源地争论 据权威研究机构在东灰山的考察...
12年前荣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称号的两处古代文物遗址——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屋背岭商时期墓葬群遗址,由于中海油与深圳市“液化天然气”等重点工程建设而惨遭损害,引发社会舆论普遍关注。专家指出,如何处理文物保护与重点工程建设的关系,是对地方政府的一个检验。建设重点工程固然重要,但不能以牺牲文物遗址为代价。 咸头岭新石...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从加拿大彼得伯勒地区充满淤泥的河道中挖掘发现8艘青铜器时代木舟,这项发现被称为“比玛丽-罗斯号更重要的考古发现”。 图1:约克考古信任基金会伊恩-潘特正在检查其中一艘青铜器时代木舟,它们挖掘发现于加拿大彼得伯勒地区,被认为是3500年前用于运输货物和乘客 图2:在一艘木舟的内外都刻画着十字图案,科学家并不清楚其具体意义 图3...
记者6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该所在最新一次考古发掘中出土了陶瓷器近3万件,绝大多数遗物是来自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的产品。这是广州60多年考古历史上首次出土如此丰富的清代晚期陶瓷器遗存。 该工地位于广州长堤大马路金融街综合楼大三元项目建设工程内。 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易西兵介绍,根据文献记载和有关广州古城的外销画,明清时期广州城南、珠江两岸商贸繁盛,清代中期以来,珠江北岸附...
经过温州、乐清文物部门联合抢救清理,乐清柳市镇峡门村明代赵氏家族墓地,现被确认为我市考古发掘的、温州地区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这处墓地格局完整,排列讲究,其发掘填补了我市考古领域多项空白,对于古代丧葬习俗、明墓形制、礼制规则的探索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赵氏家族墓为宋太祖赵匡胤后裔的家族合葬墓,形成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至万历元年(1573),分南北两组:北为赵氏十八世赵钦悦(长兄...
馒头山遗址 本报讯 日前,光泽县文物部门在省文物部门和来自西安考古人员的支持下,在 “邵光高速” 修建工地附近又有了重大发现,一处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商周部落”遗址被考古工作队发掘,揭开了福建商周历史文化的神秘面纱。此处遗址位于光泽县砂坪村,形状为不规则的椭圆形,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中间为一小盆地,四周为连绵起伏的丘陵。在茶山、馒头山等山头顶上,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商周时期的建筑...
昨天(23日)上午,“探源青岛”即墨北阡考古现场有了新发现,考古人员在清理大汶口文化早期一处小广场时,突然发现一个二次合葬墓和一些石器,距今已7000年。据专家称,北阡考古月底结束,共出土石器、陶器等文物数百件,结合前三次的考古,已经比较完整地将青岛大汶口文化时期古人类生活状态连接起来,出土的大量实物资料证实,在7000年前,青岛地区已有较高的文明水平。 清理小广场“惊醒”老祖先 “这个合...
经过多次考古挖掘,2006年,深圳咸头岭发现新石器时代和商时期两个阶段的文化遗存。深圳地区7000多年前已有人类生存痕迹。而咸头岭遗址也入选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但是,如今咸头岭遗址竟成了“淤泥沙土填埋场”,建筑垃圾将遗址垒成高高的土台。据介绍,倾倒建筑垃圾的泥头车,是从今年过年前后开始来的。为了防止泥头车出入,政府部门将遗址的前后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