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工作人员下水作业 从“南海一号”到“南澳一号”,水下考古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今年8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海洋博物馆管理办公室联合组织实施了2013年度天津沿海水下文化遗产重点调查,工作组已甄别出一些有价值的水下文化遗产线索。 水下考古发现确认3艘沉船 这次水下考古,国家文物局水下文...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保加利亚考古学家最新挖掘发现一枚中世纪青铜“毒戒指”,暗藏一个小洞,很可能是七百年前用于政客谋杀的神秘工具。 挖掘地点位于卡利亚克拉海角一处中世纪堡垒要塞,与保加利亚北部卡瓦尔纳镇黑海海岸相隔不远,这枚精心制作的戒指可能是一位男子右手小手指上佩戴的。有趣的是,这枚戒指暗藏中空环状暗盒,表面雕刻着颗粒结构,有一个人造小洞。 卡瓦尔纳镇政府官员指出,戒...
最近几年桌游再次火热起来,不过,如果你以为桌面游戏是最近几十年才火起来的,那你就错了!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伙土耳其伊兹密尔大学的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遗迹,找到了一些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像是桌游的东西。 这些类似桌游的文物发现于该国西南部(锡尔特城)的一座新发现古墓中。这项发现极为重要,因为这伙考古学家可能发现的是一种从来不被人所了解的桌游(笑)。当然,不排除可能,找到的这些物件是...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伙土耳其伊兹密尔大学的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遗迹,找到了一些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像是桌游的东西。 这些类似桌游的文物发现于该国西南部(锡尔特城)的一座新发现古墓中。这项发现极为重要,因为这伙考古学家可能发现的是一种从来不被人所了解的桌游(笑)。当然,不排除可能,找到的这些物件是分属于多个不同游戏的。考古学家们一共找到了49件石头雕刻成的物件,包括小圆片、石球、类似卒...
18日,新疆考古专家在和静县哈布其汗沟发现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石围遗址,该石围遗址范围之广、数量和种类之多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 今年7月开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巴州文物局、和静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组织相关专家,对即将开工建设的和静县巴仑台至依尔根铁路及附属公路建设涉及到的古墓葬和遗址进行调查、测绘、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这里的大片石围遗址。 巴州文物局副局长谭大海说,初步调查,该区域石围遗址共有20...
图为圆形墓地及地表周围的黑白石条。 图为挖掘出的木梳。 图为圣火坛及其中的石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8月13日对外宣称在地处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发现了距今约2500年的拜火教遗址。圆形墓葬及其周围的黑白石条是太阳崇拜的象征。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日宣布,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近日他们会同谷城县博物馆对该县肖家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一古墓北宋朱绘壁画与砖雕共存,为研究宋朝葬俗、建筑、绘画等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今年3月,谷城县一家企业在肖家营施工时发现一座古代砖室墓,县博物馆迅速采取保护措施。经省文物局报国家文物局批准,随后由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谷城博物馆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考古人员发掘,发现...
陕西省考古人员日前对榆林神木县石峁山史前古城进行发掘时,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的城墙马面和角台等防御性建筑遗迹,这一重要发现将我国城墙建筑的历史提前了2000年。 这次发现的城墙马面和角台的地点位于石峁史前古城的东门附近,目前发掘出土的是一号马面和一号角台遗迹。 省考古研究院石峁山遗址考古队队长邵晶:“这个东西据今4000年以前已经出现了,所以在实物资料方面将原来的认识提前了200...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8月3日宣布,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近日他们会同谷城县博物馆对该县肖家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一古墓北宋朱绘壁画与砖雕共存,为研究宋朝葬俗、建筑、绘画等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今年3月,谷城县一家企业在肖家营施工时发现一座古代砖室墓,县博物馆迅速采取保护措施。经省文物局报国家文物局批准,随后由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谷城博物馆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考古人员发掘,...
考古人员日前对甘肃省黑水国一处史前文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距今4000多年的冶炼遗迹,为我国早期冶金技术研究提供了新资料。黑水国遗址,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城郊17公里处,遗址保护区面积16平方公里,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集史前文化遗址、汉唐古城、古寺院、古屯庄和古墓葬为一体的大型文化遗址。图为考古人员在黑水国史前冶炼遗迹发掘中发现的陶器碎片和动物骨头。
鲁故城南东门遗址,这是山东考古首次利用热气球空中俯拍考古现场。 鲁故城一段城墙的断截面,经“解剖”,可清晰显示春秋至战国前后分4期夯筑的痕迹。(剖面颜色为编者所加) 高明奎 摄 近日,记者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持续近1年的鲁故城考古有了重要发现:首次发掘出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城墙的正门基址。该基址之上是原鲁故城的南东门,大约始建于2500年前。遗址位于鲁故城南墙略偏东的位置,距东南...
7月24日,西班牙考古学家在该国北部著名的古人类遗址群阿塔普尔卡(Atapuerca)地区顺利出土了一件长约3厘米(1.2英寸)的片状刻火石,历史可追溯至140万年以前。这是目前为止在该考古遗址发现的最早人类遗迹,立时轰动了整个考古界。据悉,经过前期细致的发掘工作,考古学家在该遗址群的“象谷”(ElephantChasm)洞穴中发现了这块珍贵的刻火石,经初步认定为原始居民使...
鲁故城南东门遗址,这是山东考古首次利用热气球空中俯拍考古现场。 鲁故城一段城墙的断截面,经“解剖”,可清晰显示春秋至战国前后分4期夯筑的痕迹。(剖面颜色为编者所加) 高明奎 摄 近日,记者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持续近1年的鲁故城考古有了重要发现:首次发掘出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城墙的正门基址。该基址之上是原鲁故城的南东门,大约始建于2500年前。遗址位于鲁故城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