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重点工程被曝损害“十大考古发现”文物

12年前荣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称号的两处古代文物遗址——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屋背岭商时期墓葬群遗址,由于中海油与深圳市“液化天然气”等重点工程建设而惨遭损害,引发社会舆论普遍关注。专家指出,如何处理文物保护与重点工程建设的关系,是对地方政府的一个检验。建设重点工程固然重要,但不能以牺牲文物遗址为代价。

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屋背岭殷商墓葬群遗址,分别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南山区,尤其是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将珠江文化历史推至7000年前,改写了珠江流域文化史”。

如今的咸头岭遗址入口处,蜷缩着一个废弃的破岗亭,顶上斑驳的“大鹏街道咸头岭遗址保卫处”字样,隐约可见一块有“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咸头岭遗址”字样的牌匾,几乎被垃圾掩埋。

遗址所在的三级沙堤、边侧的古瀉湖以及迭福湾南北两个海岬,本来构成了完整的古环境单元。如今,一个私人游艇厂和一个私人电路板厂占据了第一级沙堤,仅存的古瀉湖,也成为中海油深圳LNG项目的“盘中大餐”:大约400亩土地被推土平地,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塔吊和各种重型设备正在紧张施工,几座储气罐高高矗立。

另一文物屋背岭商时期墓葬群遗址,位于在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新校区内,命运也堪忧:在遗址保护范围内,推土机推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土路,路边被重型机械挖出数十个大坑,多数深达2米,有的大坑里面被抹上水泥,蓄满了水。

同样是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广东佛山市古椰贝丘遗址,当地政府征地约300亩用于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另外,该遗址今年5月经批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深圳,文物价值毫不逊色的咸头岭遗址,目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仅60多亩,从文物保护级别看,甚至连市级文保单位也不是,仅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深圳市龙岗区文体局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杨荣昌说,2006年我们就向市里申报市级文保单位,但至今没有回音。

经过充分论证,深圳市龙岗区曾于2009年组织编制《深圳市咸头岭遗址保护规划》,计划在咸头岭建立遗址公园和博物馆,并把古瀉湖所在区域划为建设控制地带,但终因与中海油重点工程项目冲突而被否决。

龙岗区文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说,这份保护规划还在龙岗区政府网站公示过,但提交到深圳市,却未获通过。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认为,中海油深圳LNG项目“用地已经市政府会议通过,不宜再变更”。

一位考古专家说,提升文保级别会影响到商业开发,这也是当地不愿提高文保级别的一个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