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闻宥先生落照堂藏颂鼎拓本两纸,一为全形拓,左下有“故宫博物院古物馆传拓金石文字之记”章,右下有“闻宥”、“落照堂印”两章。另一纸为铭文拓,全文分作四块,每块四行,左下侧也有“故宫博物院古物馆传拓金石文字之记”章,各块铭拓下侧均有“闻宥”印章,末一块加钤“在宥”章。此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落照堂藏颂盘拓本,铭文高21 、宽25 厘米,铭文151 字,又重文2 字,全文15 行,行10字,第7 行1...
近日,战国中山国铁足大鼎科技保护论证会在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会议室召开。会议邀请了我国金属文物保护专家马清林、潘路、吴来明、周浩等,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与会并对铁足大鼎科技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李耀光、省文物研究所所长韩立森、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副调研员张志文以及中心科技保护室全体同志参加了会议,论证会由省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任亚珊主持。 与会专家首先到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
太保鼎,通高50.7厘米,口径23.36厘米,重26公斤,方腹四足,鼎口双耳上附(浮)雕双兽,腹部四面用圆雕、浮雕技法,分别饰有蕉叶纹和饕餮双兽纹,四角扉棱突起,别具风格。尤为特别的是鼎的柱足也装饰有扉棱,并在中部装饰圆盘,这在商周青铜器中是非常独特和奇异的。在鼎腹内壁上清晰地铸有“大保铸”三字铭文,线条清晰流畅。中国古金文中“大”和“太...
17日上午,福建德化瓷雕“世博和鼎”装上货车,正式启运上海参展世博会。这件由世博会组委会投保、保额达5.6亿元的瓷雕作品,运输问题令各方关注。福建德化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中国白”是德化的特色文化品牌,为庆祝上海世博会,瓷艺设计大师、中国白艺术宫主席陈仁海历经三年多的精雕细磨,运用中国白瓷花捏塑技艺,创作了...
青铜器中的鼎,为古代炊器。鼎,最早为陶制品,距今约五、六千年历史。陶鼎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们烧煮食物的非常普通的多用途之炊具。 青铜鼎是从广泛使用的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形制又因时代而演变。大体说商代早期多为圆腹尖足。商代后期尖足鼎逐渐减少,圆腹柱足鼎居多,鬲鼎逐渐多了起来。鬲鼎也成为分档鼎,是鬲和鼎的结合体,上部为鼎,下腹为鬲。 商代开始鼎铸有各式各样的神秘纹样,如饕餮纹、夔纹、蝉纹...
青铜人面方鼎 1995年秋天,国家文物局外事处的王立梅处长从北京打电话给我,说199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办的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打算举办一个世界各国国宝级的古代珍贵文物展。他们挑选了两件中国的国宝级珍贵文物,其中一件,就是我们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商代青铜人面方鼎。文物局要我们做好出国展览的准备。我当时是主管湖南省博物馆业务工作的副馆长,刚一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但是,马上就非常遗憾了,因为我馆...
乳丁纹方鼎,商代早期,高100厘米,重82.55公斤,1974年出土于河南省郑州市。(国家博物馆供图) 郑州市地处中原大地,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1955年在这里发现了商代早期城址——郑州商城。在今天人民路和商城路交叉口的三角公园里,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饕餮乳丁纹铜方鼎雕塑,其古朴的造型与浓重的锈色,让路过此地的人们顿生怀古之情,当地人会自豪地告诉你,这就是郑州市的标志性雕塑之一,是郑州的文...
礼乐重器 提起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政权和社稷,鼎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具有极其崇高的意义。 鼎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载“铸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语“一言九鼎、...
省博物馆新馆的外立面装修完毕,这座犹如青铜大方鼎的古朴建筑外形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省博物馆新馆是政务新区文博园内的标志性建筑,目前,博物馆内部正在进行装修。
潘祖荫简介 潘祖荫(1830-1890年),字伯寅,号郑盦,清代吴县人。为历任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高官的状元宰辅潘世恩之孙。历任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军机大臣等。好金石;图书金石收藏甲于吴中,闻名南北。著有《滂喜民斋丛书》、《攀古楼彝器款识》等。 世人知道潘祖荫,多是因为他曾当过清朝刑部尚书,更因为他是古玩字画的大收藏家。在收藏界,人们叫他“潘神眼”。他收藏的国宝级...
潘祖年继承了兄长的收藏之后,“谨守护持,绝不示人”,20余年从不对外吐露半字。潘祖年编撰了《潘祖荫年谱》,按理应该是对这些藏品进行过系统整理、清点,但没有留下详细谱录就撒手人寰。 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顾廷龙,娶潘祖年堂侄女为妻,是极少数几个能得到潘祖年信任,有机会亲眼目睹潘家收藏的人之一。顾廷龙曾靠年轻时的记忆,作过一篇《吴县潘氏攀古楼吴氏愙斋两家藏...
鼎天拍卖公司2010年春季艺术品征集工作今起全面展开。此次征集范围,包括津派书画、近现代名家书画、当代艺术家经典作品以及中国古董珍玩等。 天津历史上就是艺术收藏氛围浓厚的城市,更是中国近代发展文物收藏的一片沃土,汇聚了历代大量艺术珍品。此次拍卖寻找到的天津民间收藏艺术珍品,将在世博会之际进行集中展示,向中外观众展示津沽的“宝贝”。征集中适合的藏品,将有机会现场签约,通过鼎天在天津拍卖。 ...
端方也是清末著名的收藏、金石大家。与大克鼎一同出土的另一件重器小克鼎,当时已在端方手中。潘祖荫在世之时,端方就曾多次欲购大盂鼎为己有,无奈出价再高,潘祖荫也绝不割爱。 潘祖年年纪轻轻,虽未为官,亦深知官场险恶。兄长离世,在北京再无庇佑,只能携带着所有藏品回乡避祸。 潘达于曾回忆,当年各种藏品足足装了四艘船。古人形容藏书数量之巨的“汗牛充栋”,想来也就是这样的光景吧。 ...
大盂鼎 大盂鼎铭文 大克鼎 大克鼎铭文 鼎,《辞海》上的解释是,青铜器之王。 中国青铜重器中,大盂鼎和大克鼎,是两件被称为“重器鸿宝”的西周铜鼎,与毛公鼎一道,并誉为“海內三宝”。如今,这三只宝鼎分别藏于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作为镇馆之宝,引人们驻足、流连、惊叹。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大盂鼎和大克鼎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