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恩施日报讯(记者秦叙常)7月30日,来凤县县长胡泽为土家摆手舞艺人彭承富、王兰馨颁发了“摆手舞传承大师”证书。两人还被县政府命名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据了解,此次全县共有13人被命名为该县第一批“非遗”传承人,其中百福司镇舍米湖村村民彭承金被命名为“摆手舞鼓王”,县原生态摆手舞队队长李萍等10名摆手舞艺人被命名为&ld...
8月1日,记者采访到了青岛为数不多、会打“凤凰三点头”锣鼓的老鼓手马锦棠,他告诉记者,“凤凰三点头”是唯一的青岛本土锣鼓技法,俗称“胶奥锣鼓”,上个世纪50年代在青岛非常流行。现在,会打“凤凰三点头”的人越来越少了,他希望组建个鼓队将本地锣鼓技法传承下去。 小时候,我住在北京路,没事的时候就去劈柴院听...
8月1日,来自河北沧县的6岁儿童刘静宜(左),利用假期在沧州木板大鼓艺术传习所向老艺人学习沧州木板大鼓。 新华社照片,沧州(河北),2009年8月1日 沧州木板大鼓是河北沧州独有的艺术曲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这种古老的曲艺形式面临灭绝的危险,为了抢救沧州木板大鼓艺术,河北省将其列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试点,当地政府创办了“沧州木板大鼓艺术传习所...
从历史故事“云门献寿”到著名手工技艺“青州府花边大套”,再到民间打击乐“龙虎斗”,面对丰厚的“非遗”富矿,青州市把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发现、保护、传承和培育文化的自觉性、自创性相结合,生发强大动力,赋予了“非遗”新活力。 发掘整理相结合,深挖富矿。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青州市对全市非物...
7月9日,斗门佛家拳传承人摆出架式。 特殊捕鱼方式也是非遗之一种。 王近夏 摄 今年7月,我市“第三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普查和线索收集”活动历时一个月,共收集到206条非遗线索,成为我市非遗图谱里的重要补充,其中很多是首次进入专家视野。珠海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再次从这些已被发现的非遗线索中,得以展示。 有一种情绪叫做“惊喜”。这些天,市非物...
三水梅花桩拳第118代传人何永盛又传喜事,他近日带领广东省梅花桩拳研究会三水少年队的11名队员,参加在香港举办的2009年首届世界中华国术大赛,获得30金14银7铜的好成绩。 受本次大赛鼓励,何永盛准备将“空中梅花”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首届世界中华国术大赛于2009年7月21日~26日在香港举行。何永盛的儿子何镇东参加了梅花拳、双刀、枪、梅花桩拳对练等7个项目...
前日,记者从乐山市文化局获悉,省政府近日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该市有12项榜上有名,其中包括代表小凉山峨边彝族风格的民间文学《甘嫫阿妞的传说》等。 据悉,名录中有颇具古嘉州地方特色的传统音乐“铜河船工号子、岷江号子”,“小凉山彝族刺绣”,传统手工技艺“彝族民间泡水酒”、“五通桥‘桥&rsq...
记者昨日从市文化局获悉,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林州市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林州市共收集到非遗普查线索10000余条,照片200余张,录音资料3个小时,影像资料5个小时,重点项目调查50多个。 据悉,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范围广泛,包括语言文字(方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13个门类。林州市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为做好此项工作,林...
传统工艺制板盐。资料图片 七夕宿山盛况。 记者 傅展学 摄 日前,由省文化厅组织的第三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报工作已经结束。经评审委员会专家认真评审,拟定第三批省“非遗”名录,新入选项目共计246项。其中,我区的传统技艺“钱塘江板盐制作技艺”、“萧山萝卜干制作技艺”、“顾家溪手工造纸”和...
上周五,福州市鼓楼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总结会暨《福州市鼓楼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书刊首发式在南后街隆重举行。在此之前,本报曾推出系列报道《寻找身边的“非遗”》,深入鼓楼区各街镇、各社区对有趣的“非遗”普查线索进行报道,并挖掘出一批与申报“非遗”有关的牛人。 据悉,此次鼓楼区共汇编了十一卷普查成果汇编集,并出版了《鼓楼区非物质...
今年57岁的李淑华是通州区张家湾镇大辛庄村的一名普通农家妇女。她潜心钻研祖辈传下来的技艺,成了民间剪纸高手。团花、喜花、福寿、花鸟鱼虫、12生肖等系列剪纸在她剪刀下熠熠生辉。日前,李淑华的剪纸技艺已被收入通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窦国庆摄
26日,宁静的百竹海飘出花号悠扬的乐声,63岁的老人吴正才拿着一根呈喇叭形的竹制乐器忘情地吹奏着(右图),吸引了不少群众围观。当天,宜宾江安县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队到百竹海整理发掘面临失传的音乐奇葩——百竹海花号。文化专家们表示,将把这种流传至今300多年的民间乐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该县文化专家介绍,百竹海花号是仁和乡民间的竹制乐...
本报讯 (通讯员温来升高海燕王昭)昨天,北京果脯传统制作工艺、红庙灯笼传统制作技艺、汤河川满族剪纸传统技艺和傅麻子香油制作工艺经过层层申报筛选,最终入选怀柔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该区“非遗”增至37项,包括国家级2项、市级10项、区级25项,涵盖了民间习俗、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等。 为摸清区内“非遗”家底,该区&...
本报讯 (实习记者 顾佳)记者昨日从省文化厅获悉,我省近日公布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4项,其中包括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7项。到目前为止,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第一批的189项增至333项。 据悉,本次公布的非遗名录项目种类与第一批基本类似,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游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其...
自文化部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以来,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局高度重视,成立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和全市乡镇文化站长培训班上做了专门工作安排并组织普查业务培训,还请湖北省有关领导和专家到会进行辅导讲座;今年又两次召开全市普查工作专题会议和秭归现场经验交流会,会上统一规范了普查工作流程和普查资源管理模式,重新设计了普查工作表格,并自主研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管理系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