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三点”是青岛本土锣鼓技法 已申请非遗

8月1日,记者采访到了青岛为数不多、会打“凤凰三点头”锣鼓的老鼓手马锦棠,他告诉记者,“凤凰三点头”是唯一的青岛本土锣鼓技法,俗称“胶奥锣鼓”,上个世纪50年代在青岛非常流行。现在,会打“凤凰三点头”的人越来越少了,他希望组建个鼓队将本地锣鼓技法传承下去。

小时候,我住在北京路,没事的时候就去劈柴院听鼓听戏,8岁拜了师父开始正规训练。这个鼓点的技法比较难,我吃了很多苦头才学成了手,10岁左右就在劈柴院演出了。”65岁的马锦棠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他经常参加各种演出活动,每次都要演一场“凤凰三点头”锣鼓,非常受欢迎。最让马老难以忘怀的是参加十月一日国庆节的庆典,“每年十月一日一大早,表演队伍在汇泉广场集合,100多个人一路打着‘凤凰三点头’在沿海一线演出,演出队伍所经之地的马路两侧都是人,简直可以说人山人海。

后来,外地锣鼓在青岛迅速发展,很少有人学难度较大的“凤凰三点头”,擅长这种鼓点的人更是屈指可数了。“我想重新组建个鼓队,到劈柴院再演出,也传承本地锣鼓技法。”

市南区文化局的工作人员王岩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将“凤凰三点头”上报到市文化局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正在审查过程中,此批申请非遗共有6个项目,其中“凤凰三点头”是唯一一个锣鼓类的项目。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