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摘要:一群参与海珠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志愿者,海珠区文化局的工作人员昵称他们“非遗特工”。首批12名志愿者均为中山大学研一的学生,他们于今年4、5月份,对海珠区18条街道的60余条重要“非遗”线索进行普查,协助海珠区完成了《广州市海珠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集》。 中大校园里,放假没回家的“非遗”普查志愿者秦毅(右)和邱...
8月5日上午,合肥市文化馆非遗培训班内,一群孩子正和他们的家长一起向“非遗”民间面塑艺人武建付学习面塑技艺。捏、搓、揉,刻、切……只需几分钟,几团色彩鲜艳的面团在武师傅手中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引来在场所有人的赞叹。
中国宁波网讯 昨晚,在南苑饭店举行的宁波购物节闭幕晚会上,一台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骨哨、四明南词、四明内家拳等表演吸引了在场的宾客,获得了阵阵掌声。图为骨哨表演。
娃娃哨 如何挽救鱼化寨娃娃哨?”一直是杨云峰心中的疑惑。 西安晚报 资料图片 如今的孩子,被淹没在花样繁多、不断翻新的玩具和网路游戏中,而对陀螺、弹弓、泥叫叫这些曾给他们父辈带来无尽欢乐的耍活早已非常陌生,泥叫叫似乎又是其中消失最快的一个。在“喜羊羊”们充斥玩具市场的今天,泥叫叫离玩具的行列越来越远。如何为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找到“婆家&rdq...
日前,省政府正式公布了第三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近200年历史的章氏骨伤科榜上有名。 章氏骨伤科起源于黄岩焦坑,一脉相承、历经7代,在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的制作及外固定,中药内服、膏药和药膏外敷治疗骨伤疾病方面独树一帜。卫生部原部长钱信忠曾高度赞扬并亲笔题词:弘扬章氏骨伤,造福人民健康。如今,章氏骨伤科遍及黄岩、路桥、临海、温岭、杭州及江苏大丰、如皋等地,开办骨伤科专科医院5家,诊所(门诊...
28日,8位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宝级传承人,带着羌绣、羊皮鼓、羌笛等羌族特色文化遗产,做客“走进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暑期高雅艺术体验活动”,与公众一起关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当日,除了精美的羌族艺术品,羌族音乐专家汪静泉介绍羌族文化,羌族部落歌王尤初贵、毕曼兄弟等倾情演绎羌族多声部合唱,更有国家级羌笛传人杨平的现场演奏和精彩的羌绣表演。这些...
8月6日,福建莆田市惠下村的“惠洋十音”传承人方元往(左三)教村里的孩子们学习“惠洋十音”笛子演奏技艺。福建莆田市历史悠久,民间文化底蕴深厚,妈祖祭典、莆仙戏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还有惠洋十音等民间文艺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政府积极鼓励民间老艺人,通过举办“非遗”学习班、师带徒传教等方式,把宝贵技艺...
本报讯 (通讯员 周伟锋) 青口皮纸是从蔡伦造纸术上发展而来的土法造纸手艺,在五洩一带流传已经有四五百年的时间。今年5月, 青口皮纸制作技艺和“同山烧”烧制技艺一起,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为更好地把青口皮纸制作技艺流传下去,近日,该镇将组织人员对青口皮纸制作技艺进行详细的影像摄录,以数字形态记录和保存制作流程,保护这一原生态的纯手工造纸技术。 近年来,作为历史文化...
为摸清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开展,近日,文化部制定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工作方案》,并决定自10月中旬至11月底对全国“非遗”保护情况展开督察。 据悉,督察内容包括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沧县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沧县非常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以传习所建设为依托和载体,大力加强传承人的保护和扶持,积极推进重点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弘扬,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2008年,沧县针对木板大鼓、沧县狮舞传承困难的客观情况,多方筹集资金、多方协调用地用房,分别建立了木板大鼓传习所、沧县狮舞传习所,使木板大鼓和狮舞两个国家级项目有了自己的阵地和场所。 目前,狮舞传...
昨日,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协会在夷陵区邓村乡白水头村成立,协会由民俗歌舞乐画、民间文学、传统工匠等30多位民间艺人组成。协会下辖一个民俗歌舞乐团,一个民间故事传讲团、一个非物质文化讲习所、一个民间文学研究会和一个《邓村茶文化》著作采撰创编小组.
阳光报讯 8月4日,记者在户县采访了非遗项目 “户县李氏木刻工艺”第五代传承人刘鹏鹂。这个曾经是身家百万女老板的中年女子如今安心木刻创作,一心想把此项技艺传承下去。 舅舅“捉”外甥女当传人 记者在刘鹏鹂家中看到四壁都挂满了木刻画作品,有单幅作品,也有四扇屏风。内容多为花鸟和临摹的名人字画。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副郑板桥的《四季竹》,潇洒有致,枝枝见骨。...
山东省文化厅日前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济宁市的刘世福等13位传承人入选。目前济宁市已拥有17位省级“非遗”传承人。 据介绍,入选的文化项目传承人分别是曲阜楷木雕刻的传承人孔繁彪,嘉祥石雕的传承人梁秉公和杜运标,邹城平派鼓吹乐的传承人丁庆华和孙化洋,山东梆子的传承人李福全、杜玉珍和开瑞宝,金乡四平调的传承人杜雪亭,山东琴书的传承人刘世福,嘉祥鲁锦的传承人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