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年乡野拾遗近1.9万条 建市以来最大规模非遗线索普查结束 濒临绝迹的泰州道情,妙趣横生的渔家婚俗,工艺独特的靖江竹编……历经3年多努力,我市新一轮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普查日前完成,新发现较高价值非遗线索18991条。 在全面普查基础上,我市将建立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源数据库,内含泰州非遗分布地图集、泰州非遗名录、非遗普查资料汇编等。 800多人直接参与普查...
这些神态各异的历史人物造型,你能猜想到是竹壳雕成的?近日,以“走进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展览在乐清市文化馆对外展出。 该展览展出了乐清黄杨木雕、乐清细纹刻纸、乐清竹编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竹壳雕已获得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美术馆中开设固定的大师工作室——这样新鲜的做法出现在二十九日开幕的中外首工美术馆。 隶属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中外首工美术馆以“一手推经典,一手推创新”为理念,首次在美术馆中引入大师工作室这样的模式,目前已经涵盖了陶瓷、珠宝玉石、云锦、紫砂等门类,大部分为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样荣誉称号的顶级专业人员。 执行馆长高玉涛解释了“首...
8月27日赣州讯(张志斌 报道)26日下午,赣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42项)经赣州市人民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并将正式公布。其内容涵盖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8个类别。 据了解,此次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工作于今年3月起展开,各县(市、区)共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评名录项目共计50项,赣州各艺术专家评对申报项目进行了...
自2007年以来,银川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拉网式”非遗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共普查项目信息10000余条,普查项目2545个,上报自治区“非遗”中心项目文本资料70个。参与普查工作人员519人,重点项目144项,其中已公布银川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23项(包括合并项目),自治区级12项、国家级1项,刻制录音、录像和照片光盘210多盘。
龙潭生产的金箔每年能把地球裹上两层,这次差点毁了整个产业。 昨天,南京金箔金线总厂厂长李宝祥把一面写着“为民族工业保驾护航”的锦旗送到南京下关检察院。一起事关国家级首批非遗项目——南京金箔锻造工艺的泄密案终于化危为机。 据悉,金箔在南京龙潭已有1700年生产历史。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金箔锻造技艺名列其中。而...
中山网讯 有200多年历史的古镇“云龙”日前获省文化厅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镇宣传部门负责人介绍,待专家评估后云龙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镇六坊云龙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到香港、澳门表演过,名声一度享誉海内外;也曾在全市慈善万人行和多届灯博会上出色表演过。在沉寂7年之后,2007年第六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上,古镇镇六坊村的100多位村民,舞起了这条巨龙...
我市7项目冲刺国家级“非遗” 25日,记者从市文化馆获悉,继卓筒井深钻汲卤技艺、徐氏泥彩塑和沱牌酒传统酿制技艺3个项目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今年,我市又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筛选、论证、评审,选定了涪江船工号子、象山花锣鼓等7个项目,冲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此次冲刺国家级“非遗”的有,涪江船工号子、象山花...
六安市文化部门近期搜集、整理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确定12个项目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市这次申报的项目分为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民俗、曲艺等类型,分别是:寿州锣鼓、思帝乡锣鼓、金寨古碑丝弦锣鼓、六安锣鼓书、紫金砚制作技艺、豆腐传统制作技艺、霍山黄芽制作技艺、小调胡琴书、淮河柳编工艺、大救驾制作工艺、迎驾酒传统酿造技艺、四顶山庙会等。此次申报的项目,地方特色浓郁,代表性强。
今年6月1日至13日,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召开,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绩,令全球瞩目和惊叹。而这些成绩的起点,正是2005年紧急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这个起点,也改变了蜀绣等濒危民间民族文化的命运。 据市文化馆副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龚键介绍,在2005年之前并没有“非遗”这个概念,而是叫“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青田石雕是浙江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44个项目之一。由青田县青年作家陈墨、洪炜津等人编著,浙江摄影出版社印刷的“浙江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青田石雕》,于近日正式出版发行。 《青田石雕》一书系统地讲述了青田石雕的发展历史与演变过程,科学地评价了青田石雕的地位与价值,将青田石雕誉为“国之瑰宝”...
“广州乞巧文化节应争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昨日上午,来自省、市、区及台湾的50多位民俗专家共聚珠吉街道办事处,研讨如何发扬民俗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据透露,有关部门已经委托申报,力争让“广州乞巧文化节”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广州乞巧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5届,每年都吸引十多万珠三角市民前来珠村参加,但目前乞巧节仍然是“旺...
人民网青岛视窗8月25日消息: 日前,省文化厅公示了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青岛开发区整理申报的民间文学"徐福的传说"成功入选。据了解,这是继2006年"黄岛民间剪纸"成功申报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开发区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青岛财经日报》 2009年8月25日
世界李氏宗亲将聚老子故里 人民网讯 世界李氏宗亲十三届二次恳亲大会将于10月17日至20日在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县召开。这是世界李氏宗亲总会首次在中国内地召开恳亲会,海内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李氏宗亲500多人将参会。“世界李氏宗亲总会”是李氏宗族组织中规模最大、机构最完整的世界性李氏宗亲会,成立于1971年10月29日,至今已有38年历史,会员遍及世界各地。 (张永恒) ...
最近,200多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在北京接受了为期三天的统一培训,培训内容为9月份即将开展的“国三批”申报工作。(基层文化部门通常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称为“国三批”) 在颁布了共计1028项的两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后,还举办这么大规模的培训班,可以看出在中国,尚处于初始阶段的非遗保护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从基层到决策层,需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