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22日从市文化局获悉,在四川省政府日前公布的137项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我市的羌族推杆、羌戈大战、大禹的传说、涪江号子、耍蚕龙、平武虎牙斗牦牛、羌族沙朗、建中高跷狮灯、大新花灯、马鸣阳戏、手工剪纸、羌族水磨漆艺、羌家石雕房与吊脚楼、羌族碉堡营造技艺、大禹祭祀习俗、雎水春社踩桥会、蚕姑庙会、盐亭水龙等18项非遗项目名列其中。 经四川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评审,四...
大型羌族歌舞史诗《羌风》8月5日—10日晚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80名从地震废墟中走出来的羌族儿女,用他们最醇、最原始的舞蹈和音乐为观众奉献了一场视听盛宴。 短短80分钟的演出精彩不断。当羊皮鼓敲起时,整齐的节奏从内心深处震撼了在座的观众。每场演出一结束,保利剧院的大厅就成为快乐的海洋,观众们把演员围了个水泄不通。质朴的演员一遍又一遍地唱响代表幸福与快乐的羌族民歌,观众纷纷上前与他们合...
近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工作和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等近期重点工作,以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情况调查工作作了部署。 吉林省是文化资源蕴藏量较丰富的省份,像满族说部、朝鲜族象帽舞、东北二人转、长白山森林号子、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朝鲜族洞箫音乐、满族珍珠球、东北大鼓等都是具有重大价...
近日,随着《永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文典》的编辑工作接近尾声,标志着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取得重大进展。永新县在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共抢救、保护了20个国家和省、市、县级“非遗”项目。 永新县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更是丰富多彩,永新盾牌舞以其独特的魅力被国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永新小鼓被列为首批江...
人民网鄂尔多斯8月20日电 (记者贺勇、杨雪梅)作为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的重要内容,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正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 据悉,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都有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主要展示了30个民族的传统服饰,21个民族的部分传统手工艺,15个民族的民间歌舞,11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包括民族史诗在内的民间文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
刚有4项目成为省级“非遗”,佛山又有4项目冲刺第三批国家级“非遗”。昨日,记者从佛山市文广新局获知,行通济、八音锣鼓、陈村花会和粤曲星腔四个项目经广东省文化厅推荐将申报国家级“非遗”。 4项目中,行通济、八音锣鼓和粤曲星腔均为第二批省级“非遗”;陈村花会则一路“过关斩将”,刚申...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川小曲》、《利川灯歌》采录现场。此两项目经过利川市文化部门的专业人士月余的紧张采录,其文字、音乐、摄影、录像、设计等工作已近尾声,目前正在赶制申报国家级文本。
舞灯制茶、剪纸刺绣、雕刻泥塑……这些承载着民族记忆、文明脉络的传统技艺,在岁月长河中,通过一个个能工巧匠的口传身授,才得以保留和延续——这些能工巧匠,就是我们如今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立之本。留住人,才能留住艺,留住文化之脉。 为此,南京日报与市工艺美术大楼、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推出专栏报道《倾听传承人的故事》...
8月18日,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艺术节上,当来自南宁市马山县的演员唱起了《生活美如霞》、《鹧鸪岭上叫》等三声部民歌经典曲目时, 台下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据悉,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城市市长联席会第23次会议8月17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召开。鄂尔多斯、拉萨、乌鲁木齐、银川、北海、南宁、延吉、呼和浩特、呼伦贝尔等九个城市的市长及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少数民族...
黄春财:74岁,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15岁开始学艺,20岁便独立建造了上圪桥,成为“主绳”。 今年的农历正月十五(2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开幕。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种类最全、内容最丰富的一次传统技艺大展,1176位民间艺人参与其中,2322件珍贵实物与世人见面。在这次展会上,我们有幸见到了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人黄...
泸州报道:近日,在泸州图书馆周末大讲堂内,泸州市委党校巫德贵教授手执《黄帝内经》、《良方集腋》,为酒城人民作了一场名为“泸州肥儿粉谈中医养生之道”的精彩演讲。讲座之时,泸州图书馆迎来了来自各界的市民朋友,使得讲座座无虚席。 据了解,泸州“肥儿粉”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婴幼儿补充食品之一,它采用乐捷配方和比善工艺,是泸州的特产、四川的老字...
非遗展板 武进网讯(记者 张军)记者从区文化局了解到,为体现我区“文化大区”地位,集中展示我区文化建设成果,使游客能更方便了解武进文化底蕴,8月28日,区文化局将在淹城特色商业街开街时,以展板的形式集中展示80项能体现武进风情、民俗的非遗普查项目。这些项目中包含了锡剧、调龙灯、调狮子、坊前木刻等。 我区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富,09年开展的非遗普查,共走访1000多人次,...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吉林省文化厅于8月7日在长春召开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题会议。来自全省9个地区文化局和长白山管委会社会办负责非遗工作的有关领导及当地非遗中心负责人20余人出席会议。文化厅副厅长谢文明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曹保明出席会议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工作和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等近期重点工作作了部...
人民网·天津视窗8月19日电:记者从塘沽区文化局获悉,经过专家研究论证,北塘高跷、北塘飞钹、大沽潮音寺庙会、河头落子、天碱侯氏制碱5项,基本符合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资格,区文化局已经将这5项申报市级名录。 据了解,经过近三个月的普查、收集、整理、立项,塘沽区非遗小组共发掘北塘高跷、北塘飞钹、大沽潮音寺庙会、河头落子、天碱侯氏制碱、河头小车会、女子舞龙队、北塘渔民号子、...
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冷却盛醋(资料图片) 继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阆中王皮影、南部马王皮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之后,我市又有5项省级“非遗”向国家级“非遗”发起冲刺。昨(19)日,记者从市文化馆获悉,相关申报材料即将上报省文化厅。 市文化馆副馆长卢军告诉记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