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记者从巴南区文广新局获悉,从这学期开始,巴南区的中小学生新增了一门新鲜的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据了解,巴南区编撰了《接龙吹打》、《木洞山歌》、《巴南儿歌》3本非物质文化遗产试用教材,发放至该区40余所中小学校试点学习。 这3本教材是该区聘请市级、区级专家组成编委会,对接龙吹打、木洞山歌、巴南儿歌等“非遗”项目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后编撰而成的。...
彩架灯《猪八戒迎亲》 在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仙游县麟山宫皂隶舞榜上有名。皂隶舞俗称“乡人傩”,源于汉代的傩舞,也是古代官员出巡时用于鸣锣开道、耀武扬威的仪式。麟山宫皂隶舞是枫亭镇每年元宵出游和游灯中的民间舞蹈。 始兴于宋、盛行于明的仙游枫亭元宵游灯先后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麟山宫皂隶舞又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
岳池曲艺名家郭宗勋希望能找到有慧根的嫡传弟子 我的名字叫赖格宝,家住重庆鸳鸯桥,出生家务好,田土要占600挑昨日上午,圆润的四川话方言谐剧从岳池县城南城巷76号三楼的一个民宅传出,82岁的郭宗勋正全神贯注地在阳台上练琵琶,准备在9月26日开幕的第四届岳池农家文化节期间表演。“我年龄大了,被单戏无法演了,只能弹弹琵琶。”郭宗勋笑了笑。 老人已一年未演被单戏 在中国曲艺界...
再过3天,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2009第六届中国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将在杭州世贸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来自平阳鳌江的10位民间扎龙艺人耗费近一个月时间制作的长达80米的古鳌中华大龙届时将在杭城舞动。 古鳌中华大龙是平阳鳌江一项独特的民俗活动,相传始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今年6月份,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十大新发现揭晓,平阳古鳌中华大龙位居榜首。巨龙的制作非常讲究,主要材料有毛竹、绸...
记者昨从市文广新局获悉,无锡市有15个项目上报省文化厅,积极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悉,在文化部已经公布的前两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无锡的惠山泥人、宜兴紫砂、梁祝传说、无锡道教音乐、锡剧、无锡吴歌、无锡精微绣(锡绣)、无锡留青竹刻等八项目入列其中,印上“国字号”标签。 市文广新局文化艺术研究保护所邹伟康透露,此次准备冲刺国家级&...
乐昌拟将其申报国家“非遗”项目 本报韶关讯 (记者卜瑜通讯员朱裕超、吴满蛾、陈洁玲摄影报道)乐昌市委昨日通报,经广东省文化厅批准,三溪青蛙狮被正式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并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这是继九峰山歌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乐昌市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三溪青蛙狮俗称“蟾蜍狮”,又名“神狮子&rdq...
“非遗”传人高校“传艺 黄山新闻网9月12日讯(文/图 曹晓东)9月11日,安徽省“非遗”徽派竹刻传承人洪建华给大学生现场讲解、示范徽派竹刻技法。 9月11日,安徽省“非遗”徽派竹刻传承人洪建华和大学生朋友介绍竹刻“刀功”、“ 刀法”。 新学期伊始,民间工艺美术...
编者按:某著名跨国公司老总曾经很“牛气”地说,如果突然有一天,一把大火把他们公司全部烧光,他们也不会垮掉,因为仅凭着他们手中的商标,银行也会贷款给他们,公司还可以死而复生!这段话非常直观地诠释了知名商标的价值。在“非遗”热逐渐升温的今天,不少以“非遗”项目命名的商标价值也在飞速蹿升,这个“商机”也开始被...
记者昨天从奉贤区有关部门获悉,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奉贤区第二届文化艺术节组委会联合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展演—上海游园汇”,将于9月30日至10月12日在奉贤申隆生态园拉开帷幕。今年国庆、中秋期间,申城市民足不出沪,就可饱览数百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精粹。 据介绍,中华文化促进会从2006年就开始组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巡回展&rdquo...
王老吉凉茶创造出价值上百亿元的品牌,非遗真的能转化成生产力吗?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竹刻技艺开始进行商业化运作,弱势遗产如何突破市场困境?生存在夹缝的土家族织锦重新走进现代人的生活,是否回归生活本位才能赢得收益? 9月11日至1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专家学者以及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的企业代表共百余人,齐聚“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就近两...
一幅皮影作品勾起儿时记忆 “‘金刀杨业’撞死在李陵碑下”“杨四郎夜半来到母亲面前”……皮影戏《杨家将》中的这些精彩片段像过电影一样,在张博的脑海中一一闪过。在省城解放路的一家青海特色工艺品店,张博蓦地看到那幅皮影作品,将它拿在手中久久不愿放下。 那幅纯手工制作的皮影作品让他想起了小时候,在老家的...
由文化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座谈会”暨“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11日在苏州市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副省长曹卫星等出席了开幕式。 周和平在开幕式上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要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融入社会、融入民众,并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要努力传承中华文脉,弘扬民...
巧夺天工的潮汕抽纱艺术于2007年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积极进行申报,有望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汕抽纱艺术是根据图案设计,用剪刀在合适的布料上按照纹样,将部分经纱或纬纱剪断抽出,在剩下的经纬纱上用绣线加以连缀,呈现透空花纹图案的传统艺术。早期抽纱是鸦片战争后从欧洲经教会组织传入潮汕的,经百余年发展,融汇潮汕民间织绣工艺,从中丰富、发展而成为精湛的抽纱艺术。潮汕...
进入9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在全国铺开,社会各界对非遗保护的关注度再次升高。 经过此前的两轮申报,我国已有1028个非遗项目、1488名代表性传承人列入国家级名录,显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 非遗是中华民族无价的艺术宝藏。如何更好地保护这笔财富,让它们焕发青春、世代相传?这是各界始终关心的问题。在9月7日至8日召开的中国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国际论坛...
首个非遗体验日引万人争睹 本报讯 (记者潘彧 通讯员李勇辉)大榕树下声声咸水歌,古村内演起大朗木偶剧……上周六,东莞首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验日在中国历史文化民村,茶山南社古村落举行,展示了全市38个非遗项目。现场热闹非凡,吸引了上万人参与。 下个月再举行类似活动 “这是东莞首次举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验日。”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