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2013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处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随后考古人员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4月中旬,曹庄隋唐墓葬一号墓出土了一方墓志,志文中有“随故炀帝墓志”等文字。截至目前,该墓出土的重量级文物有十三环蹀躞金玉带、鎏金铜铺首、成套的编钟编磬等,另外在墓中发现有人的牙齿,在二号墓中还出土了人骨遗骸。如何确定一号墓为隋炀帝墓,二号...
古墓葬群现场正在进行抢救性调查勘探。图/滚动新闻通讯员 罗凯 11月21日,从岳阳市文物管理处获悉,平江县安定镇发现一春秋战国时期古墓葬群,目前正在进行抢救性调查勘探。岳阳市文管处称,岳阳近几十年来从未发现如此密集的墓葬群。 10月27日,岳阳市文物管理处接到举报,在安定镇工业园建设工程现场发现有出土文物。在现场发现了一座已经破坏的古墓葬,并出土有豆、鼎足等陶器,经鉴定确定是春秋战国时期古墓葬...
詹王宫界碑 近日,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都正街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块湘菜“厨神”詹王宫的界碑和大量城隍庙的墙砖。专家表示,这些文物的发现,为研究长沙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都正街的建筑本身就是长沙传统市井的标本,这些传统建筑和构件,不仅是长沙生活的载体,而且是长沙生活的一部分。这里曾经有善化县县衙门、驻军的都司衙门,有被封为“定湘王庙R...
秦二世胡亥在史书记载中以虐杀手足和残暴愚蠢闻名,但真实的胡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23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13次年会上,一枚来自秦代的简牍经考证属于胡亥“奉诏登基”的官府文告,为了解胡亥增添了一份实物资料。 文告说:“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今宗庙吏及箸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当除定者毕矣。元年与黔首更始,尽为解除流罪,今皆已...
据《京华时报》报道,11月16日,中国考古学会在江苏省扬州市宣布,此前在扬州市发掘出土的西湖镇曹庄隋唐墓葬主人确认为隋炀帝和萧后,考古人员还证实,在墓中发现了隋炀帝的牙齿和萧后的骸骨。此前,扬州一直有一个清代大学士阮元考证并修缮的隋炀帝陵,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了省级文保单位,是当地的热门景点。 3D“透视眼”扫描墓志 今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发现疑似隋炀帝...
今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发现疑似隋炀帝陵寝的古墓。该古墓出土墓志写有“隋故炀帝墓志”。因此前公布的距离此处墓葬不远处的省级文保单位“隋炀帝陵”,曹庄墓葬的“真伪”遭到质疑。经过半年多反复论证,1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权威专家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 1...
16日,中国考古学会在江苏省扬州市宣布,此前在扬州市发掘出土的西湖镇曹庄隋唐墓葬主人确认为隋炀帝和萧后,考古人员还证实,在墓中发现了隋炀帝的牙齿和萧后的骸骨。此前,扬州一直有一个清代大学士阮元考证并修缮的隋炀帝陵,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省级文保单位,是当地的热门景点。考古专家究竟凭何“铁证”否定已有“身份”的帝陵?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却为何称作“...
记者从16日下午在江苏扬州召开的隋炀帝墓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获悉,此前在该市发现的疑似隋炀帝陵经过考古发掘论证,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埋葬之地。墓葬中不仅出土大量随葬品,还发现了两颗男性牙齿和女性人骨遗骸。 今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出土了铜制的衔环铺首以及金镶玉腰带,墓志清楚写着“隨故煬帝墓誌”等字样。考古专家推测,该墓志...
最近,山东省济南市一个建设单位为了抢工期而无视有关规定,致使一处颇具考古价值的古迹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近年来,因为施工单位隐匿不报,城市建设过程中发现的文物古迹遭受不可逆转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难以计数的宝贵的“文化记忆”在挖掘机的长臂下毁弃,城市考古正面临城市建设“抢工期”的巨大挑战。
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在江苏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工作成果论证会,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是隋炀帝杨广与夫人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 墓葬自2013年4月在基本建设考古工作中发现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专家赴现场考察,并指导有关单位编制、实施考古和保护工作方案。11月6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同志专程赴扬州视察工地现场,要求有关单位深化研究,...
考古人员对出土的石器等进行研究分析。 出土的象牙化石。(考古队员供图) 出土的打制石器。 连日来,青岛首次对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7日记者了解到,经过一个月的考古发掘,黄岛大珠山遗址野外考古发掘已结束,共出土1742件化石、打制石器等标本。在最后几天的发掘中,考古人员收获颇丰,不少大型动物的骨骼化石被相继发掘出来,而沉睡万年的罕见象牙化石也得以重...
来中国古都西安的遣隋使与遣唐使已是和平交流的象征,那些隋唐中央政府派遣出使他国的使节如何呢?西安最近公布的考古资料显示,两座“由隋入唐”大墓的墓主人竟然是兄弟,二人在隋朝时曾经共同为官,其中一人唐初时还曾出使过朝鲜半岛的新罗国。 据了解,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今年夏季在南郊配合一处住宅小区的基建过程中发现了18座古墓,其中9座唐墓共出土5方纪年明确墓志,以及丰富的生活用...
2013年11月14日,陕西省宁强县文物旅游局考古人员在该县胡家坝镇胡家坝村发现一处羌人墓葬群,该墓群面积约1300平方米,含4座双室石板墓和两座单室石板墓。经初步判断,该墓葬群为清代羌人墓葬,与以往所发现的单体羌人墓形制不同,以墓葬群的形式出现的羌人墓葬在全国尚属首例。 羌人墓室是研究羌族文化重要依据,在宁强境内主要有宋代和清代两个朝代的羌人墓地,墓葬多位于山坡中上部的向阳地带,石板墓构造形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