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与会的中国考古界专家黄景略、徐光翼、王巍等10余人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 用砖与隋代江都宫城一致 墓志中有“随故炀帝”字样 今年3月,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处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中发现两座砖室墓,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即申报考古发掘...
记者14日从山西省河津市文物局了解到,该市北午芹村一处公共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百余枚宋代古钱币,这是该市第二次发现宋代古币,但两处发现地相距30公里,无相关联系。此次发现对研究宋代铸造业、书法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些新发现的钱币上写有“天圣元宝”、“元佑通宝”、“景祐通宝”、“治平通宝”等字...
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的土豪金俑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期的联合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秦代陶俑新的类制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元素。 2011年以来,为配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9901陪葬坑展厅的建设,考古人员在秦始皇陵发掘约880平方米,共清理出晚期墓葬15座、扰坑9座。出土的文物中,尤以近30件陶俑最引人注目。此次发掘出土的陶俑通体涂有彩绘,上身的彩绘保存...
发掘出的景德镇陶瓷碎片 专家勘探地下古建筑群遗址 近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在余庆县敖溪镇探测时,在地下一米多深处,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古代建筑群遗址。专家们认为,这或是人们传说的敖溪土司衙署遗址。 敖溪土司在历史上存在约700年,但最初在湄潭县境内,宋或元才迁往余庆县敖溪镇。据称,敖溪土司是播州土司下属的六大长官司之一,名曰余庆长官司,其管辖范围包括余庆县、湄潭县、凤冈县各一部分。 ...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期的联合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秦代陶俑新的类制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元素。 2011年以来,为配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9901陪葬坑展厅的建设,考古人员在秦始皇陵发掘约880平方米,共清理出晚期墓葬15座、扰坑9座。出土的文物中,尤以近30件陶俑最引人注目。此次发掘出土的陶俑通体涂有彩绘,上身的彩绘保存较好,但颜色偏黄。通过观察彩绘,均可观察...
现场图片 近日,通城县沙堆镇港背村邹家大屋附近,一在建110KV变电站的建设工地上,意外发现一古墓群,现场出土各种古代瓷器、陶器、铁器三十余件。通城县文体局、县公安局及咸宁市博物馆接报后迅速介入,封锁现场,进行了挖掘前期保护。 据湖北省考古所专家昨日介绍,初步判断是东汉末年的古墓群,现已发现古墓5座,有一定的考古价值。目前,通城县已组织公安、政府、文管等单位成立保护古墓指挥部,采取了轮班值...
11月6日(本周三)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表明,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一对古代昆虫交配化石。经考古学家推断,该化石距今已有1.65亿年的悠久历史。据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的一篇报告称,研究人员在中国东北部地区进行考古发掘时,意外发现了这对珍贵的古代吹泡虫交配化石。从该古老化石的遗留印记上看,这两个生物相互紧紧依偎,由于其年代久远,因此具有极高的科...
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历时11个月对岷县境内山那树扎遗址抢救性挖掘工作全面结束,共出土土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3800余件。从清理出的遗址和出土器物初步断定,新发掘的遗址区属于仰韶文化晚期,距今已有4500多年。 据岷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为配合兰渝铁路建设,早在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期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铁路穿越的遗址部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遗址面积达1400平方米,清理...
2012年4号俑修复后 资料照片 9901陪葬坑全景 资料照片 记者日前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2011年以来,为配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9901陪葬坑展厅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组队,对其进行了整体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880平方米,共清理出晚期墓葬15座、扰坑9座,出土铜器10多件、长方体铅砖10多块、铁器5件、锡器1件、石器3件、椭圆体石头3块、正方...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山西长子县南漳镇西南呈村勘探1万平方米左右,发现西周时期墓葬73座,宋元墓葬3座,其中,14座小型墓葬已经发掘。 据介绍,14座小型墓葬中,有两座被盗,为古代盗洞,其余保存完好。墓葬为口小底大或口大底小的土坑竖穴墓。葬具均为一棺一椁。出土人骨绝大部分保存完整,只有一座墓因古代盗扰,骨架无存,仅剩残碎骨片。墓葬出土有青铜鼎、青铜戈、陶鬲、陶罐等,有散落玉器、玛瑙串饰,还有鹿角、海...
西藏昌都地区察雅县近期在“川藏联网工程”16标段施工中发现一批距今约2000多年的古墓葬。西藏昌都地区文物局副局长洛松曲扎5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施工中共发现墓葬三座,三座墓葬均遭较为严重破坏,人骨及石棺板零散分布于基坑内外的散土中,无随葬品,推测应为二次葬。 该古墓葬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察雅县烟多镇如给村东约450米查那秀半山腰的一台地上,故此该墓地暂定名为“...
据德国新闻杂志《聚焦》(Focus)报道,慕尼黑发现一批多达1500件在1930-1940年代纳粹政府时期被窃据的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这批艺术品中有毕加索、马蒂斯和夏加尔等近代大师的作品。调查人员估计这批画的市场价值约为10亿欧元。 报道说,多数作品据是纳粹政府强行从犹太人手中窃据或当时的德国收藏者以极廉价手段从逃亡犹太人处获取的。如果得到证实,这将是二战以来发现的几批较大纳粹窃据艺术品中的一批。...
近日,一则关于金坛出土2500年前咸鸭蛋的消息在微博热传。该消息称,在江苏句容、金坛交界处出土了一个周代陶罐,罐中装着满满一罐咸鸭蛋,保存至今。消息一出,立即引来关注。 该微博称,该陶罐出土于句容、金坛交界处的周代土墩墓群,考古人员一揭盖,发现罐中装满了鸭蛋,而且蛋壳保存完好。该微博还配有三张照片,包括陶罐内装有咸鸭蛋、出土地点等。有网友表示吃惊:“咸鸭蛋能腌2500年?”...
记者10月30日从舞阳县获悉,9月27日启动的贾湖遗址第八次考古发掘又有了新发现,考古队近日在探方T3030中发现了一批古代遗存,其中包括两把石斧,骨箭、骨锥、骨镖10余支,骨笛3支,同时还发现了一个保存完整、制作精美的双耳红陶壶。 这些新发现为研究远古社会提供了新的珍贵实物资料。而在新发现的3支骨笛中,一支两孔骨笛上还通体刻画有菱形纹饰,较为珍贵。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组成的考古队...
T状cladodontomorph鲨鱼牙齿长度不足1毫米,发现于1.35亿年前的岩石层中(腾讯科学配图)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鲨鱼在海洋中漫游已超过4.2亿年,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揭晓了鲨鱼保持长寿的秘密之一。 专家认为最新研究揭开了远古鲨鱼如何幸存于2.52亿年前的物种大灭绝事件,当时地球上80%的物种灭绝消失。化石证据表明,远古鲨鱼通过潜入深海从而躲避了这场灾难。 古生物学家在法国南部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