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八千多年前的骨笛 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舞阳县贾湖遗址近日进行了第八次发掘。3支用鹤尺骨制成的骨笛和它的墓主人一起重见天日,再次表明八千多年前中国淮河流域的先民们已经能够演奏优美的音乐。至此,贾湖遗址中出土的骨笛已达30多支。 贾湖遗址位于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的重要遗址。“为建设贾湖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建设做准备,贾湖遗址是从9月...
位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重庆涪陵区珍溪镇遗址群考古发掘近期发现6处重要文物点,出土文物三千余件(套)。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介绍,珍溪遗址群位于珍溪镇下游长江北岸台地上,属于三峡库区消落带,在近期的五个多月内实施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据介绍,该遗址群包括渠溪口遗址、黄荆背遗址、转转堡墓群、团坝墓群、下湾墓群及盐旱溪墓群6处重要文物点,时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明清时期。 本次抢救实际发掘面积470...
秦始皇帝陵“百戏俑坑”考古工作近期基本结束,新出土两类陶俑,其中一类俗称“泡钉俑”。俑身上首次发现的“宫藏”文字表明其身份尊贵,为研究“秦俑家族”和秦宫制度、尤其是娱乐艺术和时尚生活等提供了鲜活的珍贵资料。 根据考古修复工作得知,在“百戏俑坑”第三过洞中命名为2012第4号俑的...
10月28日,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日前,长子县一建筑工地发现了大型西周墓地,墓地位于长子县西南呈村。从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海贝等随葬品与探明的4座大型墓葬、1座车马坑判断,该墓地的墓主人级别可比绛县横水及翼城大河口的西周大型墓葬的墓主人,有可能为西周时期又一方国墓地。 去年8月,为配合长子县某幼儿园建设,长治市文物旅游局对建设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和考古勘探,发现了一处西周墓地。目前,已...
贾湖遗址第八次考古发掘工作于9月27日启动。近日,考古队在探方T3030中发现了一批古代遗存。其中石斧两把,骨箭、骨锥、骨镖十余支,骨笛3支(其中一支两孔骨笛上,通体刻画有细如发丝的菱形纹饰),同时还发现了一个保存完整、制作精美的双耳红陶壶。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联合组成考古队,对贾湖遗址进行了第八次发掘。计划在北舞渡镇贾湖村发掘6个探方,发掘面积300平方米。目...
经过将近15天的抢救性发掘,在汨罗市罗城社区桐子坡一在建工地现场,岳阳市文物管理处的考古人员清理发掘工作有惊喜发现,发掘墓葬约23座,出土青铜兵器、陶器等文物60余件,其中不少文物具有重要考古价值。 该墓群的发掘规模之大,发掘数量之多,不仅在汨罗考古史上是空前的,在岳阳地区也是罕见的。此次考古发掘为汨罗市文物考古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0月7日,岳阳市文物管理处接汨罗市民举报,在桐子坡一...
10月24日,文物专家在兰州对甘肃两当发现的有太阳纹饰的文物进行鉴定。 2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原主任、权威鉴定专家雷从云在兰州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称,昨日在甘肃两当县太阳乡发现两件有太阳纹饰的重要文物,即金元时期的青釉太阳纹大罐和图腾石太阳鸟,均有重要价值。 位于甘肃东南部的太阳乡由太阳寺而得名,据《两当县志》记载,太阳寺修建于北宋时期,毁于清末,寺内曾藏有很多珍贵文...
近日,考古人员在埃及发现了古埃及第五王朝时期一个医生的石墓,根据墓的大小以及墓上的象形文字推测,墓主生前地位极高,可能是当时医生的头。在古埃及,医学和宗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医生同时也是祭司。古书记载,他们研究出了600多种药、800多种手术程序,有些沿用至今。(每邮)
近日,莱州市文峰路街道碓臼李家村的李广尧在结婚时的枕头里发现了一枚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博物馆专家说,此纪念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这枚纪念币呈银白色,直径39毫米,其背面中间有“壹圆”字样,字两侧为麦穗图案,字上下方各有一行英文字母,英文字母两侧各有一个六角星;纪念币正面中间印孙中山头像,头像上方印字“中华民国”,头像下方印字“开国纪念币...
汨罗考古现场出土的青铜剑。图/通讯员李婷 10月23日,记者从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日汨罗市罗城社区桐子坡一在建工地发现一处古墓群,已发掘墓葬23座,出土青铜兵器、玉器、陶器等文物60余件,初步判断为岳阳地区发现的分布最为密集的东周墓葬群。 岳阳市文物管理处一位罗姓研究员介绍,23座墓都呈东西向,墓葬内,墓壁制作规范,墓内填土都是经过制作的“五花土”。 墓群分布...
考古人员在唐宋大运河通济渠汴河遗址商丘南关段发掘出城市“河市”区河岸,这是中国大运河考古首次发现城市河岸,堪比北宋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场景,为隋唐至北宋时期中国大运河发展历史研究增添重要考古材料。 “不同于一般河段河岸堆筑而成的梯形河堤,此次发掘出的汴河河岸是夯筑而成的,直立陡峭的河岸,非常便于停船,具有人工运河码头驳岸的形态特点,应该是北宋时期南京...
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南忠卫村发现了一处战国时期大型遗址,清理出20余座汉代墓葬,出土115件比较完整的各类器物和大量的汉代陶片。 2010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考古专家确定蠡县南忠卫村存在历史文化遗址。为配合南水北调“保沧支线”工程建设,今年9月至10月间,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师生在蠡县南忠卫村进行了考古发掘。 据介绍,在战国...
近日,三门峡市文研所在三门峡市区某工地发现两座元代早期墓葬。 两座墓墓道呈L形,由南北向长墓道和东西向短墓道相交而成,墓道内有台阶转折上下;墓室西壁上均有灯龛放置瓷碗以充长明灯,其中一墓室内四角及中央分别摆放五种不同颜色的卵石镇墓;据出土合同券记载,墓葬的时代为元宪宗蒙哥八年(即公元1258年)。 这是三门峡市首次发现具有明确纪年的元代早期墓葬,该种形制的元代早期墓葬在全国亦属罕见,对于研究元...
宝剑山洞穴遗址。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供图 骨剑是祭器 蚌壳当菜刀 我区考古专家在龙州县宝剑山一处洞穴遗址发现大量文化遗物,其中骨剑和锯齿刃蚌器属首次发掘 近日,南国早报记者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获悉,我区近20名考古专家组成左江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课题组,在龙州、宁明、崇左江州区、扶绥等地开展为期两个多月的左江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并取得重要成果——在岩画周边找...
保定蠡县发现战国壕沟及东汉墓葬 陶饼、陶棺等全国罕见文物出土 20余座东汉墓葬丰富冀中历史 大型壕沟遗迹在保定属首次发现 为配合南水北调“保沧支线”工程建设,9月中旬起,河北省文物局委托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与博物馆系,对保定蠡县蠡吾镇南忠卫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目前,考古队发现了战国时期大型壕沟和灰坑遗迹,这在保定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清理出20余座东汉时期墓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