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犍陀罗与印度的造像风格说起 由于地理、宗教、文化上的关系,西藏佛像的造像风格与毗邻的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内地汉传佛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小型铜佛造像方便携带,流动性极大,在文物鉴定中经常会发现各种风格的造像,因此,对这些小型佛像的认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在认识和理解西藏佛造像系统前,应该先从佛教造像的源头犍陀罗与印度两大系统的造像风格说起。 犍陀罗是古代的地名,位于今巴基斯坦和...
藏传佛像极具升值潜力 藏传佛像工艺精湛 极具升值潜力 从近几年国内外市场行情来看,佛教造像成交价一直呈上扬趋势,藏传佛教作为佛教中的重要一支,其造像极具升值潜力。 佛像走进艺术品市场由来已久,但如果从改革开放以后算起,在国内仅有十余年历史。在这十余年中,藏传佛教一系佛像始终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是市场上佛像交易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在近几年的佛像专场拍卖会上,藏传佛像一般都占到了九成...
在藏传佛教密宗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狰狞恐怖、鼓目圆睁的愤怒造像呢?按照密宗的说法,是为了修习者的意念能够迅速地捕捉引起我们人类内心烦恼的邪魔,所以常把这些邪魔描绘成具体可视的形象,供我们反思和修行。在这里,烦恼便是我们内心最大的敌人和邪魔。 例如,烦恼可能是由一个被踏在护法神脚下衰竭待毙的魔怪形象来表示。正如象征所暗示的那样,踩在护法神或是本尊脚下的非人形的邪魔,不是别人,就是我们内心贪、...
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佛教,它的源头在印度,而印度的佛教艺术却是东西方文化血液融合的产物。 佛教艺术的兴起,正值印度与波斯、希腊文化交流的孔雀王朝时代。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诏令凿窟建塔。桑奇大塔的塔门雕刻、优美的药义女、野鹿苑的狮子柱头、帕鲁德围栏浮雕;几乎萃集了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精华。波斯艺术的装饰图形、希腊艺术的人体性征表现手法已可以找到传播的基因。 贵霜王朝时期(约公元1-3世纪...
藏传佛教造像艺术肇始于公元7世纪初,此后一直伴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而发展。千百年来,它在继承印度密教艺术的基础上,不断融入西藏本土的传统信仰和民族审美情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造像种类繁多、形象复杂多变是其最为引人注目的艺术特色。 藏传佛教以密教为主要特色,密教在宗教实践中主张“即事而真”,提倡以佛陀、菩萨和祖师等为本尊作相应修行而达到与佛教真理的契合,这一旨趣正是影响藏传佛教造像艺术题材众多、...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朱悦嘉)2013年11月,首都博物馆展览展示的“佛韵——造像艺术精粹展”,每日接待4000人次,受到广大佛造像爱好者的欢迎。2014年5月,中国嘉德2014春季拍卖会,“般若妙景—金铜佛造像精品”专场取得了91%的总成交率,成绩斐然。其中,“大明永乐年施款铜鎏金四臂观音”以1092.5万元成交,创造了这场拍卖的最高价;此外,一尊“15世纪铜鎏金大威德金刚”也拍出了414万元的高...
2013年11月,首都博物馆展览展示的“佛韵——造像艺术精粹展”,每日接待4000人次,受到广大佛造像爱好者的欢迎。2014年5月,中国嘉德2014春季拍卖会,“般若妙景—金铜佛造像精品”专场取得了91%的总成交率,成绩斐然。其中,“大明永乐年施款铜鎏金四臂观音”以1092.5万元成交,创造了这场拍卖的最高价;此外,一尊“15世纪铜鎏金大威德金刚”也拍出了414万元的高价。 近几年来,随...
6月1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舍利。 2014年6月14日,“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在山东博物馆展出,展出包括佛牙、舍利、跪捧真身菩萨像等29件珍贵佛教文物。 6月1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供奉佛牙的金塔。 6月1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跪捧真身菩萨像文物。
6月5日,为期两天的“陕西佛教寺院文物管理专题培训班”在西安结束,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陕西省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张宁岗,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增勤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省文物局巡视员刘云辉出席结业典礼并向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副巡视员周魁英主持开班仪式并授课,全省108座佛教寺院(佛学院)、市县宗教行政管理部门(佛协)负责人171余人参加。 赵荣致辞时表示,陕西曾是中国佛教僧才凝聚、经...
6月3日早上,笔者亲赴山东省汶上宝相寺,亲历了“盛世佛光——宝相寺塔地宫出土文物展”的文物运输全过程。此次展览是宝相寺塔地宫佛教文物出土后第一次赴山东博物馆的全面展示,山东博物馆将为这些出土文物设立专门展厅,全方位还原文物背后的故事。据悉,6月14日,“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将在山东博物馆开幕。 文物工作人员将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小心翼翼的抬出汶上中都博物馆。 ...
6月3日本报记者作为特邀记者亲赴山东汶上宝相寺,亲历了“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的文物运输全过程,此次展览是宝相寺塔地宫佛教文物出土后第一次赴山东博物馆的全面展示,山东博物馆为这些出土佛教文物设立专门展厅,全方位还原文物背后的故事。 此次展出的展品包括佛牙、舍利、石函、金棺银椁、水晶舍利瓶、玻璃舍利瓶、水晶摩尼珠、跪捧真身菩萨、引路银菩萨、章仇氏造像碑等29件珍贵佛教文物,也...
佛教文化与修心养性讲座南山开讲 5月29日—30日,一场为期两天的“佛教文化与修心养性讲座”在海南三亚南山景区开讲,该讲座由海南大学章汝先教授授课,南山景区领班以上员工近200人参加。 在讲座上,从教30余年的章汝先教授从佛教基本教义、当代高僧论点、佛家学说出发,结合儒家和道家思想和个人经历和感悟,深入浅出,以具体事例,阐述人间佛教处处是教人为善,提升个人的修心养性,践行中国梦和弘...
道坚法师为佛教文化英语沙龙活动听众开示(图:重庆华岩文教基金会) 活动现场(图:重庆华岩文教基金会) 为推广佛教文化在重庆外籍人群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丰富外籍人士业余文化生活,由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发起,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重庆市外经贸委下属重庆市外商协会、重庆外商投资促进中心主办的端午节佛教文化英语沙龙活动于2014年6月2日(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华岩寺举办。 ...
在上千平米大小、铺满碎石的院子里,数百僧人席地而坐,七八人围坐成一小组,其中一人站立,右手划过天空,向左手拍去,发出“啪啪”声响。站立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围坐者口若悬河,对答如流,辩论到激烈处,站立者频频击掌,腿脚挥舞。这是记者在西藏昌都强巴林寺看到的辩经场景。 辩经,藏传佛教中僧人学习佛法的独特方式,具有上千年历史,在西藏格鲁派寺庙如拉萨色拉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昌都强巴林寺等尤为出名...
2014年6月1日,湖南佛教首届讲经弘法月开始宣讲第五部经,礼请闽南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闽南佛学》副主编、厦门南普陀寺堂主、厦门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传明法师主讲《佛说八大人觉经》。 上午8时30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长沙麓山寺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圣辉大和尚在讲经堂为传明法师送法座开讲《佛说八大人觉经》,法会现场庄严隆重,聆听者座无虚席。 本次讲经时间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