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石窟寺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根据史籍的记载和对古文化遗迹的研究,一向以为这种起源于印度的石窟艺术产生的时代要到公元三世纪以后,而这个时期开凿的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的塑像又早已湮灭。因此,人们以为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的敦煌莫高窟就算是我国石窟寺艺术中最古老的“母窟”了,其它石窟,无论是大同的云冈还是洛阳的龙门,都被认为是敦煌的“子窟”。 中国在东汉时期有无佛教图像出现,...
总体来说,早期中国佛教、道教、宫廷或是民间的绘画和雕塑艺术,都是同一种艺术语言表现形式,着名画家或宫廷画家如顾恺之、吴道子等声名卓着的大师,除了各自领域的创作外,同时也在画寺庙壁画。由于都是师承制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民族艺术造型和表现的形式上,民间与宫廷画家并没有明显差异,所不同的只是技巧上的粗劣和精细之分。严格地说,直到宋代文人水墨画的兴起,才使中国的绘画艺术开始分离,一支以文人为代表、以水墨为主...
佛乐在中国的传播 佛乐又称梵乐或梵呗,不独是佛教赞颂佛菩萨和弘扬教法的一种独具宗教特色的声乐,也是佛事活动中必不可缺的内容,广泛地存在和运用于佛典仪轨之中。梁朝慧皎法师所着《高僧传》曾考证言:“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见佛之仪,以歌赞为贵。” 佛乐和佛教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白马驮经,佛教传播中华,佛教梵呗也开始在我国流传。早期的中国佛教活动自然完全...
男,1965年3月出生,湖北武汉人。1986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现为首都博物馆研究员。兼任文化部艺术评估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客座教授、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北京佛教历史和汉藏佛教艺术,并在文物鉴定方面经验较为丰富,尤其擅长佛教文物(包括造像、唐卡、法器等)的鉴定。 专业工作经历: 1986年至1992年在...
中国的古代雕塑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创作了众多的精美的雕塑艺术品。这些作品造型生动活泼,形象逼真传神,处处反映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巧,不愧是我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品中的佛教雕塑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上的动荡,民族之间矛盾时起,经济基础不稳定,因而佛教能以澎湃之势漫透到...
导语:佛像是中国人接触最广、最久的雕塑艺术,支撑着古代中国的整个雕塑体系。在众多艺术品门类里,唯独收藏佛像会让人毕恭毕敬地说一声“请”。在2013年香港地区的首轮秋季拍卖中,香港苏富比的一件明永乐铜鎏金释迦牟尼造像从3000万港元起拍,场内一路加价,最终以2.1亿港元落槌,加佣金后以高达2.3644亿港元成交,成为最贵的中国佛造像,也刷新了中国雕塑的世界拍卖纪录。这一结果绝非偶然,近年来,佛教造像...
佛陀 2500年前,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诞生了一位光耀古今的圣人——释迦牟尼。他是释迦族人,名叫乔答摩·悉达多,父亲净饭王是迦毗罗卫国王,母亲摩诃摩耶夫人为邻国天臂城善觉王之女。释尊生于高贵的王族,拥有世间的一切才华和享用。 二十九岁时,他离开王宫出家,遍参当时着名的宗教师,成为一位真理与自由的追求者。在经历了六年的修行以后,他于摩揭陀国的菩提伽耶彻底证悟了宇宙与人生的真谛,...
佛教是我国现有五大宗教中历史比较悠久,影响也比较大的一个宗教。在我国有2000余年的历史。佛教虽然来自印度,但其成熟和发展是在中国完成的,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又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代的中国佛教是传统的中国佛教的继承和延续,并随着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
轮回(梵samsara)论是佛教道德形上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生命不是一期生死,而是循环无穷,轮回的直接原因在于业,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无明,在业报的基础上,生命在三世的时间中从过去走向将来,又在六道的不同生命类型中升沉,灵魂或我是轮回的主体,对此轮回主体,佛教则有不同的看法。也许有的人习惯于将轮回看作是一种“迷信”而完全否认其思想价值,其实轮回是佛教思想,包括佛教伦理思想不可分割的基础...
记者3日从河北邯郸临漳县文物旅游局获悉,当地一农民在邺城遗址耕地时意外发现一块形状类似枕头的“石块”,经文物专家鉴定为玉石舍利函(存放高僧舍利的匣子),经研究发现为小乘佛教的遗物,由此可以印证印度小乘佛教曾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地处中原的临漳县邺城遗址是全国36大遗址之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邺城在中国历史曾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国都而显赫一时,是当时黄河中下游政...
法鼓山方丈果东法师说明分享佛法的研讨精神 “恩师曾说,即使自己具有学者的身分,也绝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使汉传佛教,能在今天的社会,共同为各阶层人士所接受、所分享。”法鼓山方丈果东法师于2014年6月29日上午9点,在台湾大学集思会议厅“第五届圣严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说明分享佛法的研讨精神,并表示“圣严师父最关切的,永远是佛教薪火的传承,使佛法的慧命,代代相传,愿愿相续”。 ...
在刚刚过去的20 世纪,科学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便利;同时,西方工业现代化伴随的消极后果也逐渐显露,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和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使“先发展后治理”的工业发展模式遭到了普遍质疑。加上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范围内的道德危机,20 世纪展示了一幅复杂的图像。新世纪的开始,人们意识到建立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势在必行,东方传统文化的价值凸现了...
6月28日,深圳市东林苑传统文化大讲堂特邀著名佛教学者、佛教音乐作曲家熊惠彤担任主讲嘉宾,从佛教音乐的角度宣讲佛法文化,教你发掘“佛法之妙用”。 熊惠彤长期致力于用音乐弘扬佛教文化,已创作佛教音乐作品超过1000首,歌词绝大部分取自佛典经文,在音乐界、佛教界、文化界颇具影响力。他告诉记者:“音乐本身是最抽象的,用抽象的语言去唱佛教的歌曲是理解佛法文化的最好方式,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
中国·五台山第五届国际文化旅游月27日举办,来自海内外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五台山名僧名尼、著名佛教学者云集五台山,并有300余件珍贵佛教文物首次集中亮相佛教圣地五台山。 山西五台山管理局局长刘炳龙介绍,高僧大德、名僧名尼、佛教学者即日起陆续在五台山普寿寺等寺庙登坛讲学,各寺庙根据不同宗派,组织佛事交流研讨活动。另外,来自海内外的高僧大德还与各寺庙举行菩萨圣诞法会和僧众斋会,启迪智慧,祈祷和谐。 ...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最强盛的朝代,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经典翻译、宗派竞立的巅峰时期,其影响不仅深入中国各阶层,而且远播至高丽、百济、新罗、日本、越南。可谓中国佛教最富创造力的巅峰时期。 唐朝皇帝除武宗外,对佛教多采保护政策。特别是武则天时期,为了篡位,刻意贬道扬佛,并利用佛教为女主登基大造舆论,组织译场,凿龙门石窟,诏令新译《八十华严》,接促成法藏创立华严宗。宪宗时,迎佛骨于凤翔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