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南水北调文物保护中,考古人员在河南省南阳市发现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鄂国贵族墓群,出土100多件青铜礼器,其中有38件刻有铭文,最长的铭文20多字,为解读西周晚期鄂国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和文字资料。 “在南阳考古史上,一次发现这么多刻有铭文的周代青铜器实属罕见,”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本信激动地说,“通过铭文可知,至少有四代鄂侯埋葬在南阳,一桩历史悬案可以由...
在南水北调文物保护中,考古人员在河南省南阳市发现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鄂国贵族墓群,出土100多件青铜礼器,其中38件刻有铭文,最长的铭文20多字,为解读西周晚期鄂国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和文字资料。 “在南阳考古史上,一次发现这么多刻有铭文的周代青铜器实属罕见。”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本信激动地说,“通过铭文可知,至少有四代鄂侯埋葬在南阳,一桩历史悬案可以由此...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2010年出土的两件青铜器,一件为铜鼎(上图),一件为铜锺 本报资料照片记者赵雄韬摄 古代铜器在藏市中日渐火热,藏友通常判定铜器依靠铜锈。那么,在仿冒技术越来越高的今天,仅凭生锈就能确定铜器有价值吗? 铜器上历史的积淀在业内被称为“包浆”。多数经历一定时间的古董都会形成...
青铜器,最早出现于距今5000年至6000年前,曾一度是先进文明的象征,昭告人类即将送走那个蛮荒的石器时代,进入全新的时代。在经历了40多个世纪的鼎盛春秋后,青铜器终于在2000年前由铁器所取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今,青铜器不再是容器、礼器、兵器、乐器。古青铜器凝结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但是年代久远,上古的珍品很少能遗留下来,由此引发了爱好者的极大兴趣,甚至是技艺精妙的复仿青铜器,同样也被收藏者...
出土的铜鬲(古代煮饭盛粥炊器) 核心提示 今年4月26日、6月26日本报对南阳夏饷铺发掘出西周晚期古墓群的消息进行了报道。昨日,从南阳市文研所传来消息,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在第一阶段发掘的20座墓葬中,至少有四代鄂侯埋葬在夏饷铺;一桩历史悬案由此解开:可以确定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鄂国并未消亡,而是存在于南阳,且还具有一定的实力和影响。目前,相关部门准备将该项目申报...
观众试照铜镜。 轻灵奇巧战国镜、精致规整两汉镜、富丽堂皇隋唐镜、纤秀隽洁宋明镜……12月7日,62面珍贵铜镜在广西博物馆二楼西厅的“古镜今鉴——馆藏铜镜展”上公开亮相。这是该馆主办的我区首个本土铜镜专题展,汇集了馆藏的绝大部分铜镜珍品,多数为广西本地出土文物。 这批馆藏铜镜时间从战国跨越到宋明,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
Lot055 描银葛藟盈宁吉语大镜 成交价(含佣金):RMB 51,750 Lot082 《正仓院宝物》一套三册 成交价(含佣金):RMB 17,250 Lot119 明嘉靖 戗金彩漆龙凤纹镜 成交价(含佣金):RMB 287,500 上海泓盛2012秋拍“澄空鉴水-铜镜专场”于22日午间落...
近日,在新疆哈密亚尔墓地,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中发掘出陶、铜、铁等青铜时代人类生活过的痕迹物品。 12月20日,记者从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为配合哈密市五堡乡富民安居建设及遵照自治区文物局的安排部署,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地区文物局的大力配合下,对哈密亚尔墓地进行了初次发掘。截至目前,已清理墓葬365座,面积约4400平方米。 哈密亚尔墓地位于东天山南麓的平缓戈壁滩上,发现于上世纪...
12月21日,记者从岳阳市文物处获悉,汨罗市白塘乡曹家村村民刘某,近日在该组进行的环洞庭湖综合治理土地平整工程中拾到1件青铜器。经湖南省博物馆、岳阳市文物处专家现场考证,确认青铜器出土区域为1处商周文化遗址。 该青铜器长52厘米、宽28厘米、厚1.5厘米, 重约13公斤。经初步鉴定,该器为磬,形似野猪,口微张,上唇外卷,足屈收,短尾。器物两面造型和纹饰基本一致,但方向相反,上有乳丁纹、云雷纹、鱼...
该镜直径25厘米,为青铜质,镜缘为八瓣葵花形,圆钮,钮的四周是缠枝花,外区时八朵折枝花,素缘。该镜的图案构思精巧,与唐代常见的繁密的各类葡萄纹镜相比,具有清新脱俗的新鲜感。 (现珍藏于大唐西市博物馆)
一打开淘宝图,可以清晰地圈出高青县木李镇“老董村”这个地名。 穿过惠青大桥路口,来到老董村,时间仿佛倒退了几个世纪,这个沿黄的小村庄竟然汇集了各个朝代的奇珍古玩,有商周青铜鼎、战国刀币、汉朝铜制吊锅、唐宋字画卷轴等等。 各地的车辆已经井然有序地停靠在村头,前来淘宝的古玩收藏爱好者,争相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经过一座门楼,上有清晰的大字:古董专业村。淘宝人不少来自省城和周边地市,京津和东北口...
记者21日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考古人员在安徽省凤阳县境内的古堆桥遗址发掘中发现大量商时期的陶器、龟甲、铜器等文物。据专家介绍,这是首次在安徽省内的淮河中下游流域发现数量众多的商代文物。 凤阳县古堆桥遗址考古从今年9月开始启动,经过三个多月的发掘,目前已经出土陶器、卜甲、卜骨、鹿角、青铜器等珍贵文物,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陶器等生活用品。还发现了一些青铜铸造的箭簇,尽管经历了3000多年...
昆明市斑铜厂“提梁壶” 云南斑铜作为云南铜制品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云南铜文化发展链上闪亮的一环。从铸造和造型的根源及其文化内涵来看,云南斑铜都是在云南青铜文化的基础上传承并发展起来的,是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铜艺品。斑铜从铸造到造型都和青铜微妙联系在一起,很多优秀作品都蕴蓄青铜古韵。 中国的铜制工艺源远流长,在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