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出土100多件周代青铜礼器

在南水北调文物保护中,考古人员在河南省南阳市发现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鄂国贵族墓群,出土100多件青铜礼器,其中38件刻有铭文,最长的铭文20多字,为解读西周晚期鄂国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和文字资料。

“在南阳考古史上,一次发现这么多刻有铭文的周代青铜器实属罕见。”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本信激动地说,“通过铭文可知,至少有四代鄂侯埋葬在南阳,一桩历史悬案可以由此解开。”

新发现的鄂国贵族墓葬群位于南阳新区新店乡夏饷铺村北1公里处,在今年4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干渠施工中,发现了这一古墓群,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对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西周至春秋早期墓葬20座,出土青铜器、玉器、漆木器等数百件重要文物。

新出土的百余件青铜礼器中,就有38件带有铭文,这让考古人员十分兴奋。最令人欣喜的是1号墓,出土一套7件青铜列鼎,其中6件上有“鄂侯夫人”铭文,2件铜簋盖上有“鄂侯夫人”铭文,3件铜鬲上有“鄂侯夫人”铭文,2件铜方壶盖上有“养伯”铭文。专家结合墓葬布局、结构、形制等推断,1号墓为鄂侯夫人墓。

此外,6号墓出土一套6件铜编钟上有“鄂侯”铭文;5号墓出土2件铜簠、2件铜鬲上有“鄂姜”铭文;16号墓出土铜鼎上有“鄂伯”铭文;19号墓出土铜簋、铜匜上有“鄂侯”铭文;20号墓出土铜簠上有“鄂姜”铭文。专家初步推断,5号墓和6号墓、7号墓和16号墓、19号墓和20号墓均为异穴夫妻合葬墓。

崔本信说,这一鄂国贵族墓葬群至少埋葬有四代鄂侯,为研究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时鄂国历史以及鄂、养、郡等古国关系提供了实物资料。

据史料记载,鄂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方国,夏商时鄂国为诸侯国,十分强大。商末,鄂侯在朝中为大臣,与西伯姬昌、九侯并列为“三公”,颇具声望和实力。西周早期的鄂国在湖北随县被发现,此后鄂国便销声匿迹,其踪迹成为史学悬案,学界一直未有定论。

“此次出土的大批鄂国青铜器等文物,为‘西周晚期鄂国地望在河南南阳’这一学术观点提供了实物依据。”崔本信说,“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鄂国并未消亡,而是从湖北随县迁至了河南南阳,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实力和影响。”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