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错金铜蟠龙,通高11.4cm。 器通体造型为一只凶猛的张牙舞爪的蟠龙。这只神兽似乎充满了力量,蕴涵着一种一触即发的强烈动势。 这件作品除对蟠龙动态的成功表现外,还有许多造型、装饰方面的特点。 它脱离了单视点的正面构图方法,具备了可供人围观欣赏的立体造型,从不同的角度观赏此器,形成了许多既衔接完整又各自独立的生动画面。 龙头规整,躯干起伏,腿部坚实粗大,棱角分明,再加韧劲的长尾,锐利的尖...
随州曾都区文峰塔发掘春秋至东汉古墓群的消息引起了国内考古界的极大关注(详见昨日本报报道)。昨日,文峰塔墓地文物整理取出工作继续进行。据了解,为了不让这些珍贵的青铜器受到损害,考古人员准备了大量崭新的棉被为其裹身,护佑它们平安出土。 出土国宝棉被裹身 上午9时,记者现场看到,考古人员分两组在18号墓坑进行重点作业。其中一组使用起重设备将已经腐烂的棺木垫木一块块取出,另一组则对东坑内的礼器进行清理...
洞鉴百灵的铜镜 洞鉴百灵的铜镜 洞鉴百灵的铜镜 洞鉴百灵的铜镜 罗伊德·扣岑(Lloyd Cotsen)是美国洛杉矶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慈善家,露得清公司前总裁。他的主要收藏对象是古代纺织品和中国古代铜镜。多年来,扣岑先生始终希望自己的收藏能被更多的研究者、艺术家和其他艺术爱好者欣赏,他认为上海博物馆是其所藏铜镜最理想的家。2012 年是上...
1、青铜尊 可能来自于中国南部,湖南省。商朝,公元前13-12世纪。 青铜尊介绍: 这件仪式用的青铜酒器(尊)是由两头公羊支撑的坛子。商朝时,虽然中国南部借鉴中国北部的青铜铸件技术和酒器制作方法,然而,南部的装饰形态和风格与北部迥然不同。这件写真的酒器对象是当地品味和选择的范例。 羊角自由弯曲的公羊比饕餮或怪物的脸部更为逼真和形象。大部分的中国古代器皿都是用公羊装饰的。它的制作很可能...
明代的莲池水禽纹铜制手炉 笔者喜好集藏,寒冷的冬季,笔者的暖手宝也是一只明代的莲池水禽纹铜制手炉。此炉长15.5cm、宽12cm、高9.2cm,净重980g,炉身长方圆角形,通体黑漆古色,仅口沿处稍露黄铜色,丰肩、收腹、平底。炉身光素无纹饰,双肩装有葫芦形饰件,铜销连接提梁,提梁弯转自然,素面带棱,与炉体接合比例适中,恰到好处。手炉底部铸刻“凤江”二篆字,款识规...
蛇首铜像原属圆明园 西洋楼 海晏堂前大水法铜像。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 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的十二生肖铜像是在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们的指导下为康熙皇帝所设计和制作的。从传教士们绘制的铜版画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十二生肖铜像左右一字排开,各六个,分别代表了一昼夜中的十二个时辰。每到一个时辰,代表这个时辰的生肖铜像便从嘴里自动吐出喷泉,正午时十二铜像口中同时喷...
春秋蛇纹铜尊 通高21厘米,口径15.5厘米 衡山霞流出土 此尊上的蛇纹细小,似常见的蚕,尊腹部又有似叶形凸起的纹饰,所以又称桑蚕纹尊,但湖南,广西等地发现的同类纹饰都称为蛇纹,此尊也应称为蛇纹尊。尊为酒器。此尊的形制,在中原地区常见于西周时期,但尊上的纹饰,与中原地区常见的纹饰不同。此尊最有特点的是尊口部装饰一周蛇纹,蛇头昂起,两头相对,其中有一处为三头相对,显示出较高的铸造工艺水平。 ...
春秋动物纹提梁铜卣(yǒu) 通高50厘米,最大腹径38厘米 衡阳渣江区赤石村出土 卣(yǒu)为酒器。此卣(yǒu)的形制,在中原地区常见于西周时期,但卣上的纹饰,与中原地区常见的纹饰不同,又出土于春秋时期的墓葬中,此卣即是仿中原地区西周时期的铜卣形制,装饰着具有本地特点的纹饰。卣(yǒu)腹部和盖上装饰有蛇纹、蛙纹等南方地区常见的一些动物。蛇纹的尾部翘起,增加了铸造的难度。 相同形制...
■锈色 一般来说,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 ■手感和声响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清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
近日考古人员在凤阳县境内的古堆桥遗址发掘中发现大量商时期的陶器、龟甲、铜器等文物。据专家介绍,这是首次在安徽省内的淮河中下游流域发现数量众多的商代文物。 凤阳县古堆桥遗址考古从去年9月开始启动,经过3个多月的发掘,目前已经出土陶器、卜甲、卜骨、鹿角、青铜器等珍贵文物,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陶器等生活用品。还发现了一些青铜铸造的箭镞,尽管经历了3000多年的风霜,依然锋利如新。 据主持发掘工作的安徽省...
鎏金铜牛正面 鎏金铜牛 1972年,考古工作者对西夏王陵正式发掘。在这座屡经盗掘的王陵里,考古工作者从盗墓者尸骨堆中发现了一只“牛角”,从而带出了一只旷世独有的“鎏金铜牛”。它身长1.2米,重188公斤,全身散发着柔和的金光,四腿呈内屈跪伏状;牛首高抬,两角弯出优美的弧度,颈部宽厚有力,皮肤皱痕明显;尤其是双眼炯炯有光,却又呈...
明代崇祯蚰耳紫铜香炉 藏友求鉴:1月4日上午,应外地的一朋友邀请前往大唐西市古玩集市给他参谋买件铜器,从一层到二层后又转到地下一层,在一家店里朋友相中了一枚唐代的葵花铜镜,尺寸挺大,要价也不低。我帮朋友砍到他心理价位后,朋友很痛快地收入囊中。在另外一家店遇到熟人孙国源,他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家里看看他的收藏。朋友问有没有上好的香炉,孙国源犹豫了一下说,倒是有一件明代紫铜香炉,不过是他两年前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