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峨冠博带,长衫飘飘;箫笛齐鸣,锣鼓交响;一行人抬着满载乐器的轿子在石板街上且行且奏,乐曲回荡在初冬的古镇上空。 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番锣鼓》上演时的一幕,类似的文化遗产在江苏淮安河下古镇还有很多。 走进“非遗一条街” 2500年的沧桑洗礼,造就了河下古镇商贾云集、人文蔚起、甲第相望、园亭林立的胜景。汉赋大家枚乘、枚皋、晚唐诗人赵嘏、《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女词人...
一张典型的古琴的基本长度是3尺6寸5分,代表一年的365天;琴身上有13个取音的徽位,代表着12个月和一个闰月;琴身由两张木板相合而成,面板圆,底板平,一阴一阳,象征“天圆地方”;琴的两个出音孔一方一圆,各叫“龙池”、“凤沼”;琴首垫弦的隆起叫“岳山”,琴底的短柱叫“雁足”...
太原吉祥唐卡联合尚品名人堂艺术馆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唐卡展览,让神奇的唐卡艺术走进山西普通百姓的视线。本次展出数十幅来自西藏,青海等地区不同画派风格的唐卡作品,现场有专职的讲解人员为前来参观的人们进行唐卡文化的宣传普及。 伟大的艺术作品仿佛是一方最神秘又最纯净的净土,给人类带来了视觉与心灵上的双重冲击。通过千年的流传,唐卡艺术更像是人类了解藏区文化、解说藏传佛教一扇窗。通过本次唐卡展出,让山西这个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独有精神面貌的活记忆。昨天上午,忆江南——江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录数据库(http://yjn.jylib.cn)正式上线。该数据库集中展示了江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也标志着江阴市“非遗”保护进入数字化时代。 为推动江阴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展示江阴“非遗”成果,市文广新局联合市图书馆,历时半年多...
这座有近200年历史的“摩天轮”近日又搭起来了 说到摩天轮,大家一定不陌生。资料记载,世界上最早的摩天轮是在1893年,由美国人乔治·法利士发明的。而在漳州市南靖县金山镇安后村,也有一座经历了近200年沧桑的“摩天轮”。 这个被当地人称为 “木质旋转式秋千”的古代大型“摩天轮”,诞生于明末...
随着各地文交所的整顿以及业务“转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文交所青睐的新目标。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开启了另一种艺术品的投资方向。 随着各地文交所的整顿以及业务“转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文交所青睐的新目标。日前,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携手广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非遗”拍卖,与之前上海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拍卖会交相辉映,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球能力建设战略评估会议今天在北京开幕,40余位来自亚太、非洲及拉丁美洲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机构的官员、相关领域专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就“我们是否在沿着正确的路径前行”的核心议题进行商议,对其全球能力建设战略的实施工作予以评估,并就该战略的今后发展方向展开探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
日前,秦市群艺馆在海港区文博城社区举办了“喜迎十八大·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回展”,用剪报的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据了解,此次巡回展中,昌黎县的王世杰老人拿出了珍藏多年的140余份剪报,用丰富的内容向居民提供了解“非遗”知识的平台,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王世杰本身就是一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民歌传承人,也是一名...
近日,记者在海拔1000多米的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采访,第一次目睹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剧种——大腔戏,该地也是唯一存留此剧种的地方。 据悉,2006年5月,大腔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唯一原始的弋阳腔戏曲艺术声腔体系,大腔戏 《白兔记》剧种剧目是中国三百六十多个地方剧种剧目中最古老的。遗憾的是,目前的剧团仅有19名演员,最年...
文化部近日作出决定,对10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进行调整、限期整改和撤销。对“非遗”保护项目建立退出机制,彰显出文化部在“非遗”保护和管理上的理性谨慎态度。 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形态存在。鉴于其传承发展的特殊性,对不合格的“非遗”项...
文化部日前公布了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保护督查工作的调查督查报告,对10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提出进行调整、撤销的建议。这标志着国家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动态化管理有了实质性开端。(10月16日《人民日报》) 显然,取消“非遗”的“终身制”,是“动态化管理”的一大亮点。不容讳言,因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高楼大厦的鳞次栉比相比,铜陵地方特色文化的生存却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非生产经营性的民俗民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10月25日下午,记者深入铜陵县西联乡太平街寻找著名特色小吃太平烧饼和太平豆腐。记者步入太平老街,被一股淡香酥软的气息所吸引,循香步行不久,见到一家商铺门口悬挂着“查记”太平烧饼招牌,一对年轻小夫妻正在忙碌着赶制烧饼,...
10月26日,记者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目前铜陵市共有市级以上的“非遗”保护项目18个,其中省级保护项目4个,虽然铜陵市作为安徽省“非遗”保护五个试点市之一,但是由于“非遗”存在规模小、分布散等特点,以及投入的保护经费不足,“非遗”保护开发工作仍面临着严峻的态势。 “目前龙舟协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