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陈寅生制山水人物铜墨盒 近年来,随着文房用品收藏投资的升温,作为砚台补充品的铜墨盒,价格也骤然增长。 铜墨盒为藏家所喜爱,主要缘于盒盖上所刻的书法或绘画。铜墨盒根据盒盖上的内容和书法可分为名人书法和钟鼎文图案。目前,市场上一方民国年间普通的铜墨盒成交价通常在300元左右,而工艺稍精一点的直径仅七八厘米的墨盒成交价在1000元左右,至于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则高达两三千元,这样的价格实际上还...
■桂林刻铜墨盒。 ■刻铜墨盒藏家安秉武收藏的墨盒。 ■集多种印文为一身的墨盒。 ■朱德题词的墨盒。 ■刻铜墨盒有很多不同的图案。 ■刻铜墨盒有多种形状。 ■秋道人款墨盒。 集书画、雕刻艺术于一身,盛行于清代中晚期 ...
姚茫父(1876——1930年),与张樾臣是同时代人,又是好友。姚名华,字重光,别署莲花龛主,贵州贵筑人,光绪进士,后留学日本,民国后曾出任北平女师、美专校长,其多才多艺,一生作品甚丰,有《弗堂类稿》31卷行世。早年,姚常出入琉璃厂,与张樾臣结为至交,并开始合作,由茫父作画,樾臣镌刻,后两人常合作刻铜墨盒,姚往往署名茫父。而姚自刻之作品,则落款姚华,其作品多篆印章文,刀法清...
张樾丞(1883——1961),男,名福荫,以字行,新中国开国大印的制作者,邢台新河人。1881年出生于河北新河县南小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村中读过几年私塾,略通文墨。1961年,张樾丞以80岁高龄走完了他的生命旅程。 1912年张樾丞创办的同古堂以制作、出售铜墨盒为主业,兼营治印和古董买卖。当时他的刻铜技艺在流丽厂屈指可数,铜质性顽,镌刻不易,文人画家多不擅长。而当时...
陈寅生,清末民国刻铜名家。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的刻铜艺术以陈寅生、张樾臣与姚茫父三人最著名,人称刻铜三大家。三人中,陈寅生成就最大,其名麟炳,顺天(今北京市)人,清同冶秀才,通医学,能书善画,首创在墨盒上的刻铜艺术,邓之诚《骨董琐记》说:“京师厂肆专业墨盒者,推万礼斋为最先,刻字则始于陈寅生秀才。”陈寅生的刻铜艺术纤细秀丽,不论是花鸟鱼虫,还是山水人物都能游刃有余,但其最...
刻铜墨盒距今不过100多年历史,随着自来水笔的出现,逐渐地替代了铜墨盒,而被人们淡忘。在刻铜墨盒盛行的年代,只要你会写字,只要你想写字,是离不开刻铜墨盒的,文人雅士更为有一方称心如意的刻铜墨盒而专门定制。名人画稿的刻铜墨盒当时就重金难求,清末民国时期,北京会聚了较多的名人画家,他们画出了许多珍贵的名画,有的至今就留在了刻铜墨盒上。 铜墨盒上刻有名人的画稿,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名人当时亲手在铜墨盒上...
笔者藏此款铜墨盒为白铜材质,整个墨盒品相完好,包浆自然。长6.4厘米,宽6.4厘米。盒面上刻行书四言,落款“寅生刻”。从包浆和材质辨之应是清中晚期之物。 当休闲消遣之际,我将此方铜墨盒取出把玩,总觉心旷神怡。刻铜艺术之高超与伟奇跃然眼帘,陈氏以刀代笔在此盒面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笔笔遒劲,字字珠玑,一刀一刻真乃入铜三分,一笔一画犹胜纸上书法。鬼斧神工,削铜如泥,每每令人感叹不...
松图 竹图 梅图 松竹梅是文人雅士崇尚、追求高尚人格的化身,松竹梅不但是古今画家喜欢画作的题材,也是历代诗人托物咏志的歌颂对象,被尊称为:“岁寒三友”。 刻铜墨盒是晚清至民国间文人墨客实用的文房用品,把松竹梅刻上铜墨盒,为文人雅士所喜爱,以此来表示自己的人格、情操,请同好共赏松竹梅“岁寒三友”刻铜墨盒,增雅趣,添笑意。 松 ...
隶书始于秦代,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在石头上刻字,秦代谓刻石,汉代始称碑。刻铜墨盒始于晚清,文字墨盒是刻铜墨盒的主要一项,内容多为警句、格言,名诗、佳词,楷、隶、行、草、篆五体俱全,但隶书字体较少,把碑文用隶书刻在铜墨盒上少之又少。 此方隶书刻铜墨盒,内容名为《夏承碑》。盒长方形,15厘米x 10厘米,高4厘米,黄铜质。盒面从右到左依次刻有59字碑文(节选),左下两行小字为:庚申、...
铜墨盒的出现大约出现在清朝中期。同治初年,茂才陈寅生开始在盒面上刻上书法或山水花鸟图案,使器物变得精美。齐如山在他的《北京三百六十行》中说:“刻墨盒始于陈寅生”。文物学家邓之诚在《骨董琐记》中也记载:“京师厂肆专业墨盒者,推万礼斋为最先;刻字则始详于陈寅生秀才……时同治初元也。”到了民国年间,北京又出了一位继陈寅生之后冠绝一时...
近年来,随着文房用品收藏投资的升温,作为砚台补充品的铜墨盒,价格也骤然增长。 铜墨盒为藏家所喜爱,主要缘于盒盖上所刻的书法或绘画。铜墨盒根据盒盖上的内容和书法可分为名人书法和钟鼎文图案。当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还是那些名家刻制的或名人使用过的铜墨盒,如张学良即位时制作的铜墨盒,在2003年的拍卖会上曾以5000元成交。目前市场上一方民国年间普通的铜墨盒成交价通常在300元左右,而工艺稍精一点的直径仅七...
铜墨盒是盛装墨汁之器,晚清、民国时期盛行,旧时读书人书桌上大多有此物,成为当时文人墨客的常用文化用品。因为砚台上磨出的墨汁被风吹后容易干,用铜墨盒来储存墨汁则能保湿不易挥发,随时使用又可方便携带以备书写之需。清代没有现成的瓶装墨汁供应于市,铜墨盒深受文人喜欢。 铜墨盒的雕刻多以阴文、阳文、双钩线刻为主,铭刻题材多为书法、绘画、篆刻等,旧时铜墨盒上的文字、图案集装饰性、艺术性为一体,有浅刻、线刻、...
考量铜墨盒价值需看五方面 随着收藏的普及,铜墨盒早已引起越来越多收藏者的兴趣,不少人都加入了铜墨盒的收藏队伍。对于大众收藏者来说,收藏铜墨盒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看名号 清末至民国时期,刻铜墨盒的名家有陈寅生、张樾臣、万礼斋等,他们刀法清新,字字珠玑,有较强的艺术性,备受收藏爱好者青睐。 此外,还有韩子固、竹庵、义合成、京明斋、古松斋等,他们对刻铜艺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使其成为集文字、图案、...
近年来,随着文物市场的不断发展,一股收藏热在全国兴起。作为文房用品的刻铜墨盒,因其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和高雅的艺术气质,深受收藏者的青睐。刻铜墨盒记录了历史人物、重要事件等,浓缩了丰富的艺术创造力和民族灿烂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意义。 谈到刻铜墨盒的工艺,首先要讲铜墨盒的材质,早期一般为紫铜所制,后期多为黄铜、白铜或黄铜上镀金银。至民国时期出现了珐琅墨盒﹑陶瓷墨盒以及白铜﹑黄...
安秉武,铜墨盒收藏家,从事铜墨盒收藏30余年,现收藏铜墨盒百余方,皆为清末民国初期所制。其藏品制作精美,形态多样,大部分与名人、名作相关,多次被天津电台、电视台以及全国其他媒体报道。 铜墨盒收藏家安秉武:刻铜墨盒妙趣多 大不过尺,小不足寸,既可远观也能把玩……作为昔日读书人使用、赏玩的文房用品,铜墨盒是过去讲究生活情趣的文人案头的必备之物。如今,它们因为文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