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21日,记者从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领队黄凤春处获悉,随州叶家山墓地二期现场考古工作结束。最大的M111号墓中200余件随葬青铜器已全部现身,其中出土一件保存完好的青铜双面人像(左下),其面部轮廓清晰,眼睛大,头顶处有突起,类似人或神的造型。据黄凤春介绍,青铜双面人像是一件车马器。
青铜剑 世界上最早的氧化保护术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发现了一柄青铜剑,为铜锡合金制成,并含有微量的镍、铝、铁、锌等十多种金属元素。这种合金的硬度为HRC22至24度,已达到调质后的中碳钢的硬度。最令人惊奇的是,这把剑在地下埋了二千多年,当场去土锈后,表面光亮如新,剑刃非常锋利,一剑可划透12层报纸。经电子探针和质子X光荧光分析,剑的表面有一层10至15微米的含铬氧化物保护层,表明曾采用铬...
中新社乌鲁木齐7月23日电 (蒋冬 米英)记者23日从位于新疆西部的温泉县获悉,2012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的考古发掘现场日前再次传来喜讯,在发掘现场中的I号居址的遗址内,考古工作者再次获得一批石斧、石杵等遗物。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丛德新介绍,这批遗物的出土为解释新疆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遗址的具体面貌,提供了一批全新的、重要的材料,将推动新疆青铜时代考...
6月27日上午,当轰鸣的挖掘机正挥舞着铁臂在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一处戈壁滩上施工时,一件铜锈斑斑的圆锅形金属器物出现了。而此后,这件初步被认为是距今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的青铜鍑的追踪经历并不寻常…… 过程:文物失踪一个星期 谈及这件文物的由来时,霍城县文物局局长夏永成用“一波三折”来形容。据夏永成介绍,7月2日,举报人胡先生(...
宝坻区的窝头河是条古河道,河两岸景色宜人,对于河名的来历有人说是因为河中有个小岛形似窝头,也有人说曾经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就在这条河的不远处的歇马台村,曾经在1984年就发掘出古代遗址。如今为配合歇马台村还迁房项目的工程施工,今年4月至今,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再次对歇马台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而此次是首次大面积地对该遗址的发掘,跨越商、周、战国,出土墓葬30座,并首次出土仿青铜的陪葬礼器。 遗址...
叶家山曾侯大墓M111墓室中18日惊现“青铜双面人像”,引起全国文化考古界广泛关注。这件“青铜双面人像”究竟有何用途?19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提出,这或是马车上的一件饰品。类似饰品在商末和西周初并不罕见。 在18日下午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节目中,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张昌平近距离观察后介绍,新发现的双面铜像位于墓...
武汉晚报讯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葬群考古发掘渐入尾声,考古人员又有惊喜发现,一件保存完好的青铜双面人头像首现于墓葬。 这件青铜双面人头像发现于最大墓葬M111中,其面部轮廓清晰,眼睛大、颧骨高,头顶处有角一样的突起,类似人或神的造型。 据了解,截至7月18日,叶家山考古发掘工作基本“收官”,其最大墓葬M111中的主要随葬品已全部“暴露”出来。包括5只编钟、20件鼎、12件簋等主要器物将移送...
一名家长带着孩子在参观鼠首兔首。新华社发 7月18日,圆明园铜鼠首和兔首亮相国家博物馆。这是两件兽首在海外漂泊一百多年后,首次在国内公开展出。 圆明园铜兽首是该园内海晏堂前大水法十二生肖喷泉报时“水力钟”的构件,为清乾隆年间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清廷造办处工匠制作,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掠走。日前,法国皮诺家族将这两件文物捐赠给中国政府,国家文物局将其划拨给...
记者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文产办获悉,近日,施工人员在镇雄县五德镇杨柳湾村开山辟路时,挖掘出一些盆形金属器物残块。专家们考证发现,出土的釜、壶、盘、洗等4件文物均属于汉代青铜器。 7月13日上午,镇雄县宣传、文化、公安等部门人员赶到杨柳湾村,对文物发现地进行了妥善保护。云南省、昭通市文物考古专家赶到现场后,开展实地发掘和考古。当天下午,考古人员在长约10米的地埂子中陆续发掘出4件粘满泥土的金属器物...
这是7月18日拍摄的M111墓葬出土的青铜双面人头像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葬群考古发掘渐入尾声,考古人员又有惊喜发现,一件保存完好的青铜双面人头像首现于墓葬。这件青铜双面人头像发现于最大墓葬M111中,其面部轮廓清晰,眼睛大、颧骨高,头顶处有角一样的突起,类似人或神的造型。据了解,截至7月18日,叶家山考古发掘工作基本“收官”,其最大墓葬M111中的主要随葬品已全部̶...
叶家山最大墓M111墓发掘出“青铜双面神像”。 位于椁和棺之间,对应墓主头部,为西周墓首见 叶家山西周墓葬群的野外考古发掘工作逐渐进入尾声,昨日又有重大发现,一件青铜双面神像惊现最大墓M111墓底,位于棺椁之中,墓主人头部的正上方。专家表示,如此形状、放在如此位置的文物,在国内西周墓中还是首次见到。 此外,在棺椁的中部,发现了很多金箔和玉器,金箔上还镶有兽面纹,这...
“棒槌”、“烧包”是古玩行当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江湖们对那些自认“高手”、但鉴定水平有限却自信满满想来“捡漏”的藏家的统称。这样的人很容易中了古玩行当“故弄玄虚”、“借刀宰人”的招数。 案例:江湖高手也被忽悠 年年打雁,今年却被雁琢眼。对于从湖南来疆做生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