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追溯我国铜墨盒的发展历史,似乎并不太长,据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云:“大约始于清嘉、道之际。”但又云:“墨盒条:至于木工墨斗,传说为鲁班所造。”鲁班,乃春秋时鲁国人,人称我国建筑工匠的祖师。 如果说木工墨斗是由鲁班发明的,那么这不就是今天墨盒发展的雏形吗?但铜墨盒又出自于何时?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南京明代吴祯墓葬发掘简报中指出(载于1986年第4期《...
清末民初,墨盒成为文人雅士、达官显贵把玩摩挲的古玩,当时能把获得一方精美墨盒视为一种时尚,蔚然成风。因为墨盒制作工艺精湛,刻铜隽永成了庆贺寿诞、喜结良缘、军旅建功、学有所成、工程峻工、建筑落成、重大纪事等之馈赠礼物、纪念品。如“某某清玩”、“某某雅玩”、“某某雅正”、“某某成立纪念”、“某某...
铜墨盒起源于何时,为何人所创,众说纷纭。集目前收藏界所共识,无外乎几种说法: 一是明代说。主要依据来源于南京市博物馆的《南京明代吴祯墓发掘简报》,该简报所列出土文物中即有铜墨盒一件。“铜盒长10.2厘米,宽9.8厘米,高5厘米,盒中有吸过墨汁的千丝绵”。(《文物》1986年第九期) 二是清初说。持此说的学者的主要依据是收藏家的藏品王士祯刻铜墨盒。该墨盒呈圆形,黄铜质,直...
墨盒的历史不长,如果我们从清道光元年算起,到现在只有180余年历史。刻铜墨盒从清同治元年算起,至今只有140年历史,其中,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末墨盒已经消沉。那么刻铜墨盒的真正繁荣期只有90年,在这90年中,有两次前后衔接的刻铜艺术昌盛期,那就是陈寅生为代表的清同光时期,时间长达约50年。其后为张氏同古堂为代表的民国时期,时间几达40年之久。 刻铜源自錾花,錾刻之艺早已有之,西周...
每逢周末,不少爱好古玩旧货的市民都喜欢去古玩市场逛早市,淘些宝贝。如果有人掏低价钱买到了好东西,就算是捡漏了。然而哪有那么多便宜可以捡的?前几天浙江的张先生就反映说,他在西安古玩城花高价买的东西都是假的。怎样才能少花钱买好货呢? 西安:高仿文物充斥古玩市场 数千元铜镜给钱就卖 今天(8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西安朱雀路北段的西安古玩城。由于正好赶上周末的集市,市场的里里的人还真不少。为了吸引顾客...
唐代菱花形仙骑纹镜 唐代海兽葡萄纹镜 明代掐丝珐琅花卉纹特种工艺镜 狄秀斌 浙商,兼任中国铜镜专业研究委员会会长,从事收藏已有20余年,藏品有古铜镜、老窑瓷器、文房杂项等,以古铜镜最具特色。迄今为止,他收藏的古铜镜达200余面。 也许是对国内外拍场上拍品与人声喧哗的场景司空见惯,也许是因为过手的心仪藏品早已不计其数,谈起自己十数年的收藏经历,狄秀斌并不如一般藏...
广东省博物馆专家林亚兴—— 青铜器文化有着数千年历史,藏品叹为观止。现在有何机会零距离接触青铜器?《晋国遗珍—山西出土周代文物精华展》在广东省博物馆正在进行,70多件青铜器精品亮相,且不乏镇馆之宝。日前,收藏周刊记者赶到广东省博物馆,馆内青铜器研究专家林亚兴和记者一起观赏了本次展览,他还介绍了青铜器的鉴赏方法。 西周鸟尊(山西博物院藏) 有人说收藏了1...
申城步入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并且连创高温天数历史纪录,钱币二级市场也由此门可罗雀。 由于入市人流大幅减少,市场成交明显不济,老精稀金银纪念币板块继续在底部区域徘徊,丝毫没有走出底部泥潭的迹象,以时间换空间,老精稀金银纪念币的持有者,只有继续耐心等待。 金银纪念币新品种方面,青铜器二组金银纪念币不同规格品种之间的走势分化明显,其中5盎司银币在前期下探5300元的最低价位后快速反弹,目前最新的市场价...
战国勾连雷纹铜桶 雷纹鬲(广东省博物馆藏) 唐代瑞兽葡萄镜 我国青铜器的复制和仿造由来已久,自北宋、元、明、清、民国,直至今日,可说从未间断,投资者不可不防。随着收藏市场的火爆,仿古青铜器日益成为不法 分子获取暴利的目标,他们采用移植、拼接等仿造新工艺,令藏家防不胜防。其中,铜锈的造假最为严重,而有的甚至将旧铜器上的锈料直接移植到赝品上,从表面 看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彩绘雁鱼铜灯 彩绘雁鱼铜灯为西汉时期文物,1985年出土于陕西省神木县店塔村西汉墓,通高54厘米,长33厘米,宽17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该灯由衔鱼的雁首、雁身、两片灯罩及灯盘四部分组成,可拆卸。雁身为两范合铸,两腿分铸后焊接。通体彩绘红、白二色。在汉代,鸿雁是传递思念和祝福的吉祥鸟,鱼是“余”的谐音,寓意生活富足有余。鸿雁衔鱼的造型体现了...
秋道人款墨盒。 刻铜墨盒有多种形状。 刻铜墨盒有很多不同的图案。 刻铜墨盒藏家安秉武收藏的墨盒。 桂林刻铜墨盒。 享有“最后的文玩”之称的刻铜墨盒,集书画、雕刻艺术于一身,盛行于清代中晚期。刻铜墨盒虽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其作为中国的文房用具之一,因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浓郁的民族气息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收藏者的青睐,国内正悄然兴起一股刻铜墨盒收...
唐代飞天金栉 打马球铜镜 唐代的扬州由于社会安定、经济富饶、商旅群聚,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和亚洲最大的国际商贸大港,在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时四方无事,广陵为歌钟之地,富商大贾,动遍百数”。物产的丰饶成就了唐代扬州文化的丰富和旖旎。唐代的“打马球铜镜”及“飞天金栉”就可见证唐代扬州经济文化含纳与交融的风范...
民正在专家的指导下制作拓片。贺邵清摄 宋先生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文物拓片。贺邵清摄 25日,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携带”29件青铜器,走进素有“长寿之乡”美誉的眉山市彭山县,让基层民众“零距离”感受了一把珍贵文物。 2012年,四川博物院为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专门打造了全新的...
早期酒具:青铜冰鉴 在没有冰箱、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几千年里,古人是如何熬过漫漫的长夏? 青铜冰鉴是我国战国时代就已发明的“原始冰箱”。青铜冰鉴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由铜鉴、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冰鉴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使缶中的酒降温的。 中国古代,人们喜欢温酒,温酒不伤脾胃;夏季时也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楚国地处南方,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