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春秋晚期青铜带流甗 中国古代文明悠久而深远,青铜器是其缩影与再现。其独特的器型、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传达了古代生活的丰富多彩。 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通常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等四大类。 甗,古代蒸器,食器类,由两部分组成,上为甑用以盛米,下...
通过X光谱的穿透力,把金属器器壁表层以下的结构现象全部展示出来,可以清晰地观测到缝隙、断裂、后期粘接和后期修补的痕迹……近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副主任、文物专家刘幼铮在雅昌艺术网专栏中称,青铜器鉴定观测技术有了新方法——X光片观测法。 在古玩鉴定乱象丛生的今天,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在古玩圈掀起阵阵涟漪。 “青铜器现在可...
琱生豆 豆是古代一种盛食器,类似于现在的高足盘,新石器早期的宝鸡关桃园遗址中出土的红褐陶高足杯就是其最早的祖型,发展到商代出现了青铜豆。随着青铜礼乐文化的发展,豆逐渐演变为祭祀中不可缺少的礼器之一,古人有“无豆不成礼”之说,可见其在礼器之中的重要地位。 这件青铜豆因器主叫琱(读音为“dio”)生,因此被称作“琱生豆”。...
知名古陶瓷鉴定专家丘小君现场鉴宝 500多名民间藏友、900多件民间藏品,昨日,中央电视台《寻宝——走进德化》海选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日本藏友到现场参与。经专家现场对民间宝贝品鉴、海选,共有90多件藏品入选,接下来几日,专家还将对入选藏品进行进一步鉴定,选出具有一定价值的藏品,参与14日《寻宝——走进德化》节目录制。 据悉,此次...
59岁的李智群是个老北京,在他的家里珍藏着一对铜镇纸。这对铜镇纸伴随他走过了近50年的风雨历程。已近百年的镇纸上,依稀可见残留着当年练字时所留下的点点墨迹和岁月的痕迹。“这是我的外祖父送给我的,我永远也忘不了当年他老人家的期盼,希望我能好好读书,做一个有用的人。” 李智群手中的这对铜镇纸比较特殊。镇纸上没有传统镇纸所描绘的山水花鸟,上面刻的都是充满了励志的图章和释文,例如“自强不息”,“清泉洗心”...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在古代,铜镜备受推崇,而近几年,收藏市场上的精品铜镜价格至少已经上涨了5~10倍,成为市场中吸引收藏者和投资者的“小众藏品”。与此同时,“回流铜镜”也开始遍及市场。专家在提醒收藏者谨防假冒“海归”的同时,强调收藏铜镜要注重工艺、制作、...
9月,纽约将迎来一场亚洲艺术品的饕餮盛宴,苏富比和佳士得分别在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推出专场拍卖会,其中包括了瓷器、玉器、家具以及鼻烟壶等中国艺术品,它们多数都来自于欧美收藏家、古玩商或贵族后裔。 有十几件高古青铜器无疑成为两大拍卖行的重头戏,纽约苏富比将举行的朱利思·艾伯哈特(Julius Eberhardt)收藏中国青铜礼器专场拍卖会,提前在中国收藏者中引发关注,其艺术价值和文物回流成...
刘亚谏介绍商代三足鼎 西周晚期盉酒器,有盖,直口,扁圆腹,三出脊蹄足;夔龙形提梁,龙首形流,龙首张口瞠目,与流相对的一侧有镂空棱脊;器身饰夔龙纹,足饰兽面纹,盖面以四节双环链与提梁相连。 战国变形鹿纹镜 商代早期爵杯 饮酒器,流折处有两小柱,中部饰精美兽面纹,下腹膨出,平底,三棱形足,器壁较薄,为早期商爵之精品。 2013年4月26日是刘亚谏格外开心的...
泓盛2013年“江南桂月”拍卖会 泓盛拍卖公司展厅预展(老股票): 9月8日 预展:9月9-11日 拍卖:9月10日 老股票 9月11-12日 中国纸币 9月11日 铜镜、中国书画 9月12日 瓷器工艺品、纸杂文献 预展、拍卖地点:上海建国宾馆(徐汇区漕溪北路439号) 百子图又称婴戏图,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题材之一,艺术家通过描绘古代儿童嬉戏玩耍的场景,来表达...
上海博物馆 青铜器名家珍藏入藏上博 近日,上海博物馆斥巨资收购的一件传世青铜重器与公众见面。上海博物馆素以青铜器收藏和研究名重海内,这件国宝重返故土,为上博的古代青铜器陈列又增添了一个崭新的亮点。 这件曾经被坂本五郎旧藏的方卣被业界认为是“骨灰级”的珍品。曾供职上海博物馆二十年的青铜器鉴定专家季崇建表示,这件青铜器的器身伟硕、文饰甚精。坂本五郎所藏青铜器颇丰,仅...
继2012年出土剑矛戈等青铜兵器30余件之后,湖南省辰溪县城南黄土坡考古发掘再现青铜兵器。8月29日,在编号为M47的战国墓里,出土了青铜剑、青铜矛、青铜戈各1件,铜锥3件以及彩陶鼎、敦、壶、豆(盛瓜子、水果的器具)等日用陶器11件。 黄土坡古墓群1988年发掘于沅江河谷的二级台地上,面积1万余平方米,主要为战国墓,也有少许汉墓。建设中的辰溪县重点工程——城南大道从中穿...
图为西周早期青铜双耳酒器《母辛尊》(MuXinZun),估价为40万至6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5万至367.5万元)。 中国文物网8月30日编译报道:据悉,纽约苏富比将于9月17日举办《庄重华丽之青铜礼器—艾伯哈特甄选藏品》专场拍会。本次拍会共呈现10件顶级青铜礼器精美拍品,拍前估价总额高达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060.4万元),上拍当日必将引发买家激烈竞拍。 此次公开亮相的...
8月26日,记者从贵港市职业学院旧址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又有一批东汉、明清时期的陶器、铜器等珍贵文物出土,而且大部分文物都保存得比较完好,特别是一件青铜尊完好无缺,是贵港市在考古发掘工作中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东汉时期青铜尊。 当天上午,考古人员开始对其中一座明清时期的砖室墓进行考古发掘。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古墓长约2.5米,宽约0.8米,深约1米。由于墓室比较窄,经过两三个小时的考古发掘后,整...
在近年来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书画、瓷器、玉器成为了藏家关注的主要品种,但是对于青铜器,虽然自古以来就是被公认为顶级藏品,但是其中的水太“深”,因而很难被人们所关注,但是随着近日一件重器入藏上博,加上在今年的秋拍中,已经露面的一系列名家珍藏,青铜器无疑将再次被市场所关注。 名家珍藏入藏上博 近日,上海博物馆斥巨资收购的一件传世青铜重器与公众见面。上海博物馆素以青铜器收藏和...
四足鼎立的兽面纹鬲 兽面纹四足鬲为商代中期文物,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城固县龙头镇,高22.8厘米,口径21厘米,腹深16厘米。这件鬲纹饰清晰,铸造精美,四足上各有一变形饕餮纹,饕餮的眼睛采用高浮雕手法,装饰效果极强。 鬲,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古代的锅。它是中国远古最重要的炊具之一。大概在新石器时期,就以陶鬲的形制出现了。陶鬲是商周百姓通用的炊具,主要的用途是煮粥。粥在《说文解字》中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