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京市文物局昨日消息,大兴采育墓葬考古发掘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清理出100余件随葬器物。专家初步推断该墓葬为家族墓葬。 该墓葬区位于大兴区采育镇东部,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从3月底开始对该墓葬进行了发掘性保护,发掘清理了一批明清时期的墓葬,出土的随葬器物有陶器、瓷器、银器、铜器、铁器、骨器等100余件。其中,一件青花牡丹纹罐保存完整,纹饰精美。肩部饰有双蓝线云纹,内部填有变形缠枝莲。腹部饰有写意牡丹图...
出土的“铁器三足盆”令发掘人员喜出望外 出土的“五铢钱” 昨日,市文物管理所组织人员,对16日因雨中断发掘的居巢区苏湾镇境内东汉墓葬进行了继续发掘清理,至昨日下午6时左右,发掘清理基本完成。从该墓葬陆续出土的青铜器来看,该墓葬属于典型东汉时期墓葬,且规格较高。据现场发掘人员介绍,在我市巢北片发现如此较大规模、较高规格的汉代墓葬实属鲜见。...
4月21日,哥伦比亚国立大学的一名教授在波哥大南部一处考古现场工作 4月21日,一名哥伦比亚国立大学的学生在波哥大南部一处考古现场工作 4月21日,哥伦比亚国立大学的学生在波哥大南部一处考古现场工作。哥伦比亚日前发现一个距今1500年以上的大型墓葬群,共有1000多座古墓。
遵照国家“边发掘,边保护”的原则,靖安县邀请众多国内一流多学科专家到李洲坳,对如何保护近日入选“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李洲坳东周墓葬进行指导。 李洲坳东周墓葬自2007年1月6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发掘以来,已出土文物650件。为了对它们进行保护,省文化厅和靖安县专门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土遗址保护、竹木漆器保护、丝织品保护等方面的专家,深入...
17日,福建省博物院考古人员对近期在泰宁县岩穴墓葬中发现的一具木乃伊进行分析,证实这具男性木乃伊距今已有454年。 这具木乃伊是今年4月5日在泰宁县杉城镇际溪村境内绝壁下的岩穴棺木中发现的。据泰宁县文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发现时,岩穴内相邻的两个墓室和棺木已被盗墓者撬开。其中一个棺木中的尸体已腐烂,另一个棺木中的尸体则基本保存完好,从其体征判断,这具木乃伊为男性。 现场考察发现,墓室前倒卧着两块墓...
发掘现场 该墓葬发现的铜釜 昨日上午,市文物管理所组织人员,对居巢区苏湾镇西大路巢湖段改建工程中发现的一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至昨日下午5时,发掘清理因雨中断。市文物管理所所长钱玉春称,尽管该墓葬尚未发掘完成,但从此前在该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来看,该墓葬的规格应该较高。 据了解,4月15日上午,在西大路巢湖段改建工程中,施工人员在居巢区苏湾路段一处原路基下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并有部分...
四川大邑东汉家族墓葬群考古发掘工作在10日发现罕见双面俑后,16日又发现了夫妻合抱俑。 大邑县文管所副所长廖学兵介绍说,这件夫妻合抱俑高约20厘米,与双面俑一样都是黑陶质地,但与双面俑造型中两人背靠背不同,夫妻合抱俑是前胸贴后背,从体态特征判断造型为一男一女,男俑两臂从女俑腋下将其环抱。 廖学兵说:“夫妻合抱俑中一男一女身体紧贴,头部紧靠,虽然看不清面部表情,但从动作上仍能感觉到两...
发掘单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靖安县博物馆 发掘领队:徐长青 墓葬位于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李家村茅屋组李洲坳山东坡,是有封土的大型土坑竖穴墓葬。原封土高约12米,封土底部为圆形,直径30—35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在封土的正中下方位置,挖有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穴。墓穴南北长14.5米,东西宽11.3—11.7米,墓口至底部深约4米。墓穴四壁陡直,表面抹有一层青膏泥作为保护。墓葬东壁南...
经过半个多月的考证,古文物大省山西省不久前新发现的古代墓葬群被证实为一处成片、成规模的汉代和明清前期墓葬群。 据山西省文物局介绍,此次发现的墓葬群位于山西省盂县孙家庄镇大吉村,是在今年3月中旬修筑公路时发现的,古墓文物未造成破坏。通过有关文物专家半个多月的挖掘清理,证实这是一处汉代和明清前期的古墓群。墓中的尸体呈仰卧状或侧卧状,其中陪葬品不多,大多为陶器,少的有二三件,多的有十来件。 考古专家...
最近,盂县发现了一处较大规模的古代墓葬群。经过半个多月的清理,证实这是一处成片、成规模的汉代墓葬群,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墓葬群位于盂县孙家庄镇大吉村,是在今年3月中旬修筑县重点工程水神山公路时发现的,古墓文物未造成破坏。通过省市文物专家半个多月的挖掘清理,证实这是一处汉代和明清前期的古墓群。墓中的尸体呈仰卧状或侧卧状,其中陪葬品不算多,大多为陶器,少的有二三件,多的有十来件。 考古专家称,...
2008年2月,北仑小港姚墅村在村东侧钱家坟山建设取土时发现有古墓暴露,经群众举报,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仑博物馆随即对钱家坟山地块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勘探面积近1万平方米,共发掘墓葬6座,包括三国东吴和唐代墓葬各1座,清代墓葬4座,出土铜钱、发髻、罐、瓶等文物。其中东吴时期墓葬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长4.25,宽1.6,高1.9米,除墓道已毁坏外基本保持完整。墓壁单砖错缝...
在商周遗址上考古,却挖出了宋朝的墓葬区。日前,考古人员在福州罗汉山考古时,发现了这些奇怪的现象。而其中的一组墓葬群的型制为福州考古界首见,可能将对福州考古的学术研究上带来一片新天地。目前对于这组墓葬群的具体年代是北宋还是南宋,专家们还存在争议。 商周遗址挖出宋代墓葬 福州罗汉山位于火车站附近,两年前,考古部门在罗汉山区域的罗汉山隧道进、出口处发现大量印纹陶片、素面陶片,年代约为商周时期。于是...
这是发现木乃伊的墓室 保存完好的木乃伊 4月5日,泰宁旅委会工作人员在旅游资源考察中,首次发现大规模丹霞岩穴墓葬,在这些岩穴墓葬中,还惊现一具保存完好的明朝木乃伊。 这次发现的丹霞岩葬群所处的泰宁杉城镇横坑自然村是泰宁丹霞岩穴文化的汇集处,周围有宋名臣李纲读书处丰岩、明兵部尚书李春烨读书处天台岩以及僧尼骨灰坟冢存放地风水岩等十余处儒释道隐居读书的丹霞岩穴。整个岩葬群处于丹崖绝壁之下...
记者今日从兰州市文物局获悉,日前甘肃雷坛河建筑工地发现一处墓葬,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为明代中期的墓葬。目前发掘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 据悉,当时在雷坛河建筑工地上,一名正在挖桩基坑的工人突然发现坑中出现了大量青砖,挖了一米以后,土层中出现了一块面积很大的青石板,他试着沿青石板的边沿清除黄土,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挖掘,一个高约一点五米、宽约一点六米的门楼显现了出来,门楼的门框、门轴都是石质的,门楼顶部用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