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人员正在对墓穴进行清理发掘 在抓捕盗墓分子的时候,沂南县文物部门偶然发现了位于砖埠镇的一片东汉墓葬群,经过上级部门批准,考古人员进行了抢救性科学挖掘,目前包括7件釉陶壶在内的大量文物已经被发掘出来。 抓捕盗墓者发现古墓 沂南砖埠镇是智圣诸葛亮的故里。9日中午在墓葬发掘现场,两座完整的古墓已经重现天日,两座墓葬占地七八十平方米,深有一米多,考古人员正在较大的一个墓室中小心翼翼地清理泥土,青...
记者5日获悉,经过近一个月的抢救性发掘,由省考古研究所、孝感市和大悟县博物馆等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在大悟县夏店镇发现一处有7座墓葬组成的明代家族墓葬群。 据介绍,位于大悟县夏店镇松林村曹家河的这处墓葬群,是因高速铁路经过此处、考古工作队在进行文物探查过程中发现的。考古队对其中的一个颇为罕见的“3座连体”砖石墓(如图)进行了挖掘,因年代久远,墓中的棺木已腐烂,只残存由部分石头...
重庆永川凌阁堂发现的罕见明代彩绘壁画墓的壁画构件近日完成切割,并“搬”进室内进行保护,抢救性修复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记者从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获悉,重庆永川凌阁堂发现的罕见明代彩绘壁画墓于今年4至5月完成了田野发掘工作,出土的壁画构件经切割后近日“搬”进了室内。但由于环境变化,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发生改变,质地脆弱的壁画遭到霉菌病害。为此,该所与西北...
2003年度国家文物局课题《魏晋北朝墓葬文化的区域性与阶段性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魏晋北朝墓葬作了一次全面整理和综合研究。在历史时期的众多考古遗存中,墓葬具有分布广泛、内涵丰富等特点,因此是最重要的一类物质遗存。迄今,在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已经发现魏晋北朝时期的墓葬数千座,主要分布在当时的政治中心地区或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在分布地域上有很强的代表性。与六朝和其他时期墓葬相比,魏晋北朝墓葬具有分布集...
彩色乐俑演奏琵琶及古筝等乐器 记者 邓小卫 摄 南北朝时代的女子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如何打扮自己?昨日西安南郊发掘的一处南北朝墓葬里,出土的乐俑生动地透露了当时女子以戴假发为时尚的信息。 5位女乐俑都戴假发 昨日,考古人员在南郊发掘一南北朝时期的家族墓时,发现了5个彩色女乐俑,她们排成一排,俨然一个小型乐队,考古人员介绍,西安出土的乐俑非常少,很珍贵。除了乐俑,该墓葬还出土了彩色侍俑、陶罐、陶...
最近,仙居县文物普查队在县城近郊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人文底蕴丰厚的古墓葬。 该处古墓葬坐落于自然环境清幽的山麓,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墓主张钟元系八品修职郎。大墓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墓基椭圆形,墓顶呈馒头状,圆形封土直径6米;墓面宽13.68米,高1.7米,墓面镌阳刻行楷碑文十一行,记述墓主身份、姓名及配室姓氏,字体遒劲,工稳;正文两侧各有一直行小字,记述建墓年代及题碑...
梧溪富弼祠前嬉戏的孩子。雷忠义 摄 图中老者为富知愚。雷忠义摄 富弼墓葬发现现场。富知愚提供 近日,北宋名相富弼的后裔、上海大学退休教授富知愚再次返回他的出生地——文成县西坑镇梧溪村。 富知愚此次回乡,是想和富氏乡亲们商量,看有没有可能将在洛阳新发现的富弼墓移至文成。 洛阳发现富弼墓葬 两岸后裔合力寻亲 今年6月,河南省洛阳市《洛阳晚报》刊登了“北宋名相富弼墓...
九龙园区华岩镇半山村的一建筑工地在施工时,发现一座明代三室家族石室墓葬,里面藏有17枚朱元璋时期的钱币,被墓主家属用来垫棺底。九龙坡区文管所昨日介绍,考古人员目前正在对墓内的铜镜、谷仓罐等随葬品进行清理,这些葬品对研究明代的墓葬习俗有较大价值。据专家推断,该墓主生前应该家境殷实,可能是一名地主。
近日,记者从旺苍县文馆所获悉,广巴高速路基7标段工程人员在该县尚武镇自来村杨家湾发现了两座保存完整的石棺墓。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胡昌钰研究员经过对墓葬进行实地考察,初步认定该处石棺为明朝墓葬。 墓葬中的石棺坐南朝北、三面环山,长约2.5米,宽约2米,高约1.5米,石棺内壁正中刻有精细的花纹图案。发掘人员还从石棺中发现了铜镜、陶罐和碟子之类的一些家中常用物件。据初步分析,两座墓葬均为夫妻合葬墓,...
日前,邯郸市磁县文保所在107国道复线北段工程文物考古勘探过程中,勘探出宋元明清各代古迹12处,其中墓葬6座,遗迹5处,遗址1处。 6座墓葬中,3座属于宋元时期,一座属于明清时期,两座属于金元时期。5处遗迹均属于北朝时期,主要为灰坑、路和陶窑址。此次考古主要是为了配合107国道复线北段建设工程而进行的。这些文化遗存的发掘进一步丰富了磁县县城东部平原地区宋金元时期的考古文化面貌。
出土的墓志铭 昨天,新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在老城区西街村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座明代大型墓葬。目前,该所已配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这座大型明代古墓为长方形单室砖石墓,墓葬体积较大,构造严谨,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壁龛、通气孔组成。墓室长4.7米,宽4.3米,全部用精致的大青砖砌筑而成,有石墓门两扇。墓门高1.7米、宽0.7米。墓向面南,墓道长...
泗许高速泗宿段文物发掘工作昨结束,出土的500多件文物中,陶灶、陶磨、陶井、圈厕和粮仓等冥器占绝大多数,考古人员说—— 丰富陪葬品表明汉代人很富足 在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及泗许高速公路建设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7个月的紧张发掘,作为省861重点工程的泗许(泗县—许昌)高速泗宿(泗县—宿州)段文物发掘昨天基本结束。全长91公里的泗许高速泗宿段27处文物点发掘总面积近9000平方米,清理古墓葬近...
8月27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在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永兴镇发掘一处战国时期墓葬群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墓葬。墓主人为男性,随葬品数量丰富,达80多件,并出土了一套完整的鞍马具,十分罕见。 这处被称为水泉墓地的墓葬群是今年7月考古人员在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的,墓葬群共有29座墓葬,其中27座为战国中晚期墓葬。整个墓地中,编号为27的墓葬最有特色。专家估计,该墓主人与26号墓葬的女性墓主为夫妻...
近日,靖安县在进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靖安县仁首镇茂埠村和团结村,有一处分布面积数10万平方米、墓葬数量达数百座的大型汉晋时代古墓葬群。 墓葬群分布在低矮丘陵之上,墓葬大小不一,造型各异,有的呈金字塔形,有的呈圆冢形。其中金字塔形墓葬规模最大,四面斜坡状,尖顶,底部长宽各20米,占地面积达400平方米,而且数量较多。墓葬排列比较整齐,似有一定的规划布局,表明该处墓葬群有较强的等级和血缘...
记者昨天从无锡市考古研究所获悉,刚刚完成的宁杭铁路文物调查中,在宜兴市段发现了地上及地下文物点共14处。 据介绍,南京至杭州新建铁路项目,已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立项。根据江苏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8月9日-22日无锡市考古研究所、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宜兴市文管办联合,冒着酷暑对无锡市境内的宜兴市段47公里范围内,展开了文物调查,并完成了调查报告。在计划施工沿线,共发现地上和地下文物点14...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