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埃及考古界泰斗、古文物最高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扎希·哈瓦斯说,他率领考古人员在埃及亚历山大港附近一处古庙宇遗址发现疑似“埃及艳后”克莱奥帕特拉七世葬身地。 不仅如此,这位考古学专家认为,一同埋葬此处的还有“埃及艳后”的情人马克·安东尼。 发现 英国《泰晤士报》25日报道,哈瓦斯两周前在亚历山大港以西约45公里的塔波西里斯...
2008年5月14日,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在建华大街北延工程文物保护监控过程中发现两座古墓葬。墓葬位于建华大街北延工程A标段,其中M1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2′32.5″,北纬38°05′13″;M2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2′32.6″,北纬38°05′12.8...
福州考古队长林果十二日风尘仆仆从福州罗汉山考古现场回来后对记者说,在福州罗汉山考古时,发现其中的一组墓葬群的型制为宋代墓葬群。 林果介绍说,两年前,考古部门在罗汉山隧道进、出口处发现大量印纹陶片、素面陶片,年代约为商周时期,于是认定此处为商周遗址。 考古队员十分意外的是,在发掘中,确实发现了大量商周时期的陶片。然而这些陶片都是混杂在宋代、清代以及现代的文化层中。 考古队员还意外地发现了一处非...
考古队员昨在吴国墓现场抢救性发掘三国文物 昨日,鄂州五里墩村郭家垴古墓区又有惊人发现:一个三国时期吴国大型墓葬出土,30多件三国时期珍贵文物重见天日。 据负责发掘的鄂州市考古队介绍,该墓长7米、宽6米,有前堂、后室、耳室,为三国时期吴国上层贵族墓葬。墓中出土文物有瓷器、陶器、漆器、铜器、铁器,如瓷罐、铜洗脸盆、铜钱等。 我省著名文物专家祝建华称,该墓对于研究鄂州三国时期吴国大型丧葬习俗和历史...
这就是村民所说的三孔石刀 在齐家发现的玉器被博物馆收藏后,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起了清凉寺这个小地方。 2002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国家博物馆的几名工作人员,正式开展“中华文明探源预研究——运城盆地及中条山南麓地区龙山到夏时期的文化序列和谱系”课题的研究。由于此前对这里出土玉器的情况已有概括性的了解,所以他们专程来到这个小山村进行调查,根据对地形和断崖墓葬...
5月12日,在市三中操场和铜官山区后冲社区第一村民组一齐姓居民房屋旁,发现古代墓葬。经市博物馆有关人员现场发掘清理,两座墓葬共出土了执壶、碗碟、油灯盏等陪葬物品共13件,经市考古人员初步鉴定,这两座墓葬的年代为宋代,距今约有1000年左右。 5月11日,市博物馆接到村民报告,称位于铜官山区扫把沟街道后冲社区第一居民组的一户住宅旁发现了古墓,该馆便立即派人前往调查、勘测。该墓位于一片小山坡上,紧挨...
自开展野外普查工作以来,桐庐县文物普查队陆续发现了一批明代名人墓葬。 俞谏,富春江镇俞赵村人。据调查,墓在文革中被毁,一些石像生、石板等构件被埋于地下。墓地现已改为菜园。此次调查发现了俞谏的墓志铭。据民国《桐庐县志》记载:俞谏(?—1524),字良佐,孝泉乡人,少颖异,气宇宏敞,幼学于杨邃庵之门,登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山东长清知县,后历任南京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世宗即位,召谏...
据报道5月4日上午,淮安金湖县塔集镇种兔场在挖掘鱼塘时挖出一座古汉墓。 该墓属于东汉时期的一座民间古墓,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棺木已全部腐烂,从墓穴中挖掘出部分陶制品和部分陶制残片,并追回了被群众拿走的文物。目前完好的主要有一个陶制砚台、一个陶制水盂和一个陶罐,对于研究被称为“尧帝故里”的塔集古文化特别是汉代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月初,镇海区文物普查队与镇海区九龙湖镇文物普查小组在该区九龙湖镇万丈山南侧的山坡上,发现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西晋墓葬群。 这些古墓多为复合式埋藏在底层的古墓,上层复土之上为晋以后的墓葬。表面层的晚期墓葬几乎全被盗挖,而埋藏在底层的早期墓葬也多数早年被盗掘。此次暴露在该区九龙湖镇万丈山南侧山坡上的左右两座西晋古墓葬,前后都有2个盗洞,甬道盗洞宽度达1米左右,墓室盗洞60公分左右。经初步勘察,甬...
出土的天下第一剑 古墓周围的地形 4月7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省靖安李洲坳墓葬继景德镇御窑、进贤李渡烧酒坊遗址之后,再次高票入选。4月8日和10日,本报先后两次对靖安李洲坳墓葬最新考古成果进行了独家发布,并就读者关心的几个谜团进行了追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但是,许多读者对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今后工...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双桥区发现明代家族墓葬,已发掘清理的石室墓中发现了罕见的彩绘图案及浮雕。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说,此次清理了明代石室墓和砖室墓各一座。石室墓建造精美,所用石材均经过细致打制,棺床采用红色砂岩石打制而成,五室呈“一”字排开,为典型的家族墓葬。 从其形制观察,该墓应该是一次性规划建造而成。该墓出土了黑酱釉陶碗、铜簪等遗物。砖室墓保存较好,虽未见人骨,但...
据市文物研究所昨天透露,大兴区采育镇东部近日发现了一处明清墓葬群,在经过发掘保护后,出土了陶器、瓷器、银器、铜器、铁器、骨器等100余件随葬器物。 据介绍,该批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南北向或东西向,少量的东北、西南向,葬具为木棺。有1墓1棺、1墓2棺、1墓3棺三种形制。在出土的随葬器物中,一件青花牡丹纹罐保存完整,纹饰精美,极具审美和文物价值。市文物研究所专家判断这处墓葬群很可能是家族墓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